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是拓展食物来源的重要载体。党的十八大以来,有关部门、沿海相关地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科学开展海洋牧场建设,特别是201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指导山东省开展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综合试点以来,不断探索海洋牧场绿色、协同、融合、创新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试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总结出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进一步总结推广山东省综合试点经验,将围绕不同发展模式,以典型案例形式分期予以推介。本期重点介绍山东省大力推进深远海养殖,拓展渔业发展空间的典型经验。4 u) N2 q7 T9 {) |% d
编者按积极探索深远海养殖模式 8 E2 P7 e8 |' b8 t* U. s
大幅拓展渔业发展空间 * J/ N5 [: T$ u
[+ U" s+ p2 U$ T4 O1 Y/ C1 m9 w, k& ?0 B
在试点过程中,山东省充分挖掘深远海开放水域和物理空间,强化先进技术装备应用,注重开发黄海冷水团等海域特色资源,积极探索以智能网箱和大型养殖工船为主体的深远海养殖。试点以来,重点在离岸5海里以远或水深25米以深的开放水域布局建设。
7 P9 T z, j' S- g6 o c3 e/ F6 I. H0 p' a! H6 t
- ]' D+ g4 E2 I$ y) ^ P3 O( U/ i
案例1:“千箱工程”推动深远海企业抱团发展
/ I0 e, E! B% P* t6 ]& m/ L+ i( z9 Y: t$ q
: l3 `: c; e- x1 s; E$ T
1.基本情况% E5 I7 ?/ y" P3 e
3 K2 \# U9 w4 g% a: X U
3 Z5 u! g. g) `6 l) H( M立足富裕渔民渔村、促进渔业转型升级,聚焦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2021年日照市提出“千箱工程”建设目标,目前已建成916个重力式深水抗风浪网箱,在建206个;建成“深蓝一号”桁架式网箱1个,在建6个。成立网箱协会,打造5个网箱养殖示范区,2022年销售网箱鱼类产值预计可达2.2亿元。9 K9 T) b- v( k1 Q5 f# t
* V) B: `* z# G- H0 {% G2.创新做法
/ ?( |& c! R' [ d$ L
3 `& d% i( L+ N4 d; o' r; Z) h' p# r2 ?5 e; J
坚持以人为本,紧紧围绕渔村、渔企、渔民需求,聚力打造海洋渔业民生工程。支持山东财金万泽丰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建设陆基三文鱼育苗基地和10个大容量桁架式钢结构网箱,形成从育苗到销售、陆海联动的全产链发展格局。网箱协会构建海洋牧场命运共同体。在“深蓝一号”带动下,聚焦网箱苗种选育、养殖、制造及销售等全产业链,整合50家企业资源成立网箱协会,2021年产值超亿元,渔民收入大幅提高、深远海养殖成效显著。“政企保”坚定企业发展信心。日照市在全省率先实施“海洋牧场巨灾保险”,市财政当年度拿出305万元预备资金在保费上按50%给予配套补贴。. b$ k7 z9 m/ d) P! l! R; `: P
4 { M A7 ?7 j- _5 V8 f" v2 i
3.推广应用
* }! n S1 o9 @- @$ d+ z) k8 V( }) ]" G. k; o& N. v! W/ L
$ c* R0 I- D- k9 {3 S
在深远海设施装备迅速发展的条件下,大力发展小型重力式深水网箱养殖,对促进沿海地区减船转产、渔民增收具有推广价值。网箱协会抱团发展模式和海洋牧场巨灾保险可在全国海洋牧场推广应用。
2 S" W# C! ~/ `" G% P8 G
3 r$ R& @$ F6 |% K
# R( ^! Y7 R, g1 i4 J7 Z: z) m2 V7 j: e9 S# t- b8 u
5 }) c: c' ~, |0 j1 R' `案例2:创新深远海苗种繁育技术2 e0 `% f5 S' n% l7 n1 j
0 b( ~ K# c" K/ o( }
9 c+ l6 Q% P; \& y1 X0 s实施“海洋种子”工程,联合中科院成立海洋牧场工程实验室,研发培育“蓬莱红”栉孔扇贝、“鲁海1号”“好当家2号”刺参等一批优良水产新品种,建成国际首个水产生物的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平台,通过染色体操作技术选育的长牡蛎“鲁益1号”,打破了国外对四倍体技术的垄断。聚焦黄海冷水团鱼类养殖,依托山东省深远海绿色养殖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和黄海冷水团养殖技术开发及其规模化生产的核心驱动力,通过开展虹鳟优异种质资源精准鉴定与发掘利用、降海型虹鳟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学解析、降海型虹鳟重要经济性状分子机制研究和降海型虹鳟良种的培育与多倍体制备等技术研究,培育出一种降海型虹鳟良种品系,摆脱鲑鳟鱼类良种长期由西方国家垄断的局面,解决我国鲑鳟鱼类良种匮乏“卡脖子”的难题。打造山东省第一个集技术研发、优质苗种繁育、海水驯化三大功能为一体的深远海现代渔业产业基地。山东省苗种繁育保障基地、烟台陆基循环水三文鱼苗种中转示范等项目进展顺利。3 E3 ^; r) ] v7 N+ L
