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6 C6 d' Q) R" ~$ A3 g; i. D
3 \1 u# W9 F) b
看到这篇文章的学弟学妹们,大家好,我是2021考研上岸的。我报考的学校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专业是电子信息(专硕)。以下以一个过来人的经验谈谈考研复习,希望可以给学弟学妹们带来一点参考和启迪,帮助你们了解考研过程。 $ Q3 j( C: ~; f8 y) S% o# j
4 ]. ^' e, _$ E) f" q* @
% F2 H" @9 a3 U2 q# o4 [" ? 一、考研择校和定专业
5 T* ^6 ]0 { ~- h3 a+ {
6 B! v% Z) P7 ?9 R& c" w0 o! {
8 G# f: g" {+ q. ?/ \+ d 1.首先谈一下我为什么要选择报考中国地质大学和电子信息专业。我本科就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我考本校最简单的原因是考本校难度低。下面我详细说一下我考本校的原因以及走过来后的一些反思。
; K! c9 ?* G5 H5 J3 B
6 A8 c, O( h7 i1 i 4 i0 o4 x( g% \9 E) u/ M
我是中国地质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生,正常考研上岸的年份应该是2020年,但是我却2021上岸的,我不是二战,而是一战,因为我是毕业以后才选择了考研。而且其实我本来是可以保研的,但是我放弃了保研的资格。至于为什么放弃保研名额我这里不想多说,大概是因为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以及不想再念书了。可是找工作的时候我又找的都是跟我专业对口的工作,就是说我还是要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工资的待遇也很普通。当时简单的想法就是既然同样是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我为什么不再读几年书呢,而且有硕士学历工资待遇也会不一样。当时身边的同学大部分都上岸了,我想我一个本来能保研的人上岸肯定也没有问题呀,再加上我当时还没有做好踏入社会的心理准备,这一点大部分同学都会有的,遂就决定考研吧。 ( {" g; q. L# N0 p, e
5 s( ?: f2 w' a' I* r# b8 g. G; i' ^
2 ], ^. }6 K. C2 O5 k9 Y/ B
再说一下专业的选择,因为我知道我不喜欢这个专业,想换个专业,当时考虑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也问过一个这个专业的同学,但是最后被我PASS掉了。为什么呢?选择这个专业就是跨专业了,专业课的考试科目全部是我没有学过的,从零开始自学难度太大,而且我对这个专业的喜好是空白的,也不知道这个专业是否适合自己,对这个专业了解很少,仅仅是因为逃避自己本专业而跨专业考研并非明智之举。经历过找工作,我了解到我们专业的就业是很容易的。所以最后考虑到最现实的因素,我抱着或许会转变对本专业的态度的心态,还是选择了继续报考本专业。
* N: _6 [, Y+ K3 J * l1 {, S' l5 [7 ]" T7 y
- u& ~4 x# {6 h* K
