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海洋防灾减灾知识清单请查收

[复制链接]
5 A9 F, J% r) h" [7 U; i1 J% C2 f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I$ V8 B/ j; l7 p& M% `8 U% g0 H  [+ n5 }$ K: H# u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5月9日至15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本期我们将向大家介绍一些海洋防灾减灾科普小知识。
0 j( R; t: y7 T$ T! m0 {防灾减灾
. v& T2 A& o* ?, b6 P. d. F: w$ e“国际减灾日”
: V( ]1 T' n, O5 E
& ]4 n# z: w$ y8 H1989年,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将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确定为“国际减灾日”,旨在唤起国际社会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敦促各国政府把减轻自然灾害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 {$ J7 p/ Z/ L% h6 z" a- s- w我国 “防灾减灾日”9 T& l; e* G7 Y. |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将5月12日确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设立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一方面是顺应社会各界对我国防灾减灾工作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国民防灾减灾意识。
1 x- Z( L. k6 O  O011 z3 F0 d0 N0 K
风 暴 潮2 H8 D: b8 Y  `2 a; j. D, j
由台风、温带气旋、寒潮大风、气压骤变等原因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叫做风暴潮。它和海啸有些相似,在古代就被称为“海啸”、“海溢”,但和海啸不同的是,风暴潮仅仅是海洋表面受到扰动而产生的。随着海上观测和预报技术的发展,风暴潮变得越来越容易预测。
3 j% n9 Z2 e6 e3 ^台风大风和它中心低气压引起的叫做台风风暴潮,温带大风过程引起的叫做温带风暴潮。当风暴潮影响到近岸时,大量海水在岸边堆积,不仅给海岸施加额外的压力,还很容易生成破坏力极强的大浪、巨浪。
, o3 |! t9 H9 r# M2 O7 `% _' `! L4 j
& Y, |' h7 q, t0 W9 o0 o$ d1 e$ r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 K7 k* ~) ~1 X2 U
- S( B6 O5 t  G- A$ H
风暴潮避灾措施2 O! Q# a& L/ E
■ 为预防或减轻风暴潮灾害损失,应及时收看收听电视和广播新闻,留意相关部门发布的风暴潮警报,尽早做好准备。8 N9 M7 b( h" Y; m' Y) Q
2 {, h' H* ?/ \" a  E
■ 发生风暴潮时不要滞留在海边,应撤离到内陆地势较高的安全地带。' q5 O7 ?* t& l- Z( z/ ?
■ 海上船只在得到风暴潮警报后应尽快返回港湾,船只回到港口停好并栓牢,船上的人要撤离到岸上。
0 L8 ?6 k- V0 m& p3 R■ 轮渡、海水浴场、海上观光等都必须停止,不要到海边钓鱼、看潮等。8 J  l0 E1 J' }! u
021 P5 _  y( [# F
海 浪 灾 害
+ Q! ]9 t9 X5 p' {6 A* U8 e2 t; w海浪为大海增色生辉,同时也会转化为灾害。由强风如台风、温带气旋、寒潮、大风等引起的海浪,在海上常能掀翻船只,摧毁海上工程和海岸工程,造成巨大灾害,这种海浪被称为灾害性海浪,也有的把这种能导致发生灾害的海浪称为风暴浪或飓风浪。
7 T0 z" {1 T. J9 V# G' i

: x7 P3 B! W: c; k( _# p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5 n& D1 W. j7 t3 J5 n, i# f0 `# s; N
海浪避灾措施7 d! Q) K( K4 s) r2 u
■ 及时收看收听电视和广播新闻,留意海洋预报部门发布的海浪警报。( t, v# c' E1 d# H

5 w. n' ]. }- B: F5 O■ 巨浪拍岸时应远离岸边和礁石,保持足够安全的距离。
" r" ?9 P# F( Z- A2 T6 {- r■ 海上航行船只在得到海浪警报后应尽快返回港湾或避开大浪区。7 U! n8 i; A0 {9 r3 C
03
& t6 ?2 @+ D- V2 N. ^5 P7 g海 啸# u- j; P+ V( _: U" X0 p8 E
往海里投下一颗石子, 水面会泛起层层涟漪。如果使劲搅动海水,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对了, 海啸。海底地震、陨石掉落、海底火山喷发等是引发海啸的主要原因。由于远海海水深度达上千米,海啸在大洋上看起来只是一波一波的微浪,但到达岸边时就会迅速变成一个庞然大物,把所有东西全都吞掉!6 o; J0 u6 [" ~6 h& v, M- w9 M
海啸发生频率虽然相对较小,但一旦发生就会引起毁灭性的灾难。海啸的传播速度高达每小时300~1000千米,波长可达数百公里,在茫茫大洋里波高不足一米,但当到达海岸浅水地带时,由于地形的作用,海啸波会急剧增高,形成高达数十米含有巨大能量的“水墙”。1 f0 z. D. h; {# e! A! g+ ^

