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上遭受海洋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以风暴潮、海浪和赤潮等灾害为主,海冰、绿潮等灾害也有不同程度发生。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沿海地区海洋灾害风险日益突出,海洋防灾减灾形势十分严峻。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让我们一起识灾避灾。: S. F: u* Y# ^
01
2 F y. G! _+ `. N. F4 E/ Q最常“光临”的风暴潮
* o1 X. V/ {+ G; I
6 h: k. E: s3 C. N6 x, c% {' S3 ^2 f
3 B! S# U' C- c" ^! ?/ a9 M, y7 U/ I4 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t1 U* t3 f( v7 |2 J5 M# i; A" F5 m
风暴潮灾害是我国最严重的海洋灾害,近十年(2010—2019年)直接经济损失共计865.9亿元,占海洋灾害总直接经济损失的86%。风暴潮灾害分为台风风暴潮、温带风暴潮两种。
4 w5 s. e: v- a$ L# p1 V台风风暴潮由热带气旋引起,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多发生夏秋季节,集中在东南沿海。危害表现为风暴潮引起的沿岸涨水潮灾,伴随上游洪水、海浪等灾害。
# i0 g/ m& S& h" i* C温带风暴潮由冷空气或温带气旋引起,持续时间长,增水过程比较平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集中在渤、黄海沿岸。危害主要是温带风暴潮引起的沿岸涨水潮灾。3 t# Z; ]$ u* i' {( p
2019 年我国沿海共发生蓝色及以上预警级别的风暴潮过程 11 次 ,直接经济损失 116.38 亿元。其中,台风风暴潮过程 9 次,5 次造成灾害,直接经济损失116.38 亿元,未造成人员死亡(含失踪);温带风暴潮过程 2 次,未造成灾害。3 i, m2 l0 I# N% H5 \
避灾措施:2 ]6 i0 l, v+ C" R
为帮助沿海人民群众躲避风暴潮,国家和地方预报机构会在风暴潮来临前发布风暴潮预警信息,根据潮位的危险等级分为红、橙、黄、蓝四色警戒潮位,同时发出对应颜色的风暴潮预警报。8 v2 Y$ Q- y( v
沿海人民群众应及时收看收听电视和广播新闻,留意风暴潮警报,尽早做好防御准备。8 r: U. k$ {' W0 G
海边设施房屋等应及时关闭电源,避免造成电气损伤及人员间接伤亡。" D% X2 b# I4 t+ O
海上船只应尽快返回港湾,停好栓牢,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固相关设施,船上的人员要撤离到岸上避灾场所。
+ }1 m. W7 {, S S m3 |( Q( z) M海水养殖户应根据养殖物特点,采取相应防御措施,提前采收或加高防御设施等,减少财产损失。
2 q# ]" F* h9 c; o发生风暴潮时不要滞留在海边,切勿贪恋财物,听从相关指挥,撤离到指定的避灾场所或内陆地势较高的安全地带。轮渡、海水浴场、海上观光等在风暴潮期间暂停开放,请不要到海边钓鱼、看潮等。
- A4 L+ S* U) \3 h P02: j4 J: i0 k( Y+ [3 s& q
灾害性海浪* D9 n; j6 D' f) S; Q
% T8 O# k3 r: D; n/ X: e
' m0 Y8 }# u* j1 b6 V6 a/ A8 j3 r* e& G1 F
+ O2 y0 y/ O* h9 f9 X! {海浪是由风引起的海面波动现象,主要包括风浪和涌浪。按照诱发海浪的大气扰动特征来分类,由热带气旋引起的海浪称为台风浪;由温带气旋引起的海浪称为气旋浪;由冷空气引起的海浪称为冷空气浪。 海浪的等级根据波高大小不同可分为轻浪、中浪、大浪、巨浪、狂狼、狂涛、怒涛。2 ? V- D7 ^& Y @" E
灾害性海浪可引起海上船舶倾覆、折断和触礁,摧毁海上平台,对海上运输和施工、渔业捕捞、海上军事活动等带来很大的灾害。海浪灾害是造成我国人员伤亡最严重的海洋灾害,同时还是最频繁发生的海洋灾害,月均3~4次,近十年共造成死亡(含失踪)达584人。) W& v" m5 i. P- n6 h5 ~7 |1 l* a! P" k
2019 年,我国近海共发生有效波高 4.0 米(含)以上的灾害性海浪过程 39 次,其中台风浪 15 次,冷空气浪和气旋浪 24 次。因灾直接经济损失 0.34 亿元,死亡(含失踪)22 人。) U# I& H7 z5 k. X/ M" h
避灾措施:$ U( R3 k; o% ?8 V
与风暴潮灾害一样,国家和地方预报机构也会发布海浪灾害预警报,根据海浪的等级发布红、橙、黄、蓝四色警报。" e {4 k: G) `+ ?
