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于2023年4月22日宣布,目前我国首次全面完成了全国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主要集中分布在青藏高原生态区、黄河重点生态区、长江重点生态区、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海岸带等区域,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
3 x- R8 e! w- q5 U* e6 x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重大战略部署。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结合《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编制,完成了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
8 h) w( z/ F& m' h$ v0 U划定后全国生态保护红线所覆盖的国土面积不低于315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域生态保护红线覆盖的国土面积不低于300万平方公里,海洋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15万平方公里。生态保护红线覆盖了绝大多数草原、重要湿地、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等重要生态系统,以及绝大多数未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
. I1 {6 f& g7 t1 t8 G7 a6 ~按照划管结合的原则,在中办、国办《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基础上,自然资源部会同生态环境部、国家林草局出台了《关于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的通知(试行)》,明确了部门监管职责。
# X- D0 h |0 g目前浙江、江西、上海、山东、安徽、四川等省份已出台生态保护红线管控细则文件,其他大部分省份也已在征求意见或即将出台。自然资源部将定期开展生态保护红线保护成效评估,部门联动协同,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监管。
) d4 Q/ _) u1 o
! j. n2 u6 i5 T( @0 K*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局长 张兵:划定后全国生态保护红线所覆盖的国土面积不低于315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域生态保护红线覆盖的国土面积不低于300万平方公里,海洋生态保护红线不低于15万平方公里。既覆盖了绝大多数重要湿地、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等重要生态系统;也包含了大小兴安岭、祁连山、三江源、秦岭等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 A0 A* O* G; l& I" _
" C2 ]" s; J- f* g( C1 Q" V
9 ? p9 @" a8 s* w8 \2 K
张兵介绍,此次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坚持“应划尽划”与“实事求是”相结合,以全国国土调查成果为统一底版,通过科学开展“双评价”工作,将生态功能极重要区和生态极脆弱区识别出来,划入生态保护红线。, w& `9 \+ T' q; O
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院长 冯文利:在划定过程中不预设指标比例,有的省份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超过50%,有的省份不到10%。通过划定红线,明确了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也筑牢了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1 a) h( @+ A9 C0 [: m0 N: B# N& \
* c" ~- C* [5 u# ?3 U: L. l, w" @: s8 @
据初步测算,划定后,生态保护红线涵盖了约占国土面积18%的各类自然保护地,90%的陆生生态系统类型和85%的重点野生动物种群。
h# D8 g, J$ `- h8 e9 E, n8 }2 n$ C" s, n5 X7 ]: y
8 S& o+ K6 H$ w2 Q J. o% @" J3 B+ {; u( x
信息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等。
# T" u+ K' S' G8 }1 g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