在做决定的初期,我也经历过择校的阶段。当时我受地域因素影响比较大,就想回北京读研,我对比了很多学校,北航、北理工、北科、北邮、北工大、地大,主要看了专业课考试科目、各校历年分数线和录取人数,最后得出结论:北航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实力全国排名高,招生人数多,但竞争激烈,报考人数多且分数线高,以及专业课考试科目有没学过的。北理工分数线有点高且招生人数有点少。北科、北工大专业实力一般。不过得出这样的结论也掺杂了我个人主观因素,未必符合实际情况,慎重参考。觉得考本校本专业是最合适的。后来我从一个同学那里得知北航微电子学院因为刚成立,电子信息专业招生人数招不满,招收调剂的,分数线也挺低的,专业课考试科目也都学过,我当时就很想报北航这个专业。就在北航和本校之间纠结了很久。那我为什么没有报考北航呢?因为北航微电子学院的这个电子信息专业考试是考数学一、英语一,众所周知数一学的内容多、英一难,专业课考三门——信号与系统、数字电子技术和电磁场原理,我因为考试科目难度大,担心今年报考人数会很多,再加上当时我没有工作,独自一人在家考研难度大,怕报北航有点冒险,最后考研没考上,工作也没有,两头都没结果,就放弃了报考北航的想法,抱着求稳定的心态,就一心考本校本专业了。
; R+ {9 F, h* z$ I9 F2 ?% @; }' q
; q% Z* N1 d, Y1 f# ?5 {0 ?. D
% r( a- j( C, H( d; H 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考研情况介绍:我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以及身边同学的感受告诉学弟学妹们,地大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电子信息专硕考研很容易。在两年前该学院该专业那可是过国家线就要的,不过这两年报考的人多了,所以也会刷掉一两个人。即使电子信息的专硕没有录取,也可以被调剂到该学院的资源与环境专业,将来还可以转专业,当然前提是过线。
8 e% ^, }( A# [6 Q9 U: _
! A6 u: V0 S5 G2 H, Z7 u. h+ f 5 d0 K5 i/ b* n1 [# w4 f" Q0 y
2021年地大地信学院电子信息专硕分数线就是国家线263分,进入复试名单的共有21人(不包括学硕),最终录取20人,只刷掉1人。不过虽说复试线就是国家线,但是复试名单里考研初试总分最低的是292分,2020年最低分也是290多分,也就是说分数目标不能定在国家线上,过了300分才有把握。另外因为2021年考研初试简单,报考该专业的学生里出现了4个400分以上的,这是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往年是绝对没有400分及以上的考生的。地大这个专业的特点是专业课简单,报考学生以本校为主,复试难度也不大,老师也不会刁难考生。
6 h6 I' t% s. y# _0 r
t$ M+ [4 |7 g! y: S " e0 a# j+ L( i4 J" e; ` s( B: z* ?
二、初试复习经验
; R3 h+ t; j F4 t& Z4 @+ H
: @; ]0 r( ^, L! a, d0 M7 B+ `
2 p) z/ k! P& W2 E; Q3 ^ 先说一下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电子信息专硕初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二、数学二、专业课信号与系统。有句话先说在前面,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决定了要付出多少努力。以下复习经验是针对报考地大电子信息专硕而言,并不具有普适性。 % x9 f3 s) M8 E$ e2 w
/ c( [; p$ _0 l6 J8 v+ x
. j0 k- Y5 l1 w1 I+ w4 j 1.思想政治理论 . j, ^# U) l" E# Y
9 X! T0 J [5 T$ R
9 N+ l' Q) I6 L- k5 t
考研政治是最不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的一门科目。不管市面上有多少参考书、有多少牛逼的老师建议你要怎么怎么复习,我想告诉你的是,只要你考地大地信学院的电子信息专硕,就只需要用肖八肖四,其它的不需要,当然如果要考好一点的学校,政治还是要认真对待的。一开始我也会担心肖秀荣押题押不准,万一考场上脑袋里没有东西写怎么办,种种担心,但是走过来后我就发现,政治确实没有必要去提前学习,所有考研的同学都跟我说一开始看了政治后面也就全忘了,我自己也是这种感觉。不过这只是说前期可以把时间分配给其它科目,等到肖八出来以后就要开始给政治分配很多时间了,所以也绝不能掉以轻心。