) T. ^  ]/ T8 D7 q
4 D7 Q" A9 x& ~  D+ V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P) t9 r* A: v6 R
$ t& |+ ?4 L: J' U, H1 r# ~面对海啸,我们应该这样做
6 |* Q5 t7 K( }; u9 K7 ~- D■ 海啸一波一波地涌上来,把房屋、树木、汽车轻易地冲毁、卷走,然后夹着大量杂物又冲上来,第一波海啸不一定是最大的,后面的波浪也许威力更大。' w9 l8 ~; u8 E* [

* R) C/ G* k; N( r■ 停止水上活动,不要到岸边去看海啸,当你看到海啸时再逃避就已经晚了。: @2 s+ _+ |# Z; M: U
■ 远离沙滩和海边低洼的地方,迅速跑到高地或稳固建筑物的高层。; f, F- E, |! B' I! @
■ 在海里的小船不要向岸边驶去,水越浅的地方海啸越大。1 r  o9 N; r. r7 {
■ 如果有海啸避险的标示牌或是有人指挥疏散,要遵从指示。, D; l% N- {6 ^( v/ N
046 Q+ D' I% q" m
赤 潮/ N$ a" M. B! X' v
赤潮是一种常见的海洋灾害,通常指近海海域中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营养物质比较丰富的条件下,暴发性增殖或聚集而引起海水变色或对其他海洋生物产生危害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4 Z- C- g" J5 v$ f
. I! Q- j  O6 s8 s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h+ ~7 b" E& Z. F1 _! ?/ p6 f
6 D2 h: v" ?8 h* c! ]  {
根据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海水会呈现不同颜色,因多数情况为红色或红褐色,人们习惯称为赤潮。1 b9 |% b! B" y' C/ w. E: M
. d$ O0 k  ?. q. B. b

( E6 U) Y2 L% T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b. Q: J2 d* x5 h2 V" |. X. V3 q: Y7 y2 [
赤潮有哪些危害?
! s& k, U0 o4 S2 |) O4 G  J& H4 E赤潮会导致海洋生态过程异常,造成海洋食物链局部中断,破坏海洋中正常生产过程,威胁海洋生物的生存。
3 }% c* m: e& k0 p8 Y) `1 M3 Z
6 G/ a' y8 H. H: \- ~0 k■ 赤潮生物会附着在鱼、虾、贝类等生物的鳃上,使其呼吸器官难以发挥作用,引起死亡。
/ n2 [1 A! U; j- H4 f( R0 K■ 有些赤潮生物产生的毒素,直接或间接通过食物链在海洋动物体内富集,引起海洋动物或食用这些动物的人中毒甚至死亡。: T. a3 |/ v3 ~. W2 Y
■ 赤潮生物的死亡细胞被微生物分解的过程中,大量消耗海水中的溶解氧,造成鱼、虾、贝类等生物因缺氧死亡。
) _5 u" e/ m' C+ p& q! Q( a: u■ 赤潮生物大量繁殖并在海面聚集,使水下的海洋生物得不到充足的阳光,影响其生存和繁殖。. ^. w! z5 J! A5 U( _1 G, Z/ D
1 t  }7 ^( T" u$ x9 q5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7 |+ Y$ Q. k. g8 u
) m- {8 |2 }  r: X4 U# C* C& ^
如何预防赤潮的发生?: Q6 z: K# r5 b1 e: @3 v9 c
预防赤潮最有效的办法是从源头上减少陆源排污,防止海水富营养化。1 B1 F: k8 w$ C  A5 ?1 d3 n

3 c- s# I* q" p% t■ 对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实现达标排放。
, i. g7 w) a8 `  u# H- k■ 沿海地区农业生产尽量减少化肥的使用。
) e+ ^8 L, x! b0 }8 u" A■ 控制合理的海水养殖密度和面积。$ I9 M% G# s( R- ^
■ 日常生活中,尽可能选用无磷洗涤剂。
( V$ K( u6 k" v# u05$ y: H' ?! ]7 ]# x& A0 A; P2 w
海 岸 侵 蚀
# v. r) r- h3 E3 B% e3 w3 L) t海岸侵蚀是指在风、浪、潮、流的作用下,海水将岸边的泥沙带走,造成海岸线后退和海滩下蚀的现象。
% a, ^$ r2 _# _4 [8 i( n9 F9 c, ?

