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专家赴香港天文台开展海啸预警平台维护工作

[复制链接]
% n! F; U6 T. a( j8 m' z6 J- a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 I7 [/ s& @* |* j- }4 p8 ]( W  y# p0 C2 ]1 L3 r
2023年3月1-16日,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简称“预报中心”)副研究员李宏伟赴香港天文台开展了为期两周的“南中国海地震海啸监测预警人机交互业务平台”现场维护和保养工作。
! O0 T0 i; i: t$ }. n香港天文台高级科学主任林静芝女士对李宏伟博士一行来港开展海啸预警平台现场维护和保养工作表示热烈欢迎,并对预报中心对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备份中心(香港)(以下简称“香港备份中心”)建设作出的努力和支持表示感谢。
3 e3 g! X$ q1 F! Z本次现场维护和保养主要围绕香港天文台“南中国海地震海啸监测预警人机交互业务平台”功能升级、系统部署、实际操作等工作展开,并对香港天文台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一对一的地震监测与海啸预警等相关内容培训。本次赴港现场维护和保养工作有效地提高了“南中国海地震海啸监测预警人机交互业务平台”系统运行稳定性,显著增强了香港天文台工作人员对系统开发构架、运行维护、实际操作等熟悉程度,以及在地震海啸监测预警等方面业务理论水平。本次现场工作将为香港备份中心于2023年3月29日如期开展正式业务化运行提供有效技术支撑和系统保障。0 T' [5 l7 |% e5 _4 z/ f/ k2 f3 P

$ n" b* v6 v#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 v2 U& E9 e& a  b$ L) E3 s

' D4 K9 X8 E2 h, z/ {# k据悉,2020年12月,香港天文台委托预报中心研发“南中国海地震海啸监测预警人机交互业务平台”。预报中心基于自主研发的智能海啸信息处理系统(STIPS),结合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业务及香港本地业务运行需求研发相关平台。该平台集成海底强震监测信息获取、近实时水位监测、并行海啸数值计算、海啸危险性分析、预警产品制作和发布等功能模块,可对海啸波到达时间、最大海啸波高、岸段危险等级等进行快速预报和发布。经过双方共同努力,该平台已于2022年3月在香港天文台完成安装、部署及调试等工作,使“香港备份中心”具备在获取地震监测信息后快速制作海啸预警产品的能力,为2022年3月29日“香港备份中心”顺利开展业务化试运行奠定了基础。试运行期间,双方曾多次就系统实际操作出现的情况或问题,远程在线作出相应的修改和更新。
3 h& j: ~2 @! ?& D, o0 S7 Q
' N1 a) f7 r$ Y) K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E; d  d7 {$ @& Y8 ~

: s+ o" l+ l5 s" x- |7 n& g9 [. B+ H, M
信息来源:国家海洋预报台。
% G/ Y8 n) X7 |0 G5 m1 V! j- s7 {7 O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上下五千年
活跃在2024-1-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