4 }; G. h7 ]+ N) P! V 2 g3 c i% d: y( q
' V( Z9 r0 N5 @5 w3 s% e
所以我的复习建议是把肖八肖四利用好,只需要在肖八出来之后,开始学习政治,把肖八的选择题认真做,认真背,最好能刷两遍,肖八的大题不用看,因为没有时间。肖四的选择题认真背,大题给我往死里背,一定要背熟。肖八肖四的选择题还要看书上配套的视频讲解,视频里的老师会给你分析考点,帮助应试。还有肖四的大题押的是真准,我上了考场有好多题就感觉是在背答案一样。
) L" P h8 l1 {8 Q* u5 M& v : H! o! Z$ Y+ _+ e) G
* u+ G% J9 j/ W9 B
2.英语二
3 ?7 X8 d) `, ]# c3 U/ M " f/ m7 x' M4 X
/ a$ Y( Z+ U- \, ~7 ?+ P 英语一定要重视背单词、做真题、背作文。准备考研的前期就要背单词,坚持每天背一定数量,可以用红宝书,也可以用墨墨背单词APP,争取考研前把红宝书里的必考词和基础词背下来,这样会对做真题有很大帮助。如果你的英语基础薄弱,那更要重视单词的积累了,这个不能等到最后才去背单词,根本就没有时间。到10月下旬就要开始做历年真题了,11月份中旬开始要用真题给自己设置模拟考试,就按照考试的模式来测试一下自己跟考试的差距,从而发现问题。后期还要背几篇作文,积累一些万能句式。英语二的作文题目类型比较固定,各种类型的都准备一下,考试时才有素材。想要看网课的话,推荐宋逸轩的完形填空、七选五、翻译;李旭舅舅或唐迟老师的阅读理解,不需要报名他们的课,这些网课资源B站上都有。
: q1 P& i( g) d7 y8 k3 } ; Y m9 x3 I# w6 ^0 X
4 h0 @5 p! d5 m: z, E' ^+ Y! ]
3.数学二
; q% }9 K- j2 { ) F$ Q) [, c# X! ]& a' D/ ^6 M
3 x* V5 t1 t# ^; U4 q# W6 `
数学是要花最多时间去复习的一门课,没有之一。考地大的这个专业重心就是在数学和专业课上,而专业课又不难,所以数学尽管花时间去学吧。你一定会问数学用什么书,任何一个老师的书用好了都是可以的,比较有名的有李永乐、张宇、汤家凤。 ' `% \' `$ ~+ ~1 z+ O" ]9 v! B
9 K6 c( V1 P. y( Q
/ N o$ \2 O# w P+ c, E2 ? 那我还是简单介绍一下这些老师的书的特点,李永乐的书重视基础,题目难度较简单(但也是有难题的);张宇题目难度大、变化多,不建议基础薄弱的同学使用。我自己是用的李永乐的书,用了《考研数学复习全书·基础篇》《数学基础过关660题》《数学历年真题》,一定要注意的是《复习全书·基础篇》不要买那本薄的,要买那本厚的,因为薄的《复习全书》知识点题型总结不全,会给后面的学习带来麻烦,我就是踩了这个坑了。后来考前还用了李林的《考前预测4套卷》。在数学复习的强化阶段我还看了姜晓千老师的强化课,这个对我帮助很大,也推荐给学弟学妹们。姜晓千老师是李永乐团队的,他的强化课是要报名他的课才能学的,但是我们不要花这个钱,一般B站上会有他当年的网课资源,如果资源不全的话,到百度贴吧上找那种卖网课的,10多块钱就能买到他的课。他的强化课题型总结的很全面很到位,是面向考试的,而且他还会教你解题的方法和套路,帮助你提高应试技巧,把他总结的题型研究熟练,就会发现自己的水平上了一个档次。 $ E0 A S5 a2 g+ w! G5 G& V1 ~
6 z" b$ a, I8 A: [# m- R5 m. `