9 G0 k" j0 H6 `7 S, K2021年10月,全国唯一的国家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落户山东。目前,山东建有省级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2个,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14家,居全国首位;省级水产原良种场81家。全省通过国家审定的水产新品种64个,占全国的28%。农业农村部公布的2021年水产种业育繁推一体化优势企业20家,其中山东省7家,居全国首位。全省规模育苗场达到1100余家,年育苗1.5万亿单位,占全国的23%。5 Y/ n4 B. h7 \! t( R$ x' M& l! S A$ O
l; J3 s& k1 a( W! @
案例3:“国信1号”10万吨级养殖工船& A, E0 Y/ i' ^4 p
0 t9 \ e1 u( F+ b
1 e: a9 g1 A/ h/ V3 A
1.基本情况2 \4 n6 }( V+ m# T
8 {- r( ~9 F2 J. E1 j( o1 E" Z$ g. t4 _ B' [! \4 x+ A
为贯彻落实国家海洋渔业发展战略,加强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促进渔业转型升级,2020年,国信中船(青岛)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10万吨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充分利用深远海优质资源,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新型产业模式,带动船舶设计及建造、深远海养殖、种业等多个产业融合发展,助力渔业转型升级。“国信1号”船长249.9米,排水量13万吨,载重量10万吨,设15个养殖舱,养殖水体近9万立方米,总投资约4.5亿元,目标养殖品种为大黄鱼,预计达产年产能3700吨。“国信1号”于2020年12月19日在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公司启动建造,于2022年5月20日正式建造交付,首个工船系列大黄鱼品牌“裕鲜舫”对外发布,65吨高品质工船大黄鱼起捕上市。$ X; @2 s/ C0 W; r' Z1 F
& c3 g( @/ {+ L6 {, ^. @
6 D& ^& f' U. C; X2 q Y2 n0 H' Z; ]) u' `! h, v
' E: {4 v; s; L- i2.创新做法
9 q5 y F/ K& h g; ~0 H+ p1 `6 E6 P) r) K7 t3 Q6 R
! T6 q# Y; t# j
一是综合政策支持。2020年,“国信1号”养殖工船项目获省发展改革委、省农业农村厅批准,确定为2020年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综合试点项目,获批中央预算内投资5000万元。2022年3月10日,全球首艘10万吨级深远海智慧渔业养殖工船“国信1号”获农业农村部批准开展运营管理试点,标志着山东省在拓展深远海养殖空间利用等方面走在全国领先位置。二是强化科研支撑。组织青岛国信集团联合中国船舶集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等,整合船舶设计、水产养殖、水产品加工、海上养殖装备研发、物流补给等专业领域的权威科研力量,研究探索“船载舱养模式”与产业化发展路径,在深远海养殖工艺设计、船舶业改造信息化集控、深远海养殖运营管理等多个前沿产业领域实现突破。“国信1号”累计获得40余项软件著作权和专利,在黄海海域顺利完成海试,48项常规船舶和养殖装备试验结果均超过预定指标。三是推动技术革新。以养殖技术创新,解决效率低下问题,目前,总吨位3000吨的中间试验船“国信101号”已完成养殖实验,养殖密度20 kg/m3以上,成活率大于95%,实现大黄鱼全程集约化船载舱养高效养殖,验证了“船载舱养”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0 v P: l2 ~' x; i h9 W0 t
$ F1 P7 i V1 j h! c, ]3.推广应用' \- U- m; M0 `9 ^# L
5 N0 \5 n: W% p6 b
" \' D5 X6 D1 k养殖工船适合深远海养殖,特别是大黄鱼等高价值鱼类,可在全国推广应用,但投资造价较高。' ~) ?7 q! m3 I" T" b3 _+ S0 S7 F& W
: k' E, k1 ?0 s) S( S* d案例4:深远海“百箱计划”项目综合管理平台0 |$ i# }" e1 l8 g
8 C D9 D: M0 R$ B
, a2 X# ?4 p# N- h" |& ?* M
1.基本情况4 V$ }. r# N+ p/ I" u5 p" _
! O/ {; C* y$ s2 o3 [( ~ E* |) ^