. P! ^' }8 ^% z8 t% A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_+ s  f( U3 c( T9 n, V6 {  `
" a( D$ W% S: \( g# _
引起海岸侵蚀的原因有两种:一是自然原因,如河流改道或大海泥沙减少、海面上升或地面沉降、海洋动力作用增强等都导致海岸侵蚀;二是人为原因,如拦河坝的建造,滩涂围垦,大量开采海滩沙、珊瑚礁,滥伐红树林以及不适当的海岸工程设置等,均会引起海岸侵蚀。/ W7 W/ t8 B7 H* {% u: Y- v

4 j9 G7 t+ I. b& ^9 F5 R& g+ ^! ~

$ q2 _+ q! I5 e- V. b)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W2 l6 |6 X* F2 J3 u: s9 m! G% |) d' p0 k4 B+ X

- H0 E. I" s0 B) o! F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 d" y  q6 y' E8 Z2 L+ P! j# c

0 e3 L5 g: D2 X" m+ ]+ [$ b0 C06
! G  j$ j+ P. w8 H海 上 溢 油
2 Z# m) x+ @  G7 m在石油开发、加工、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原油或成品油泄漏入海的事件,称为海上溢油。+ K1 T3 R" r  ]% U

1 n7 [5 W" ?6 e, J3 _2 [) p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7 H7 N2 p' B2 q2 t% l% C) f' K8 }8 \: e5 z4 B8 _5 S
如果发现海洋溢油我们该怎么办?
  d1 \4 F& ]* @■ 及时拨打溢油应急中心电话,报告发现时间、地点等情况。" U. J7 W" @7 N% I' L4 q

1 i; F. z- I/ N( ~3 B) j4 P$ _! L■ 不要靠近溢油海区,避免与漏油直接接触造成身体伤害。
/ e1 w: P% S( n. H/ P■ 不要销售和食用溢油发生区域的水产品。7 o" h/ b6 i; F; Q' Y3 h: ]9 {: z
■ 在专业机构的指导下,开展生产自救,减少经济损失。
1 l7 P! Z5 I1 J3 Q$ H6 t+ d8 Z( n《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
; {/ Y% d9 g2 ~( d* N2 K/ S2012年3月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615号国务院令,公布《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q1 R( ?. {# m/ V1 G- T9 L
问:为什么制定该《条例》?7 x# Q; k8 I, Y( n$ j
答:该《条例》是为了加强海洋观测预报管理,规范海洋观测预报活动,防御和减轻海洋灾害,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而制定的,于2012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
# S+ S* Y. F( c5 ^+ @问:《条例》规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P  J6 ?/ v7 o  l* k5 y答:《条例》共6章40条,主要就海洋观测网的统一规划与建设、海洋观测站(点)和观测环境的保护、海洋观测资料汇交和共享、海洋预报警报信息发布及海洋防灾减灾等作了规定。
5 j2 d8 o. F9 i7 L: o+ y问:《条例》中有关海洋防灾减灾的具体阐述有哪些?
+ W7 P3 L, ^/ l3 D) }3 R答:《条例》中有关海洋防灾减灾的具体阐述主要包括以下几条:
5 v& M$ l5 M% j  [  G/ Q$ D& ?6 t第二十三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沿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海洋预报机构提供的海洋灾害警报信息采取必要措施,并根据防御海洋灾害的需要,启动相应的海洋灾害应急预案,避免或者减轻海洋灾害。
  t9 x' v8 N( G5 v: \& K/ l第二十六条 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海洋灾害信息发布平台,根据海洋灾害防御需要,在沿海交通枢纽、公共活动场所等人口密集区和海洋灾害易发区建立海洋灾害警报信息接收和播发设施。/ Q6 c* y- q0 n0 T
第二十七条 国务院海洋主管部门和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海洋灾害分析统计结果,商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确定海洋灾害重点防御区的意见,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1 k. s8 f( k0 i- b! q& n+ d
在海洋灾害重点防御区设立产业园区、进行重大项目建设的,应当在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进行海洋灾害风险评估,预测和评估海啸、风暴潮等海洋灾害的影响。$ R- o6 e* Z* ^! L3 }1 P
第二十八条 国务院海洋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海平面变化和影响气候变化的重大海洋现象的预测和评估,并及时公布预测意见和评估结果。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海洋灾害防御需要,对沿海警戒潮位进行核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 g2 f' e; T% I8 N8 }
学习海洋防灾减灾知识,树立防患于未然的意识,在遇到海洋灾害时懂得如何妥善处理,并将灾害影响降到最低。厦门海洋预报台也将持续关注各类海洋灾害动态,及时发布相关预警信息,指导大家做好安全防护防护措施。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羊哥哥的店
活跃在2025-1-2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