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0 N4 I+ t7 \# c! K
美通社消息: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 Quacquarelli Symonds发布第十五版亚洲地区大学排名。本次亚洲地区大学排名涉及760所高校,为历年最多,评估依据包括学术水平、毕业生就业能力、研究质量、资源优势和国际化程度。本届排名完全基于联合国M49标准,因此包含了5个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和伊朗的高校。
I+ B% z6 L6 F5 S
7 ?) X ]) O: K4 R0 @- L 历史首次,北京大学获得2023QS亚洲地区大学排名第一!新加坡国立大学未能连续第五年蝉联亚洲第一,排名下降至第二位,清华大学紧随其后排名第三。 ! |. ]. l; h8 Z# b5 \
中国大陆高校上榜数量最多,有128所;其次是印度,有118所;日本有106所院校上榜。 9 O7 D9 m+ ~% w: p8 S
尽管中国大陆顶尖高校排名上升,但是也有许多大陆高校排名下降。本排名中62%中国大陆高校排名下降,24%排名稳定,14%排名提升。有2所高校首次进入排名。
' k/ f# S: }0 I7 w6 F: O E8 x 2023QS亚洲地区大学排名:Top100中的中国大陆高校
) A1 G6 x3 @ I0 J. M0 m 2023排名 院校
% e$ j/ q7 m& O7 s- V 1 北京大学
! Q; Y w1 k( q5 \( v 3 清华大学
! v: u l4 b) \0 C8 A- F 6= 复旦大学 % z, A! w0 \ G+ ?
6= 浙江大学
* U: [+ @2 E( t, w% d3 A) Q% j 10 上海交通大学 % h( O2 K6 \* T
33 南京大学
: Z- z. ?) i, Z ] 3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Y' E2 L7 Y% X% p7 q) D2 Y
35 武汉大学
) y2 I8 {1 `; L. O: f9 ] 48 中山大学 7 d% T3 L! W7 t! Z
51 同济大学 ; h) C }6 G! G% J6 |. g R$ x
55 华中科技大学
! m: g: B4 H4 \1 X- J: D/ \ 57 北京师范大学 . E8 V- c! `+ d
58 西安交通大学 ) D7 _6 b( n0 v: A, V# m0 X. ]! a% J
59= 哈尔滨工业大学 * C* d& \& J! m7 ]0 t
65 天津大学 / `4 G& A. U5 E0 N* @% E& Z0 r* Q
75 中国人民大学 9 q% o- ?) [. }4 n
76= 南方科技大学
$ @, ~3 Y! O3 f! ? 76= 厦门大学
/ @4 F* V2 y. ?6 r+ A! g 80 中国科学院大学
6 o; U$ n3 I! g, ? 81= 上海大学
1 p) n% V2 J+ N4 L$ F 85= 山东大学 - p9 q" F; \" b0 ]
87= 吉林大学 ' i- q+ D! w' H0 D
90 华东师范大学 - Q2 h% p1 V# |0 v0 ^: p
98 南开大学 " D0 X6 v! |$ z5 t1 F9 j; n
99= 北京理工大学 5 p& s3 g2 @ ~2 t: k& a
两所中国大陆高校跻身亚洲前三,为大陆高校该排名历年来最好成绩。
* y2 k4 |# p+ x _3 O" G0 S5 c" p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在QS学术声誉指标中分列第三和第四。
) H1 l0 @8 V) Z0 r; b" P 大连大学是中国大陆高校中排名提升最多的院校,上升22位排名亚洲第132。 $ M1 ]2 U; h6 c' ?- b7 ^
中国科学院排名上升5位,位于亚洲第80名。在每位教师论文数量方面,它是亚洲地区最高产的研究机构。 $ M; |3 E1 C5 y- d# J7 }
从论文引用次数上来看,南开大学的研究成果极具影响力,在该指标中排名第7。
9 w; M" k4 T* H' a* N0 K* { 浙江大学和西安交通利物浦大学拥有大陆最国际化的教师团队,在该指标中分列第17和18名。 + m. r) F1 }, ]4 a5 M5 L9 f' }: U
暨南大学国际学生数量大陆最多,排名亚洲第19。 : N! q2 Z7 W) M( G% N
2023QS亚洲地区大学排名Top 20 8 S& h# u- W9 v& W% E( Z/ F
2023排名 院校 国家 / Q( ^5 X5 a* u" y1 u; X
1 北京大学 中国
' d5 |5 N: |. w5 O& l 2 新加坡国立大学 新加坡
8 a9 x& B! U2 }" } 3 清华大学 中国 ) N) P0 T, r# \- Y+ O, a# s& g
4 香港大学 中国
1 Q* p( f) u- ?% V2 \ 5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新加坡
+ {6 g* @ x( Y7 g 6= 复旦大学 中国 % |8 \, s5 j" I& H/ r4 I( P( c* ~0 n
6= 浙江大学 中国 - g2 h0 o, ^7 G0 q5 V
8 韩国科学技术学院 韩国 % c i$ h3 a" ~( P4 D
9 马来亚大学 马来西亚 ' e1 F8 g1 a( }+ X8 o
10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
( v/ c$ j: E% x5 K+ F9 ?9 l( s 11 东京大学 日本 : ?. ^: a# Q0 R; S; r& C
12= 香港中文大学 中国
( _! F) }: J8 v! S1 w 12= 延世大学 韩国
n( |: ^$ u( h, w7 Y 14 香港科技大学 中国
' L0 m; S" J8 y0 o4 {1 ~- ]; t; q( s 15 高丽大学 韩国 7 ]6 L- S; y' Y6 ?! d+ V
16 京都大学 日本
1 Q( C, K" g: x- x 17 首尔大学 韩国
6 E0 l) `% i. O2 ` 18 成均馆大学 韩国 " z, y d6 q% s) [3 T) W F
19 台湾大学 中国 0 `4 n9 R, j/ l
20 东京工业大学 日本 " a6 m3 @4 r8 B I ]0 l
新加坡院校八年来首次未能获得本榜第一并且称霸前三。 9 @% s) K3 A7 z5 J! M3 h0 Q% ^' f
在拥有10所以上院校进入排名的国家和地区中,韩国的前20所大学排名最为集中。其一流大学韩国科学技术学院排名第八,近五年来排名最高。 , A# Q; C* r& A) @
在学术声誉和雇主声誉指标中,日本有2所高校进入前5,东京大学在这两项指标中都名列前茅。
: A4 _4 q7 F1 W 印度在研究生产方面表现出色,有三所高校在教师论文数量方面跻身前5。
3 Z1 [5 K/ H; \* b' i$ c: V 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的研究影响力指标表现优异,都各自有2所院校进入论文引用数量前五。
0 B7 M/ g+ B2 X( F' N. _; H& I6 |$ G6 }
* ]! y3 S+ u* s& T4 c/ ?: v$ I
, G c; K I7 a' Y: f9 V
# L; z6 G" K! c5 W' ~1 b# q3 j7 j1 u
" J' e) |" Y \- V+ q
! ?6 c6 @' ~' z* _
) l$ v( ~& L9 S4 q) p- B* t* j! V& o. v" `- R! T" Z0 Q
% O2 W; K, g. s;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