; G8 s6 B6 H( N9 M9 X& ^深远海“百箱计划”项目综合管理平台是一款海洋渔业数据服务平台。由中集蓝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借助IoT(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大数据、云计算、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海洋牧场建设相结合研发创立。
* i" i/ N! a( |( Q9 |- q- h6 J! p4 y) X! t/ Y
2 F. H% J) j' C' n5 w: `
3 B3 x' T/ l- R5 A/ _$ @' n( Q
- \: T0 _ r% U2 V
2.创新做法" X6 `% i7 T* k3 A$ S7 T: i
. w& W: o/ v0 D5 I9 ~5 b! k
7 p% { ~8 U8 r
该平台将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的深远海座底式网箱装备的各类传感器及设备采集的数据进行远程的直观呈现,并通过数据积累、沉淀、分析,为下一步的运营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支持,可提供包括牧场数据监控、养殖过程管理、网箱平台设备管理、人员安全管理、数据分析、养殖专家及知识库等多种云应用。
4 D; A) E: J" ~; U+ |7 N5 {, T6 H5 i- x/ i
3.推广应用
; g% `+ |4 P' h6 r/ _6 P/ x6 r N7 P1 ?$ D5 p" b$ \' N+ A
* Q0 \- A) I3 k' R+ _9 N+ m依托大数据平台可为客户提供科学的养殖策略;为科研院所、金融机构、保险公司及政府单位提供量身定制的海洋数据服务;为海水养殖产业链提供追溯依据,实现食品溯源、正本清源;还可为养殖及配套设备设施提供年度运行健康报告。客户可随意查看网箱平台运行状态、养殖环境实时数据、近期环境变化趋势及水下视频等信息。将采集的多元数据进行业务建模,利用大数据计算技术的分析算法,实现对数据的深度挖掘,推动海洋渔业养殖的智能投喂、预警预报、水质评估、鱼病识别与诊断等智慧化养殖管理,为水产养殖和深海网箱提供食品溯源,水产养殖供应链金融,水产养殖装备交易平台,深海网箱文旅等多种领域的服务,赋能产业现代化、信息化。/ _3 t+ ~1 r$ p! O' R
/ g, f4 v9 \- d
案例5:耕海1号多功能平台
- @3 ?/ }, M, C' |/ i! |! `9 m- R! b4 J4 e
' n2 g, J# ^. i4 @, [( B# n0 ]
1.基本情况" l5 j) I' l7 p; @3 k0 O! ?* S
8 F, I% E h, \1 P
! G( i6 J! _ V/ w2 i山东海洋集团投资建造的“耕海1号”多功能平台,位于烟台市四十里湾渔人码头以东约两公里处,总海域面积4646亩,2021年分别入选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装备型海洋牧场建设“山东标准”唯一试点项目和“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 {; v) d4 ? D
1 I3 Q3 C0 a5 @4 F
; h J. V; N! K0 t. O2.创新做法- r. l6 V+ L' c* Z0 `* x
3 L$ @6 N9 s/ H& F5 f" N: I9 q# L9 O4 m( A1 k6 E- I3 C6 _
“耕海1号”秉承了生态养殖、绿色发展的核心理念,将生态环境保护与海洋综合利用相结合,通过建立“智能网箱+生态筏架+人工鱼礁”的立体化养殖模式,构建海洋生态系统,实现近海生态修复,为各类海洋生物繁衍生息搭建“绿水青山”,为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打造“金山银山”。“耕海1号”落实《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渔业信息化建设的意见》要求,持续推进海洋渔业向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发展。配备自动投饵、环境监测、大数据分析、5G通信、安全管理等大量先进技术和设备,实现了科学技术在海洋牧场上的全新应用。生态环保方面,采用了太阳能、风能等多种清洁能源,安装南极长城站同款的污水处理设备,配备自动投饵机,精准控制投喂数量,最大限度节能减排。0 F- u: @5 q6 n" U+ c
! l. b* K# g% J$ d0 o3 a4 X; s, S$ o
3.推广应用
# c. x0 q4 E# l, M8 T$ |. A# o* I9 @/ X- d# ]5 h- Y% N/ c3 u4 a
# [) r! ~; ?3 y5 V0 C$ F% X8 j# B
“耕海1号”在绿色生态养殖、智慧渔业发展、清洁能源利用和海洋文旅深度融合等领域进行了大胆探索,打造了集科技研发、科普教育、餐饮住宿、休闲垂钓、海上运动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保障平台,构建了“蓝色粮仓+蓝色文旅”发展新模式。 J/ b( i: z; a( A- F6 T( M0 S
[1 ~$ z/ f) L! U- n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z9 x* g! Z5 v* J& L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