( u I2 ]5 P; y; R, z+ B7 |
; e3 I* x+ S/ ]1 k9 N4 L6 d2 K据中核集团官微5月17日消息,2023年5月17日,中核集团海水提铀海试平台建成投用并首次对外开放。
( c0 @5 j, s- w7 G, k F9 q7 i天然铀是国家战略性资源,被称为“强核基石,核电粮仓”。随着天然铀资源需求和开发难度的逐年加大,在开发陆地铀资源的同时,探寻和开拓非常规铀资源将是一项重要的战略性选择。) A3 {& }) I/ L+ C+ R
海水中铀蕴含量约45亿吨,技术瓶颈一旦突破,将实现核工业发展的“无限续航”!
7 q) L% @- @) B- c1 G3 Q% ^2023年5月17日,中核集团海水提铀海试平台建成投用并首次对外开放。同日,以“协同创新·开创未来”为主题的2023年度海水提铀技术创新联盟理事会暨学术交流会议在海南召开。中核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曹述栋出席会议并致辞,各联盟单位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 c( R, v) T. H7 p0 m1 g
+ Q' ^) u/ G+ ]$ M( m+ R+ I5 c/ U# q" {( p. w7 `
据悉,现场试验是关系到海水提铀技术能否成功的关键一环。目前,国内仅有少数单位开展了海水提铀现场试验,而中核集团海水提铀试验平台是我国南海海域建成的国内最大海水提铀试验平台,具备开展真实海洋情况下的材料验证与放大实验能力,后续将面向联盟单位开放使用。
+ `3 g" M, q' O; H3 @. G3 n: q未来,该平台将与研究试验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共同组成“两个中心,一个平台”的海水提铀科研基地,打造形成世界领先的海水提铀原创技术高地。
% F- F7 o( f1 l6 d j曹述栋表示铀资源在核燃料循环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探索非常规铀资源开发技术,推动“陆地”和“海洋”铀资源并进是保障我国核能事业持续稳步发展的战略性选择。面对海水提铀技术的工程化应用挑战,中核集团携手各联盟单位协同攻关,推进各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n5 i2 {! Y: e3 e7 l
今后,希望联盟积极总结以往工作经验,进一步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加强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双轮驱动,坚持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双管齐下,为早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 R p; `: |2 g ]" U3 ~2 h+ g
会前,有关领导调研了中核集团海水提铀试验平台并出席海水提铀科研基地奠基仪式。
' A q. h( N& F会上还听取了海水提铀技术创新联盟2022年度工作报告,重点回顾联盟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以及影响力提升等方面的突出工作;
9 O$ g s# q, P为新加入联盟的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兰州大学、天津科技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等5家单位进行授牌;* D% _! _. ]. A2 p, n& r
见证昌江黎族自治县、中核矿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海南核电有限公司举行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7 c v: b3 n3 T' G: W# g9 F
与联盟单位代表签订了创新发展基金项目首批合同,据了解,这也是国内首次为海水提铀创新发展设立的专项基金。' S5 E! Y( S4 V: N/ L9 x3 d- q. Z! J0 `
5月18日,30余家联盟成员单位将召开学术交流会议,邀请行业专家、科研骨干、高校代表等围绕新型海水提铀材料应用研究及海水提铀关键技术应用研究等主题开展学术交流,共话海水提铀技术发展未来,为国家核能事业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6 A6 Y" V; j* ~' o5 I W
本次活动由中核集团科技质量与信息化部主办,中核铀业有限责任公司、中核矿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海南核电有限公司共同承办。昌江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中国核学会,中核集团相关成员单位负责人,以及联盟成员单位代表参会。' E) u: L$ H; D" ]/ q5 ]: a9 l
' D% r8 l. f: K! i& B# P
! I8 L5 O; `# r3 P0 H8 I L
0 l7 T1 S& T q F2 \1 H3 L
/ h: C6 u( M6 D) G( k2 g6 E% l# n4 N0 |0 P
* y8 A& U! p: [$ ^' d
; l# N$ i4 v' o8 y
+ W3 V: d/ |0 s2 O3 E
' x( T. | [5 F信息来源:观察者网等。5 P# L5 f p$ B&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