# K* o: T/ K4 O6 B+ d9 h: B
说一下复习的进度安排,这个也是因人而异了。建议是6月—8月把高数、线代的基础过完,就用《复习全书》,9月—11月中旬二轮复习,开启刷题模式,用《660题》和姜晓千老师的强化课,11月中旬—考前就是刷历年真题,当成模拟考试来检验自己复习的效果,也好对考试有个底。一定要重视总结各题型的做题方法,都是有套路可循的;还有要不断的重复、重复、再重复地记忆数学的基础知识点和公式,大多数人说数学不是靠背的,我想说在这种考试中数学也是要靠背的,不是背题,是背公式、背定理结论;还有要重视做历年真题,总结真题题型和套路,提高应试技巧。
3 }0 r7 V; B+ \. W
' g( K0 o# r# m0 L% W1 B $ _& U( F/ c6 B/ u
4.信号与系统 / q9 n- C/ }+ e' W8 d/ ~+ E
, b8 c. ?# c: @1 ^, N 2 N# {, H) o7 c, u2 e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电子信息专硕的考研专业课一直都是《信号与系统》,这个专业的老师出题是很简单的,不用太担心,大家的分数普遍都很高就说明了这一点。参考的书是郑君里的《信号与系统》以及地大打印店里卖的这个专业的历年期末考试题,别的就不需要了。考研的题和该专业的期末考试题题型和难度都差不多,能把期末考试题里的题目滚瓜烂熟,考研问题也不大。不过2021年考研可能是换了出题老师,出题难度比以前大了点,碰到了我没有复习过的知识点和题型,不过大部分都是复习过的。
+ o& G/ H$ O9 o0 p, D4 I
; d# S6 [ g2 `; Z & ?, S; c& \$ m ?# y) S5 D1 u
信号与系统的考试知识点范围可以到地大研究生院上找考试大纲,作为参考。专业课复习的时间可以是在10月份以后开始,也是先过基础知识点,然后再做课后习题和期末考试题,课后习题挑着做,期末考试题一定要用好。知识点要不断的重复记忆,期末考试题多刷几遍,自己总结公式、结论、题型,反复去看。大家如果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辅导班,比如新祥旭考研全科一对一私人订制VIP辅导课程,针对性强,上课时间可以灵活协商,课下还可以免费答疑解惑,对考研初复试应试备考这块的帮助是非常明显的。 2 J* Z. w" c! h
) Y8 ^; y p! q3 P ]# P( n+ [ / r8 x" w# w3 C
三、复试准备经验 $ ]$ o: [$ E$ Q% @
3 |5 u9 E! S. k& t
* R, ?) \ n! r" w. } 关于复试分数线和录取比例在前面已经说过了,这里重点说一下复试的具体细节。 8 @ B0 p% b& ~
+ j& I8 B/ P8 r2 n* t+ @9 a
! `6 U3 N, a; x1 b 该专业的复试也是比较水的,你细品21个人只刷1个人说明了什么?疫情之前呢,复试是有笔试和面试的,疫情之后,也就是2020年和2021年就都是线上了,线上那就更水了。 - @ P( R8 v$ D* H
) a& ^/ R3 {" D1 g
( P4 j. G1 t+ R0 x
先简单说一下线下复试,笔试考《单片机原理》,也就是考51单片机,不过因为我也没有经历过线下复试,我就没有发言权了。线上复试的形式呢,就是在复试的两天前给你发一个PDF文件,里面有5道开放性的专业题目——一般都是设计题——让你从中选择一道题目写一个小论文,要求2天之内写完,并把这个报告交上去。然后做一个PPT,复试的时候根据PPT讲一下你的设计。复试第一个环节是英文面试,让你用英文做一段自我介绍,然后老师用英文提问问题,这里你就算听不懂老师的问题,答非所问了问题也不大,老师不会为难你。然后就是讲你的PPT了,讲完PPT老师就开始提问专业问题,这问题是根据你的PPT提问的,不会很难,就算答错了或者答不上来问题也不大,我就有答错了的情况。最后老师会问你一些生活上的问题,比如将来的打算呀、为什么考研呀,这个放轻松就可以了。
2 Q# @) v" u* s+ ~
% w8 \- T' d$ w# @+ o" Y* z % Z% y! k5 J! R N- k3 o
