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新物种!中科院海洋所在重要经济海藻类群江蓠科物种多样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复制链接]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下称:中科院海洋所)在重要经济海藻类群江蓠科物种多样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发现了一种具有特殊精子囊枝的江蓠科新物种,并命名为曾氏江蓠。这一研究成果在国际藻类学期刊《藻类学研究》发表。
9 h$ i6 `3 O4 Q' @7 ]据中科院海洋所副研究员王旭雷介绍,中科院海洋所藻类生理过程与精准设计育种研究团队,于2013年至2022年期间,在大连獐子岛到西沙群岛之间的中国沿岸采集了大量标本。其中,在海南岛发现了江蓠科1个新物种,研究人员将发现的新物种命名为曾氏江蓠,以纪念我国著名藻类学家曾呈奎对海洋藻类多样性研究作出的贡献。8 i7 }( w( y& G" q6 @# [1 m& O2 r
王旭雷说,曾氏江蓠栖息在热带海域潮下带珊瑚石或潮间带石沼珊瑚石上,是江蓠科体型较小的物种,藻体平均株高仅1.7厘米。然而该物种发育有特殊的精子囊群,即精子囊群集中分布在特化的精子囊小枝上,该特征与其他江蓠属物种明显不同。该发现进一步表明了江蓠类群雄性繁殖结构进化的复杂性,为江蓠类群的系统发育提供了新的证据。- I4 S. C; A+ _) @
该研究还揭示了中国江蓠科物种与全球江蓠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相较于以往的研究,发现了全球江蓠类群系统内的若干重要节点,完善了全球江蓠科物种分类系统和系统演化关系。' m/ v- @; O$ R/ Y6 e
从中科院海洋所了解到,江蓠科物种是提取琼胶的重要原料藻,是一类具有重要经济和生态意义的海产大型红藻类群。我国海岸线绵长、生境多样,具有丰富的江蓠科物种资源。自20世纪60年代起,中科院海洋所科研人员研究发现了十几个产琼胶海藻的江蓠科新物种或新记录种,为我国江蓠科海藻的人工栽培奠定了重要基础。
+ m' A6 r) c3 v" p; m1 P0 q

1 _* j- Y+ ?; w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 W" r* ]" d4 |3 B
' K9 S4 B( D6 Y: z" Z( N+ ]3 f

( ^6 i, w- y; r5 b  E8 r& D5 p% X信息来源:新华社青 记者王凯 原题:我国科学家发现江蓠科海藻新物种曾氏江蓠。+ ]+ b% z5 N* D; Y, z( k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上下五千年
活跃在2024-1-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