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4 Z, q2 e- Q9 F4 e& y7 ?
# k8 o0 G( x) b0 K6个海洋产业增加值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8 f9 V9 h+ W0 T, s" h6 J
2022年,山东首次发布海洋经济发展报告,宣布全省海洋经济进入总量增长和效率提升新阶段。2021年,山东实现海洋生产总值1.49万亿元,约占全国的1/6,占全省GDP的比重为18%,海洋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二位。全省海洋渔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盐业、海洋电力业和海洋矿业6个产业,增加值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 c6 R! u1 F- O2 [; B
- p; ^: k. N7 f6 w1 J- d
' }( V& K4 {" f2 Q1 k
全职住鲁海洋界院士数量全国第一
7 y- R4 r5 U' X* d# J山东坚持引育一流创新人才,激发创新创业新动能。目前,山东拥有一支全国规模最大、整体实力最强的海洋科技人才队伍:全职住鲁海洋界院士20人,占全国33%,全国排名第一;在山东入选的海洋领域国家“杰青”达43名,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崂山实验室已汇聚一支包括45位院士在内2200余人的创新型队伍,并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深远海科考船队。
, @& t' \9 P- H, A+ O k
/ v& E4 L5 e4 \6 w2 e
3 B- ^3 q8 x% m6 Z建成我国第一个深海实时科学观测网0 k2 \$ t$ p# p/ I/ d: U- G( \. f
打开手机App“西太观测网”,就能看到从西太平洋深海传回的现场数据,温度、盐度、流速等一目了然。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王凡带领科研团队建成的西太平洋科学观测网,是我国第一个深海实时科学观测网,也是国际上首次实现西太平洋主流系连续实时潜标组网观测。观测网获取的连续和实时数据,为我国的气候预报和环境保障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支撑。0 z- `$ f1 ^4 G: S8 t
; X( x9 h& I- @1 `
+ X% Q6 f! K/ |2 L4 q3 X
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军全国
! [1 v+ n8 X: [* }9 l: v7 y5 u中国首座自主研制的大型全潜式深海智能渔业养殖装备“深蓝1号”,在山东建成交付并启用;
- ^% W% j' _7 K+ R$ Z4 [8 q' X' n, H( l# G* [
) G3 z% D0 e, `+ m; b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培养的首批大黄鱼端上百姓餐桌,山东在拓展深远海养殖空间利用、推进海水养殖由近海走向深远海方面实现全国领先;7 m( n8 p7 }3 p$ y/ U
4 p: G3 C# ?. w( _" Z {) O
6 E9 Q! C0 h; D( w/ A
全球钻井深度最深的半潜式海上钻井平台“蓝鲸1号”在山东诞生;海上风电机组并网,实现山东海上风电“零”的突破。
' @( t7 o ^7 S) I$ {! D1 k1 w+ C3 F: A
/ L+ B$ n7 e; _: x山东港口货物吞吐量稳居全球首位* y) `% N* L) ^' Q& f; z T N$ }& V
2022年山东港口海向新增航线37条,其中“一带一路”航线13条、RCEP航线14条,拉动外贸进出口近200亿元,航线总数达327条,其中外贸航线233条,数量和密度稳居我国北方港口首位;内陆港达到32个、班列达到82条,海铁联运箱量突破300万标箱,连续多年保持全国港口首位;货物吞吐量突破16亿吨,连续四年实现四个亿吨级增长,总量继续稳居全球第一位。
% N5 |9 C. `$ n$ Z, p2 M! P; q, c# F* Z( {$ I0 o
( z$ [6 h0 {7 v5 z7 A
' g, j8 i8 n9 l% Q. n$ T6 Q
信息来源:蓝色青岛。& q) z/ }" m; {8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