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篇丨海洋工程类:船舶,国之重器

[复制链接]
3 ^" k6 E+ \2 r* W! h" V

写在前面

0 T$ l0 s6 K1 ^ H0 u8 i U; ~

: @" p/ R" t9 e' n# A" }$ d

院校选择上,如果是打算在船舶专业继续深造,建议选择专业排名靠前的院校;如果是打算毕业找份不错的工作,建议优先选择名校,再考虑双一流院校。

" U" u- O2 U- c( O2 G$ A X

这一期我们介绍海洋工程类专业的院校情况。从前面的专业篇我们了解到海洋工程类专业,我国目前有对应二级学科的院校分布情况是船舶与海洋工程(35所)、海洋资源开发技术(12所)、海洋工程与技术(5所)、海洋机器人(1所)。

! E+ l. J ~! E& E+ q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在学科内部有绝对优势,我们也重点介绍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院校情况。在海洋科学类专业介绍中已经对于海洋大学和海事大学做了详细比较说明(详见:院校篇丨海洋科学类:入校就住海景房),海事大学是工科院校,前身是海运学院,主要是航海运输。这基本就等同于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设置了。

. r1 H( x9 y9 ?1 N' C V* q

因此,就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来说,海事大学比海洋大学更有学科背景和发展优势,这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上也有所体现。另外,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院校断层比较明显,在12所院校中,全国评估为A+的两所学校分别是哈尔滨工程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而这也是仅有的2所评估为A级的院校。

) Z+ T' W8 s0 Z$ A2 K/ |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主要集中在海事、工程、工业、理工、科技等工科类和综合类大学,并非海事大学就更有优势,并非双一流高校就更有优势,也并非位置好就更有优势。

M, a3 R# N0 V- F

. q( X/ a& {/ R/ @

注:整理自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

3 R) F$ Y, S: a3 i. V

哈尔滨工程大学,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所在的船舶工程学院,是哈军工海军工程系的造船科,足以可见学校雄厚的军事背景。现代发展依旧可观,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几乎囊括专业内的所有重点专业奖项,学院还有全国唯一的海洋机器人专业。学院师资水平也相当惊人,有1名工程院院士、有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长江学者青年学者、1名长江学者讲座教授,以及杰青、优青、卓青等等,全院有47名博士生导师。这可以说是同专业的“高配”。

8 C# A4 q( K6 P) Z$ S. p

同一学科评级的上海交通大学,专业设置和背景则与之有较大差别。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所在学院是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前身是铁道科。上交大作为可以媲美清北的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也是学校重点专业之一。师资更是不用说,学院有2名中国科学院院士,有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专业实验室、硬件设备更是一流,今年9月份李克强总理参观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c$ T1 l; ~' K; Y) n3 R

无论是从学校名声、师资水平、设备支持等方面来看,上海交通大学的配置都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之上;哈尔滨工程大学的优势也很明显,院系设置明确,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一枝独秀,且分数线相对低。

% J; q( T) m' E2 o& A/ F

在院校选择上,总会疑惑该选择专业排名靠前的一流学校还是选择专业排名靠后的双一流学校,这在船舶与海洋专业上可以有比较清楚的划分。

# G% B1 E' Z. K, }& ]3 ~$ v. K- Q

从院校分布上也可看出,船舶专业的受众较少,也就是专业领域内大家相互熟知的可能性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是打算在船舶专业继续深造,建议选择专业排名靠前的院校;如果是打算毕业找份不错的工作,建议优先选择名校,再考虑双一流院校。

% h/ H$ z8 |1 N$ Y0 s2 b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并没有专设的硕士点,但与其有关的硕士方向有地理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生物工程、水产养殖等。目前全国有12所学校开设这门专业,专业水平较高的是中国海洋大学和同济大学,部分学校名气不差的有河海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工业大学、大连海洋大学等。

/ f, `! `7 l7 M/ Y$ S

这个专业的发展方向也是比较宽泛,各所学校根据自己情况有所差别。比如中国海洋大学的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设于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要培养海洋生物资源、食品、药品等方面知识。

; }8 t# c8 p1 V

同济大的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海洋技术专业),设于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主要培养通晓海洋地球科学、海洋信息技术、海洋传感探测技术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和研究方法等专业知识。

# C7 w( ~ m" L6 b( g& n& A# q

河海大学的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设于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2018年新增专业,旨在培养聚焦于海岸带及近海海域的空间资源、海洋可再生能源等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规划管理、海域生态修复等知识。

: r4 v$ A2 \) ~6 M" n* y" J

可以说上述三所学校的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名称相同,但实际侧重领域差别较大。这三所学校的研究方向也基本囊括了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可以结合兴趣和未来发展计划来选择院校,其他学校根据其学校特色专业和所在学院基本也可判断其专业侧重点。

( E& r) b- T7 F: X, _

我国目前开设专业名称为海洋工程与技术的院校有5所,分别是浙江大学、浙江海洋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和海南大学,但从专业领域来说与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也有交集,未来深造方向也可向相关专业发展。

5 y. `& Z- h4 p6 s4 |! t) {

要点总结:

$ c, s3 b' G- c9 B

1.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院校等级差别较大,遥遥领先的是哈尔滨工程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

% r7 _! f! |) y1 q% P

2.哈工程和上交大无论从专业背景、师资水平、配套设置等条件来看都是专业内的“高配”,配置上上交大可能略胜一筹,但哈工程“性价比”更高;

- x8 B Z- p$ E# b: r

3.开设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的院校有12所,各所院校的侧重领域有其院校特色,如中国海洋大学偏向于海洋生物、食品类;同济大学偏向于技术开发应用;河海大学则是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类;

$ s+ @8 n! {* K$ V

4.海洋工程类专业下的二级学科中仅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有硕士点,其他专业可进行跨专业考取,还可以报考相关的生物工程、食品工程、地理相关、港口相关等专业。

. Q+ D ]0 o8 w: a0 X* R4 C

下期预告:

* t! Q5 E3 C. L) D/ a( Q

下一讲我们将介绍海洋科学类的就业。我们下一讲见。

5 [0 B) @9 P- j ' l7 R" I4 N6 A+ c y# [3 E2 a& e. d8 P1 @ r 3 `8 W9 w9 N/ w- G4 t+ B+ j9 W + R0 z2 U2 O$ x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要讲
活跃在2025-1-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