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h% r9 k0 H8 Z4 _. ]! g
p6 V' a5 _+ V1 ], h7 e
“现在真的很后悔,一辈子都完了……”近日,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警示教育大会上,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机关党委原副书记殷作勤在警示片中的忏悔令人警醒。5 p4 S; `% h1 w' s" b. t4 a
5 d# Y' \1 P) c! c$ @9 r4 t7 X
* f9 U X8 ]/ k- E# r△ 该文章刊登于3月19日《中国纪检监察报》3版
- F6 P' o/ \+ Q: z) ]此前,在赣榆区委涉海问题专项巡察中,区纪委监委收到巡察移交的“海域使用权审批存在拆分审批、手续不完善”的问题线索,随即成立核查组进行核实。
! r; U" |/ q; {5 R; L经调阅海域使用审批台账资料,核查组了解到,每宗海域确权档案由海域使用申请书、海籍调查表、海域使用公示等资料组成。正常情况下,海域公示面积与确权面积必须一致。然而,核查人员却发现,2015年3月紫菜养殖户李某确权的一宗海域,公示面积为213.44公顷,最终确权面积却是241.87公顷。8 M; U1 Z9 ~7 {9 Y1 m3 i
' b' `# ]+ L; _$ d4 d* N h
& R6 M; h' M* ?# }1 I4 C同时,海域使用申请书的界址示意图显示,此宗养殖用海为一块长方形海域,四点坐标分别用1-2-3-4标识,并备注具体经纬度。然而,公示的四点坐标与确权发证的坐标均不一致。经请专业人员在海图上进行坐标比对,确权海域界址四点坐标竟比公示时由南向北移动630米。5 C$ ?) y; K( T0 ^
之后,核查人员又发现2017年2月,李某确权的一宗海域存在同样的问题,确权发证面积比公示面积大92.05公顷。, y8 I6 e3 U/ C; a% P0 p
海域界址坐标“自动漂移”背后到底有何原因?带着疑问,核查组找到当时的负责人殷作勤谈话。
9 D8 p4 t/ T7 R# ~# e( S“第一宗海域当时可能存在工作失误,海域使用项目审核委员会研究后,发现占用航道,便对坐标进行了调整。”面对核查组提出的疑问,殷作勤解释。; D+ H+ J; D5 |5 s$ R
“重新占用海域要进行报批,为什么私自调整并将确权面积增大?”
& p( @! m! T6 Y3 a“当时怕挨领导批评,就擅作主张蒙混过去了,确实做得不对。” 殷作勤低头说。
# ^9 y( Q7 c* q% ]1 p. ?“那另一宗海域呢?”核查人员顺势追问。
7 z+ g5 Q! B; z$ i& K) e“李某经常请科里吃饭,关系比较好,他提出能否增大面积,我心存侥幸,就在审批后私自调整了……”殷作勤眼神里闪过一丝慌乱。* o5 g5 T2 v& q) S2 i. r5 r/ y5 T
最终,在多方证据印证下,殷作勤交代了实情。原来,李某多次宴请殷作勤,请托为其确权海域。殷作勤自认为海域坐标差别细微,不容易被发现,在海域已公示并经海域使用项目审核委员会研究后,擅自让坐标“自动漂移”,增大面积,再以新面积重新填写海域申请书,修改批复文件的附件,两次为李某增加用海面积120余公顷。3年中,殷作勤先后为李某确权5宗海域,收取李某好处费15万元。
+ l7 T- M+ |9 w2 [经查,殷作勤利用职务便利在海域使用权确权、续期、转让、变更及用海纠纷调解过程中,为多名用海人及公司谋取利益,先后收受贿赂折合人民币43万余元。最终,殷作勤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十万元。
1 N8 L7 {2 d7 ~: N5 y9 m4 ?3 A# U& c M
! h8 v9 T- Z/ J/ W0 S
针对案件暴露的违规用海、违规发包突出问题,该区纪委监委对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就海域确权审批不规范、海域使用金管理混乱、海域执法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下发监察建议,推动强化海域资源国有平台收储经营管理。
6 ^* S/ [7 P: A( ^* ?
1 m2 {+ Z5 r8 @; h
" Z1 c1 H5 u0 ]6 E8 q- T0 p, \; e0 i2 n0 V
信息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 r* H$ X2 Q$ v*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