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 X3 A! o3 q . |% ~* c! B; M A0 h
一、关于择校和定专业
/ B* O( _' C9 b% J z
9 O: ]5 R7 [# Y; r& f3 F % {8 `5 E- M/ z& L0 W" g! y
我当初之所以选择中国海洋大学是因为学校地理位置好、教学资源优质、师资力量雄厚,再者中海洋是一所985/211高校,日后的发展空间更宽广,就业选择会更多。选择马克思主义理论这门专业课的首要原因是对跨考生比较友好,不歧视本科出身,相较公平,专业课只有两本参考书,背起来相对容易,但是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个专业背背就能拿高分,其实不然,近年来中海洋不再是单一的背诵就得高分的形式了,更注重考生对于原理、时政、材料的分析与理解,因此在不懈背书的基础之上,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对待书本知识有更全面深刻的理解才是制胜关键。 , L! n ^. L- x% X5 x' z
; d. v% y! F: r; R/ D- l2 r E
# V! N( s' t6 p 关于近几年的考研情况,21年考研复试分数线360,最高分390+,录取十四人左右,报录比大概是1: 20;22年分数线397,最高分425,录取十三人,报名300人左右,所以报录比将近1: 30。由这两年数据相比,报名人数增多了,竞争还是十分激烈的,要成功上岸,就要比他人付出更多努力。单看复试线,提升了近四十分,我个人认为今年咱们院判卷是没怎么压分的,因为我在考场预估的成绩和真实成绩基本吻合,所以你只要下功夫好好背好好作答还是很友好的,而且大家的能力和水平也是不断提升的,所以说分数线才被抬高。所以说不要害怕分数线高就望而却步,只要你够努力,录取的人为什么不是你? 9 m# t+ a; M4 i. i1 {0 @9 Z+ m3 @- `
8 N B- \/ ~+ L' l1 L' @ ' g" ]5 K; Q) T+ s6 c0 \. t0 u
二、初试经验
2 x. T6 v$ v/ S) t; f6 E9 C
: s0 |5 l# Z1 J ! I* }' U( ]# `% \7 L& e
考研英语:咱们考的是英语一,难度相较于英语二会大一点。从一开始备考我就十分强调单词词汇量以及语法是基础,是重中之重,只有词汇量广博、基础语法掌握了你才能更好地进行阅读理解,进行长难句分析,如果地基打得不好,不仅学习难度大,掌握不牢靠,会导致后期学习压力十分之大。所以说每天背诵单词书或者单词APP,必须每天风雨无阻,反复强化。单词基础好了你就可以开始语法和长难句的学习,网络上比较大火的老师大家可以按照自己喜好进行选择,内容都是大差不差的,就是每个老师教学风格可能不尽相同。在有一定词汇量和语法长难句知识基础上,就可以开始阅读的学习了,我个人在备考过程中看的是唐迟的阅读的逻辑,他的课你一开始云里雾里听不太懂,但你静下心来慢慢琢磨细细分析就会发现他的精妙之处,我个人认为唐迟的阅读课在你词汇量和语法打好基础之上来学习是比较合适的。还有我强调一点,前期也就是六七月份之前,不建议大家做英语真题,因为大家的水平还不够做真题,只能是被狠狠打击自信心,让自己丧失对英语的热爱,所以咱们大家在前期几个月就好好打基础,有能力了在做真题。
. _4 h. A. d/ w5 d$ D- `8 K
" e1 X: i, f, j0 n, W
) g: e" e, F5 ]: M0 @8 J 考研政治:政治不用太早,八九月份开始足以。我一开始就买了肖秀荣的全套资料,他会定期发送,大家就按照肖老发快递的进度来进行每本书的学习,前期先把精讲精练顺一遍找重点,后面做配套习题,然后买腿姐的背诵笔记每天抽出一定时间跟读跟背。到了冲刺阶段,就老老实实做肖八,背肖四就好。那时候大家的进度基本都比较一致,所以跟着大部队走就好啦。
* g5 W8 F3 Z; \' U2 N- u) u - F' X# _7 u" F8 e
6 v2 `+ x1 D. C( k8 d2 m* Q 专业课:关于两本专业课,分别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李秀林等人编著/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田克勤、李彩华等人主编/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一本马哲内容比较晦涩难懂,专业性强,逻辑较难理解,但幸运的是咱们学校马原的考试大纲罗列非常清晰,把每个部分的每个考题都清晰列明,所以说以大纲为基础,开展背诵工作,加深理解并汇入自身的见地是十分重要的。关于中国化这门专业课,要以第三版课本为重点,但也要把第二版的课本以及笔记过一遍,把课本梳理好脉络大纲之后,按照每个章节细细背诵,每一个题目都必须背到,这门课考的就是谁对课本背的更细,了解的更全面。