海上作业出海前(如运输、交通、打渔、游玩、科考、施工等)应收看收听电视和广播新闻,留意海洋预报部门发布的海浪警报。
5 |# v( A7 f- c' q2 F' y海上航行船只在得到海浪警报后应尽快返回港湾或避开大浪区。4 U/ t7 Y% T* \+ T6 \( m
沿海群众遇到巨浪拍岸时应逃离岸边和礁石,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9 o$ {9 J+ {+ T' D; ]6 I
03) r0 G$ }4 X) f/ L
海啸# o7 k$ O0 d5 c
, J3 o: J+ a$ n7 g4 y
% h2 R ^# {9 L. W& E! c3 @/ I: n1 B2 _) {1 W7 c. ?5 t* T
" N& M7 ]+ e& M9 W" G3 t& P* Z2019年我国发布的海啸信息地震源分布
/ q2 h+ Z! J" N8 B/ ~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巨大岩体塌陷和滑坡等导致的海水长周期波动,能造成近岸海面大幅度涨落。海啸按成因可分为地震海啸、火山海啸、滑坡海啸;按海啸源地分可分为越洋海啸、局地海啸。
0 r3 `% S& `# ], u* Y2019 年我国未发生海啸灾害。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 对发生在全球海域的 41 次海底地震共发布了 77 期海啸信息。监测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上述地震均未引发灾害性海啸过程,3 次海底地震引发了轻微的局地海啸,均未对我国产生影响。9 P; F! B9 M. _ u& o1 j
04
( m; r+ y. u. z/ C: J- k“海冰”也是海洋灾害
/ Q8 A4 V# h! u& \ ?
! d: X% c9 {5 M' A, L
# |2 r G( j( _: }( Z3 r9 x# n g) I G/ o) y/ Z) @4 r. n/ K6 q5 O
' w- K$ A' ]0 ^( c T海冰除由海水直接冻结而成的冰外,还包括源于陆地的河冰、湖冰和冰川冰等。我国的渤海和黄海北部,每年冬季都有不同程度的结冰现象。海冰会封锁港口、航道,损毁舰船、破坏海洋工程建筑物和各种海上设施石油平台等,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7 \0 _+ t W9 O" \1 K
2018/2019 年冬季,我国渤海及黄海北部的冰情为较常年明显偏轻(1.5 级)。渤海湾海冰最大分布面积 1420 平方千米,浮冰外缘线离岸最大距离 6 海里。黄海北部海冰最大分布面积 3 635 平方千米,浮冰外缘线离岸最大距离 12 海里。, b5 j: |4 `8 Y' p( M! s
避灾措施:
9 R) I2 i7 C0 V( G9 S- h& ?3 J) C港口、航道和石油平台要加强周围海域的破冰作业,确保航运和海上作业安全。( ^& Q& k% p0 U! v% E" t2 q" H
海水养殖区应在冰情严重时期破冰加氧。
4 c: D; }' Y* g海洋作业相关人员要密切关注海冰预警报信息,做好防冰减灾工作。3 _! F6 Q; Z) u/ k9 i0 S
05$ v" B9 N$ R' F( n
“营养过剩”的赤潮
. f+ \4 m0 X& u) C5 R
6 s+ Y' O7 `/ Y! Q0 i; K/ O' N) z, \8 T) X# k$ J2 s
( L9 J% w, F+ }" |& N; |, k
3 T/ O9 E1 M0 G3 y% o+ y/ L2 {0 z赤潮又称“红潮”,是海洋中的微藻、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暴发性增殖或聚集达到某一水平,引起水体变色或对海洋中其他生物产生危害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引发赤潮的生物统称为赤潮生物,赤潮生物绝大部分属于浮藻类生物。" ]! o" }1 L) h/ }1 A+ V2 P4 c
赤潮会造成海洋食物链局部中断,破坏海洋中正常生产过程,威胁海洋生物的生存。有些赤潮生物产生的毒素,直接或间接通过食物链在海洋动物体内富集,引起海洋动物或食用这些动物的人中毒甚至死亡。! w" h ^; C# @6 a
2019 年,我国海域共发现赤潮 38 次,累计面积 1 991 平方千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0.31亿元。从月度分布来看,5 月发现赤潮次数最多且累计面积最大。从海域分布来看,我国东海海域发现赤潮次数最多且累计面积最大。
' |+ V: X: P( L5 @0 A预防赤潮最有效的办法是从源头上减少陆源排污,防止海水富营养化。对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实现达标排放;沿海地区农业生产尽量减少化肥的使用;控制合理的海水养殖密度和面积;日常生活中,尽可能选用无磷洗涤剂。这些都是有效预防赤潮发生的措施。, E- R" |% h5 X5 v) i