着重说一下小论文题目,这5道题里面跟单片机相关的那道题目是比较简单的,其它的题目你会就不难,有设计电路的题、跟放大器有关的题、跟仪器有关的题,一定要根据你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题目。写这个小论文的时候是可以上网查资料的,这个专业的老师说过,这种复试形式考验的就是你短时间内查资料写报告的能力。这个论文只要尽力去写了,一般不会有问题,除非你的考研初试成绩是在倒数第一,一般不需要太担心,这是我们上岸的同学的一致感受。
4 O& @! y% `1 N) _! c
5 i$ ^, r `* I# f1 E
6 v, M: b4 O7 a6 o) u0 k 复试的参考书籍是《单片机原理》《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如果要准备复试的话,就学一下51单片机和模电,我其实就学了一下51,其它的都没有准备。 9 J0 R: w- W, Q* ^
& ]! O8 c5 _4 \% E0 |8 X # c8 E" t' `# \4 D: I+ `2 S& X
四、给学弟学妹们的建议和鼓励 * V4 ~: a0 ^6 U+ [( }7 k6 I
' d/ [% b$ ^% r& P: J
5 R A+ k! y- R8 I( j
这里我再次强调一下,我上面分享的初试复试经验是针对地大这个专业的,并不具有普适性,而且也是我个人的经验,仅供参考。
* t( Q8 V+ x+ ^
1 [7 i( U2 ]% D : @, t0 d7 A3 p. D
最后,作为一个过来人,而且已经读研一段时间了,我想给学弟学妹们一些建议。既然选择了考研读研,那就认真准备,不要有侥幸心理。我有一些同学既没有认真准备考研,也没有找工作,毕业以后什么都没有。每年还有一些人,报名考研了,最后没有去考试,我考试时就看到考场上有些位置是空的。还有呢只要参加了考试,就一场不落地考下来,不要像我的同学一样因为前面考试发挥不好,最后一场考试不去了。 1 L( }& V2 |- l2 z, \' _) L
7 M; y" z" g$ H' q5 I
1 T. P, }% X6 V! R- c8 G 然后比较重要的一点,结合我现在的体会,还是尽量去一个比自己本科学校更好一点的学校,考研就拼一把,别怕失败。因为我现在读研了就感觉到平台很重要,一个是老师、同学和各种资源都会不一样,跟优秀的人在一起,你也容易严格要求自己,再一个,地大主要是搞地质学的,电子信息这个专业它的师资力量很不好,一些研究生的课程都不是为这个专业设计的,是跟地学有关的,这种课上了一点用都没有。还有到了研究生也是要考虑金钱的,如果你去了一个专业实力比较好的实验室或者团队,那每个月的补贴也不会太少。所以我的建议就是趁年轻,有资本,能往上拼就拼一把。
. ?* f# ^) l Q. F$ \) t - W h" l3 U. i+ F, U2 I$ S1 }1 T" r0 `/ z
& h! m8 {4 S. B3 i
考研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虽然考研也是选拔性的考试,但是就考研初试来讲它还是脱离不了应试的本质,提高应试技巧会让考研得心应手,复试就是每个学校每个专业都不一样了。
* _. S; {& h h" i/ {, d) v 2 n0 }+ [# o3 L. c0 [
: m: f! W; P) G3 E 非常感谢你能够看到这里,学长在这里祝福你能够一战成硕、金榜题名!
& N' |& k3 ?1 X. _: e
7 P3 [8 X7 g: X( u ? 2 B8 E; I* R+ B3 Z: |
# e* d* a, J- o7 @, _
; Z# o$ n% c# ?' p
7 j8 b# U3 q$ C0 K 举报/反馈 9 Y* b2 C0 N# S: _- G4 O. @1 A! x
; h, k( u8 g3 ]5 P% C. \( k# X3 c3 {0 t0 ~* B4 T; U
2 G8 b, A0 A: ^+ ~2 V
: V- r" R0 D" [( D) ]
. z8 i$ C4 z3 |8 ^& W s" 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