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交付运营

[复制链接]
" [5 X( x& t0 a7 Q ^7 l1 x. e
9 B, c* L4 ]" [1 ~, Q
/ Q9 l; k+ ^; C* z" v 1 ~( A) u% h% u
/ D/ o* w8 c+ _: q
. z0 {, Q" a2 Z. L+ o R+ k

5月20日,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在中国船舶集团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交付运营,我国深远海大型养殖工船产业实现了由0到1的进阶发展。“国信1号”首创的“船载舱养”模式,使我国海洋渔业养殖从近海走向深远海。

7 O/ T' Z `1 V; X# D0 @9 ^
, M! F' T$ K8 s9 m t
) x8 m T2 ~" w5 [. _ 0 g, ~+ A( y. z8 i. t
% ~# I% _! ^' t# E; S/ s
8 x6 b- s8 o9 x! ]0 Q' I, v, I

“国信1号”总长249.9米,排水量13万吨,载重量10万吨,以“船载舱养”模式开展大黄鱼、石斑鱼、大西洋鲑等名优养殖鱼种养殖。“国信1号”共设15个养殖舱,养殖水体近9万立方米,单舱水体量超过了2个标准游泳池,年产高品质鱼类3700吨,与吉林查干湖一年的捕获量相当。其养殖舱内水体声学指标已达到甚至超过静音级科考船水平,全船2108个测点信息对15个养殖舱内水、氧、光、饲、鱼进行集中控制与实时监测。

2 \% K$ o! S" Y+ g! X* F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首席科学家谌志新表示,“国信1号”已经形成3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突破了船载舱养、水体交换、减摇制荡、减震降噪、清污防腐、智能集控等六大关键技术。

7 y; ?* h- Z% | w9 f

据了解,10万吨级的养殖工船可以有效利用深远海适宜海域进行长期游弋式养殖,躲避台风、赤潮等自然灾害,也被称为“移动的海洋牧场”。适应我国特有的大陆架地貌,“国信1号”首创的“船载舱养”模式,将养殖区域从近岸推向了深远海。

8 q7 ]+ M: p: E! ^' M; Y

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董韶光介绍说,通过有效的人工干预,“国信1号”实现了舱内水体与外界自然海水不间断强制交换,可控的封闭养殖环境,更容易隔离病源,提升养殖成活率,养殖密度是传统网箱的4—6倍,养殖周期可缩短1/4以上。“以大黄鱼为例,我国大黄鱼养殖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而完整的产业链,有“国鱼”之称。“国信一号”可以使大黄鱼在苗种繁育、加工、物流销售等各环节协同运转,成为完整的产业体系。”

) X0 }0 d0 q- D/ s
) o( N3 p5 i7 v! D8 R8 r
0 F6 h8 A( O4 f& t' W 4 E% P6 |, I5 e) S
6 B% f+ j; H* b/ n \2 t. E# F- G3 S" |
r0 e" O1 ]5 J) c# i

“国信1号”2019年12月在青岛北海造船启动建造,2022年1月出坞下水,4月30日至5月5日在黄海海域顺利完成海试,48项(套)船舶和养殖装备试验结果均达到或优于预定指标,参与试航的中国船级社、渔机所等各方专家评价超出预期。

2 c4 m9 r: a! w8 x% H

据了解,本次交船运营后,“国信1号”将在黄海千里岩、东海舟山列岛、台山列岛和南海南澎岛间开展养殖作业,预计第一批高品质工船大黄鱼将于今年秋季起捕上市。“国信1号”的姊妹船“国信2号”“国信3号”预计于2024年3月份交付使用,30万吨超大型“国信4号”已启动功能论证和总体设计,预计2023年底前启动建造。

' ~6 ^; a' l ?9 e0 f+ R4 m2 I+ i; M 0 p+ |% m. r: V' J# j; l ' {& y% x; \ h; q' L- T " S5 ~! a5 z& O+ ] ! |! V/ h5 J, O8 Y8 u( E
回复

举报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开悟余生
活跃在2025-1-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