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 m" j1 n, g' s / R# w" Q' n# }' E, U4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s" W3 G6 T' M) v
/ h: |. ^/ G0 Y) |0 z0 E$ L / m' }5 U$ ^9 U; H
地质学 : J" w3 N* \/ n& _: X/ F
& y; p4 Q0 u) i! a% s2 R8 y
0 N0 O$ O" H4 f- @! p% D
610高等数学 * r2 v @* L. X% P* m% r
% E* x' q% l6 @) H
7 F! k) J7 A5 z) u; @1 j 809综合地质学 9 L$ H! r. ~ I8 N& D0 p) _( k
: J7 u H2 v( Q! x1 B
4 y8 K+ F" |2 ?( x% ` 本门课程包括地球的物质组成系统、地层历史系统、构造地质系统三个部分,强调矿物学、岩石学、地史学和构造地质学内容的有机结合。 $ Y4 Q) r+ D1 {* u2 X# y# |' l
, W' P) O. S9 V8 U 5 w8 o( t# v: J# z4 l' N# `: z
题型比例:满分150分。基本概念与基本知识约占30-40%,实验、实习及其综合应用约占20%,综合分析与论述题、读图题约占40-50%。 0 k; N' o( @+ l; G+ t# L* @
& S& {- I& \" D! [- ^2 \
0 D& m6 }2 M* X5 N/ S3 R " Z& W* _6 T3 C' r7 a* J4 X6 o
8 _9 W/ m% T( L3 p6 t/ s6 ` / ~% B6 [: L& o% Q+ c9 S+ V! {
因为在本科阶段所学的知识,对于就业,我不占优势,考研可以提高我的核心竞争力,拓宽我的知识面,从而给我未来在择业方面有更多的选择和帮助。 + _6 ]' v) j& p% c
1 f% B( b7 d: B H+ E" L, D ; Y# A4 ~$ M# w& r9 d8 ^) L1 I
选择合适的专业和院校
' `/ m/ J- x `: X7 ]+ X1 n 3 Q7 v! K7 ]" D" P4 O3 }4 I
3 k$ P' \3 N* _ |1 e! S6 _; ]1 m
从本科生的视角来看、地质学能选的学校不多、除了211外再往上走除了北大南大也没基本什么更好的学校可以挑选了。所以如果铁了心要考研地质,那地大、无论北京还是武汉,都确实是一个好选择。 ) Z+ ~: w/ T5 j" K7 _
$ `) K9 ^( ]2 ~4 h
: d; h3 K: C3 P' O) p' @; m4 L 选择院校前,个人觉得主要考虑清楚两点、一个是你对公共课的强项弱项判别,比方有的学校考数二、有的考自命题、有的考英一、有的考英二,专硕学硕也是不同,虽然说现在普遍认为地大学硕专硕区别不大了,但是考的内容完全不一样,难度偏重也不同,所以要慎重思考。另一个是专业课,你个人本科的积累量是否够足,是否对口,是否适应各个学校的招生情况,结合第一点,考虑清楚然后选择。
7 d) g5 d+ Y' D1 M0 U$ r , ]) l. _1 B& P8 t, c+ W4 a2 y
* ]1 E% ^. l2 I* ?) @ 初试复习时间安排: c" ^; F F! G6 z# O0 r. R4 X
# x! j: I5 q4 [* q1 p( | i 5 ^$ i6 S, m; E1 c( T
个人觉得对于考地大而言,效率至上。 + d* T0 j" i) V) _ ?1 C% U
0 p1 C( ?* ?, S$ {# c
0 X7 [9 @( V b T& p L, n 首先,地大的考研科目,除了公共课外,数学,地质都是自命题,难度不大,范围不大,所以注意结合当年的考纲,重点突破,有的放矢。
: [( t$ t/ M$ f, f1 W7 b' M$ P. R* A) o
% z+ ?/ `* {/ Z/ o( L* W
/ D; m8 a/ x! ] D0 ^- H 全年复习时间一般认为是政治类的背诵内容要在8、9月靠近考研的阶段再去记忆,以免产生惰性,那综合地质学809也是类似,你在前半年把书过一遍,能理解的理解到位,在年末最后几个月,集中精力,加强背诵。 , B+ ^8 o7 b3 n" b' W) R
1 n. _9 L4 Z% e: P) b
- ^! a [; a' A1 ~+ j/ ?+ C; p, U
专业课公共课备考建议
/ t7 E+ P, I2 [# D4 g/ E3 f3 N + e2 }6 `0 ~# T" H* o9 }! ^/ b
) t$ y' n7 r! O8 \: Y& o4 m4 Y8 U ▌ 专业课 , G; C5 H. ^0 e, ?, _
% @: K* B) `1 U2 T7 ~ / \. L# \9 [/ e4 G
①个人复习经验
- U, A5 Q, ~( A; {* E
8 p+ F+ \7 r ^4 w
. @0 a" _( G5 J' U- v% x; A 来来回回最实在的就是一本王根厚教授主编的《综合地质学》这本书,内容都在书上,大体上的考试内容,除了理解就是些较为浅显的分类、概念等。 z. L( U1 r9 I1 x* D4 t2 A
; G$ F0 b. F( R5 c7 Z$ J+ m
+ t& i, X8 p p5 a. ]$ F 但是,由于综合地质学这门课程的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年年都在变,所以以不变应万变。 ( B9 ]- Q3 H% D) l# @/ H, }
- J6 A. J. V1 u$ n: O0 c
$ Q7 O- Z9 \! L+ ?4 M& z ②复习建议 ) G6 m1 b& k' X( Y0 i' d, W3 A/ j
