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更多地被视为是一项责任,并非潜在收益,在当前形势下完全依靠市场行为难以实现,需要政府的引导,本文重点从政府引导、掌握需求、培育供给、技术创新和典型带动五个层面提出建议。
. E/ w; e9 W' S# U$ v- y7 J% S一是加强政府引导。政府应采取应对措施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海岸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顶层设计,保证海岸带生态产品供需平衡,分别从海岸带经济用产品的产业生态化和公益用产品的生态产业化两方面进行引导。提高生态资源资产管理水平,探索海岸带生态产品清单编制及台账设计,将经济用生态产品纳入各级政府的资产管理;强化公益用生态产品市场化运作管理;制定完善生态产品认证标识及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海岸带生态产品高质量、高效率供给。& B* l; }! b9 i% L- E
二是掌握需求结构。对海岸带生态产品需求的目标群体开展市场调查,掌握海岸带生态产品需求层次结构,系统性结合海域和陆域生态产品,根据海岸带公益用与经济用生态产品的需求情况来差异化匹配区域生态产品和服务,针对高层次需求,刺激海岸带的观赏型生态资源以及文化教育功能的发挥;针对低层次需求,注重经济型海洋资源的开发保护,通过差异化的宏观调控来避免海岸带区域生态产品同质竞争所引起的资源浪费。
! g, A# R, g0 a9 H; ~三是培育市场供给。借助市场化手段来培育生态产品的有效供给,在供给培育的措施上,利用财税、金融、用海用岛、环保等手段对海岸带公益用生态产品供给者予以政策支持,发挥绿色发展动能作用,促进生态价值向经济收益方向转变;建立经济用生态产品的绿色供应链,支持生物多样性友好型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引导海岸带优势资源向生态产业聚集,提高海岸带生态产品的产出效益和供给效率;持续推进海洋整治修复重大工程,增强海岸带生态产品供给能力。5 b' [ d3 T/ d- V ?9 _
四是技术创新支持。提升海岸带生态经济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建立大数据体系下的海岸带生态产品台账。在生态产业化方面,大力发展“互联网+生态产业”,引导交易主体与电商企业对接,对具有重要生态功能、自然景观、自然遗迹的区域的景观权、排污权等产品,依托电子商务构建公益用生态产品流通体系;在产业生态化方面,加大海岸带生态资源替代技术、节能环保等核心技术的创新研发,延伸海岸带经济用生态产品的服务链以及生命周期,推动海岸带生态产业的广度和深度发展。* y2 l7 V- h3 x' W; Z+ z; }7 j
五是试点典型带动。依托海洋经济试点地区、海洋特色产业园区和其他类型海洋产业园区,融合海岸带生态元素,探索构建海岸带生态经济示范区,摸清区域生态产品生产与流通,典型带动生态经济体系构建。设置“生态海岸”“自然海岸”“阳光海岸”生态产品项目,建设海岸带生态经济休闲观光示范区;在海岸带重点生态功能区和水源涵养功能区,建立红树林、海草床生态系统碳汇研究室,通过在海岸带生态经济应用与研究两个层面进行典型带动,尽快推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N2 Z- ~" I5 s2 C9 x5 _& N* s# F! u
" s5 F ~0 y' ~+ O6 r! \2 B. K3 j8 [0 h# C
9 l" n6 _/ b1 h文章来源:节选自《海岸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探索》,原刊于《海洋经济》2021年第3期,转载请注明原出处、作者信息及由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编排3 O; j1 I2 i& K0 Q1 {* [- S
; k4 h0 X$ g4 Z# l8 e7 t+ y作者:王涛,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副研究员;蔡仁翰、殷悦,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研究人员;王悦、李琳琳,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助理研究员& f' F1 g2 A4 V$ e" M) n% c$ ^8 N
, Q0 q2 `/ x7 U(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