专业课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背背背,背个十几遍二十遍,但背诵过程中也要有自己的方法,我个人是喜欢定任务,每天规定好自己背哪些章节,完成任务就开心地打勾,在这种激励与满足中背书是很快乐的。背书过程中,一开始很难背,没办法啊只能咬着牙从头背到尾,背个四五遍都没有印象很正常,到了七八遍就会对每个题的答案有初始印象了,到了十遍左右就能把每个题目的框架大概记得差不多了,十遍之上大家背起来就很快了,轮的会很快,几天就能轮一遍是很正常的。到了后期背诵任务完成比较好了,就可以采取自我检测式背诵,把两门专业课大纲考题全部列出来题目,随机抽取检查背诵来探查自己的掌握程度。我当初截止到考试前夕,背了十四五遍吧,所以说到了考场上才能融会贯通,如有神助。因此,你背诵的好坏会直接体现在你的成绩上,没有捷径,只有一遍遍背书。还有,专业课的题型一般都是简答题、材料分析题、论述题。简答题注重应试背诵,材料题注重对材料内容以及当下时政与课本理论的结合,论述题考得就比较多元开放了,要在对课本知识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理解,会结合时政啊、题干啊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围绕题目的主观性作答相对而言比较突出,最考验个人实际能力。
- \; x8 r5 R" _( m2 V! o+ s 3 I. _ l" V6 ?0 p
6 M$ m& ~5 R. S' p# X- Q
三、复试经验 # \. w$ I7 K+ `- N* g. h
" W' r, j" {' s
; x* i+ ?0 A; m4 U& S8 c
咱们马院进复试的比例一般是1:1.3-1.5,就今年而言进复试18人左右,最终录取了13人,所以说复试刷人的比例不是很大,而且还有个别年份扩招一两人的情况。复试的准备,就是按照每年的大纲进行,中国近代史就可以看考研政治近代史的内容,或者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参考书则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张耀灿等人编著/人民出版社的那一本,按照大纲背诵就好了。除了准备以上内容,复试考试很灵活,会有各种意想不到、灵活变通的考题,就需要考生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了。提高自身面试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拥有广博知识面,衣着得体,自信大方就是诀窍。 5 g+ [0 ^% E5 K1 C+ c
, V. Y1 H, @) H* R( X
- a( u: M X8 q: P# C7 r 四、建议以及鼓励
% |- _* n0 O- V/ ?1 b, o& ~" F
- S2 \& S9 G7 @2 }4 r7 b/ m0 g- U # `6 ]/ x3 u4 h0 `4 _: O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想说的是以任务和效率为导向,而不是仅仅拘泥于今天学习的时长是多少。举个例子,有些人一天学习八个小时,但有效学习时间是七个半小时,有些人早早就到图书馆了晚上十点才回去,一天十几个小时,但有效学习时间才四五个小时,长此以往,花费时间久的反而没有效率高的学习进度好。当然我不是说学习时间长了不好,而是一定要提高学习效率,事半功倍。还有就是考研期间一定要有良好的心态,不要动不动崩溃就以泪洗面,觉得自己没信心了学不动了,因为考研考得就是大家的抗压能力以及独立的学习能力,在日常学习中,一定要有自己休息放松的方式,让压力有个合适的宣泄口,不至于一直堵着你的心情难以平复。再者,身边有一起的考研的朋友、舍友,大家相互促进相互鼓励真的会让你更有信心,但前提是大家相互促进的而不是天天相互比懒,互拖后腿儿的啊。所以说,请记住,尽最大的努力,提高效率,保持良好心态,录取的人中为什么不能有你呢?最后感谢各位学弟学妹花费时间浏览我的考研经验贴,也祝愿大家一战上岸,你终硕! ; I7 {; m. ~& j) B
% {2 |, L+ g4 f4 c6 O U
) k+ k# k* p9 m1 ]' W0 l X, K6 h% `% ]; k9 d+ f7 M- X0 I8 G
6 F6 B6 T+ `* Z4 p: @
, u9 X4 m2 r) f s 举报/反馈
7 q2 f. ?- \0 Y% P9 i5 P: l/ C, ?* g ^) U( A" C8 M! u
/ g7 _$ o$ L: F7 Y+ d! B6 _6 w3 ^
& `* [- t. o2 m. x3 _
; v' E% a5 w& Y
' T- k8 }9 Y) _6 x' ['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