- N1 U+ I3 N' T' {$ c " W; E" F$ z1 a$ A" u% N% \
全书主要分四个大内容,矿物学、岩石学、地层学和构造地质学。四个内容,构造地质学占比最大,三大岩类其次,矿物学和地层学内容最少,但是在内容排序上,占比最大的构造地质学却放在最后面,这也就是说,在学习该书的时候,要循序渐进,脚踏实地。
$ D& J1 {; n5 g6 x& K& f' L7 f
5 y+ q0 O. h9 q( ~6 j2 k9 u6 A5 P
% ^$ l# v" J [8 W' ]! \ 另外,全书内容的难度以研究生的角度来看是中等偏上的。对于初学者来说,一来个人学习经历不足、二来全书四个大方向、岩石学三个小方向,你个人的研究方向也有限,所以有时候理解是个问题。那这个就需要个人的本科积累,以及对难懂部分的多番阅读。但是较好的一面是,虽然理解有难度,但是考试的内容并不会如此深入,所以我们在多番领悟的前提下,掌握到各部分的重点,足矣。
$ z( f& W4 T( }2 W8 O* s. J3 a/ d3 U ( U r7 |; b( w. R0 B
9 f" I$ h7 h7 l9 P. u; S 同学们应该清楚明白课本里面的重难点,够列出来各重点章节的思维导图。
( _8 I: v R: b$ ^0 _ @ / s' j$ u1 V! B& k/ I: B9 e
: q# B3 Z0 U3 U6 [4 `
扣住字眼,认真审题,一字之差决定了20分的大题拉满分还是一两分,能够完全正确解答课本的课后习题。 * g; o' } v2 o, O8 {
3 H# X$ P$ Z! n9 I2 J
3 M" M/ {7 a0 G) M0 A/ X' f3 N 要清楚读图题应该怎么做,能用自己的话清楚的阐述一遍,以“先图外再图内”的原则来读图,最好是能依据地层、产状特征,把平面图恢复成空间图,正确率会大大提高。 - r6 ? v. P# \$ m8 b
' Y; R0 l0 I. c% |
) d; [5 h" v5 J9 Z+ O ③参考书单 - V; }0 `+ P+ l, Q0 p
+ l- q7 A6 }# ^# l2 M+ S/ l6 X
4 G9 v2 Q4 U2 l, M3 f' O( x2 y9 S
《综合地质学》,王根厚、王训练、余心起编,地质出版社,2017年版。
2 p! |# f6 w: y4 Y2 ?6 c
0 e$ _5 {# ?/ L
" c4 I) o R. t! P( K
) O7 V4 f5 m7 O
. w; M$ m u' W% u* a j' o 8 R6 m7 R9 x. ?! l
▌ 数学 8 b: F1 u% C: v" b" e
/ t2 j Y/ \# ]- H0 V # q# U0 U' {+ }* _* o& L; J% `
①个人复习经验 & \/ e+ W' D2 u# j {; R, [
3 H) I# G: C; J. O% ~8 l1 Y 0 w. F {; X8 _$ D; V% T
本门课程考试的内容为一元微积分学、常微分方程。题型比例:满分150分,填空题与选择题30%;解答题(包括证明)70%
% C9 L/ J( n6 V2 L8 E; g
( e Z0 @7 ^. V7 c- [
% T0 o8 l5 U' _' _ % r D q( T- Z5 d Z/ k% C
地大的数学610,在一些考研人看来就是“小菜一碟“,为什么这么讲,因为它的考试范围只考高数上、高数下两本书,那么一些考过数一数二的同学,就不在话下了。 0 K$ ?& o% R8 W) L W
: M, C. H0 R2 X( B! b
' m7 H( L/ L) u# R0 N$ y
另外,地大数学610,同理,以书本为核心,也就是地大高数名师褚宝增编的高等数学上下册,和南大的高数上下册略有区别。
/ S# ~; d2 g7 z3 Z& m9 d 0 t5 X- ^0 K# l6 N/ d
^) _2 W0 |5 v6 \ W6 ], d ②复习建议
* k* k; p }# O# j ' I! N; I8 ]- f K7 Y1 Z
+ a1 h4 X2 `5 u, h
由于和南大高数上下册略有区别,另外考试内容多注重课本,甚至会出课后原题,所以,个人建议把课本吃透,不懂的内容可以看别的网课,跟别的老师,做题啥的要把握课本内容。 # P' J0 l* d1 W& r5 X, G
0 V9 i1 \: B$ {0 ^+ b: w
) o; F/ m6 d( K# c; x2 E ③参考书目 % w3 |) W1 N( ^4 T. H
$ }* F. o; v# ^4 H0 Z7 w# y 5 l- p3 ~0 s( J) [7 @9 q
张宇考研数学36讲(18讲是二轮内容,610难度一般不会太高,根据个人学习能力mai) : I+ g! P0 L# p- l" Q3 G
- q J# P9 W+ ~# R: ?8 _- U) | . A- r; V5 E1 _- ^. D$ ^
《高等数学》,同济大学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七版; 《高等数学习题集》 ,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0 u* @4 w+ ^& r# @
8 \4 W5 f1 w, k# G
9 Z5 ]- H% B# r- j
举报/反馈 + }+ p7 M/ E& P1 y0 V* B. G- I- k
. X5 Y9 c, f% q) @- R0 f( n% j
9 ^2 \; k: L$ Q! i$ w- O$ q' b: O8 F2 \+ l* C% f
: u1 @1 E4 O( p) e' D
# g6 }# s: ]) x3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