一旦发现疑似赤潮现象,应及时报告当地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停止在赤潮发生区域进行捕捞、游泳等活动。一旦发现疑似中毒现象,应及时送医救治。
, C; o4 S F7 x! ]+ I06( z# J0 q( |* B ^9 h* ~$ T
突如其来的“绿潮”
2 a6 i1 g7 w8 F2 }# l* o0 }
, x# q7 G0 e# b- T' D: v: B
1 F- S$ k2 ]) o. u, k' W
* s8 I/ z: I6 k( b1 j0 X. Z7 b/ I" }0 |) S
绿潮是指海洋中一些大型绿藻(如浒苔)脱离固着基,形成漂浮群体后,快速增殖或聚集达到某一水平,导致生态环境异常的一种现象。
9 X% l, d! b, X3 _6 r自2007年以来,黄海海域已连续13年暴发浒苔绿潮灾害,呈现出连续性和常态化的暴发趋势,绿潮灾害对滨海养殖业、旅游业造成直接损害,同时导致海洋生态环境失衡与恶化,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传递。9 @; }5 l/ v. F* ~( B& o* @
2019 年绿潮灾害影响我国黄海海域,覆盖面积最大值约508 平方千米。引发大面积绿潮的主要藻类为浒苔。4 月 23 日在江苏如东海域发现零星浒苔绿潮,5 月 22 日在山东半岛海域发现浒苔绿潮;7 月下旬,浒苔绿潮分布面积和覆盖面积不断减小,进入消亡期;9 月上旬基本消亡。9 j* Z3 B5 j9 N- q5 u- q
07! {6 ?/ w. U% u/ R7 a4 J
海边隐形杀手离岸流/ o, {6 W6 I1 W1 x0 l" F- K
# Q9 N$ |; ?! o6 }& K2 |1 F
) J7 c9 N3 X6 ]+ {9 m: w离岸流是海浪和浅滩地形共同作用下,岸边一股射术式海流,狭窄而强劲,多以垂直或者接近垂直的方向回流入海,可将人卷入深海,是海滩溺水事故的最主要原因。据初步统计,我国南方广东、海南等省份的滨海休闲海滩裂流灾害较为严重。
0 g' f, J* R! [6 j& @由于离岸流的高度动态性和强烈不稳定性,准确预报离岸流发生的时间和位置目前还无法实现。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去海边游玩时,可尝试通过肉眼预判和识别离岸流:
9 D4 A9 t3 {3 m1 ?1 @站在高处更容易看到离岸流;9 \% l z% K* w) k* n
白色浪花间断处或有白色泡沫、泥沙集中漂向海中的相对平静水域;
& d& e7 }# h Z% x低潮、大浪更容易产生离岸流,去海滩前请查阅当地潮时和海浪预报;
3 a( [: j4 R6 [, r, o浅滩沙槽、海岬、礁石或堤坝物附近是离岸流高发区。& |; a+ ]6 r+ Q5 f
遇到离岸流我们该怎么办?如果不慎被卷入离岸流: ★ 请勿挣扎或逆流向岸回游,离岸流通常不会把人向下拖拽;8 p# X' S% F6 {5 z1 N* m
★ 顺流漂浮观察流向,并向岸边呼救;
' O+ I0 u2 j; {& Y/ \+ ^★ 向两侧游出离岸流区域,再向岸回游;' y# }; i* `, Y2 K) t1 t% B8 r, {
★ 如发现有人被卷入离岸流,立刻向救生员求助或拨打110,可投掷漂浮物,但勿擅自下海救援。5 \' u; b, v0 {- K6 x" M$ t* S
下面一起来关注未来24小时海况预报~3 ]' r9 ^. l% ^% r
浙江海洋预报3 r8 V! C! T, L
5月8日20:00-5月9日20:00
* z8 E5 D" P# C2 C0 w" w: y* r u$ p" H2 a/ {- K. l
浙江海域海浪大面预报
4 g" J( {+ a, x6 n
, v5 G v) K* D5 l+ M/ {) C受出海气旋和冷空气影响的减弱,我省大面海域的风浪将有所减小。今天夜间,杭州湾有0.8m- 1.4m 的轻到中浪,浙北、浙中和浙南三个海域是1.8m-3m的中到大浪;明天傍晚,我省大面海域将减小到1m-2m的轻到中浪。
* z& k- ^3 E: z; l! y; Q8 w我省所属海域的风浪稍大,小型船只出海请注意安全。+ {& n! S. K# `. I. N
滨海旅游区预报
& w+ s. M2 K& b* g6 I明天,五个滨海旅游区的浪高都在1m-1.4m,海况稍差,较适宜海上垂钓和游览。2 W! t5 V2 D# U' \, X
足不出户了解更多海洋资讯,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关注浙江海洋预报网 (www.zjocean.org.cn)& {5 k! O' [ z$ d/ F
浙江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
5 w6 U* v d7 e' h7 x戳我进入浙江海洋预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