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T! ~% o3 I 将时针回拨至2014年6月13日,十八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推动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能源体制革命。
9 _3 _$ g- e/ \ 这是我国作为世界最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为抢占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先机的奋起一跃,更由此成为全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践遵循。 ! h1 }8 M9 f; C
短短几年中,中国能源在世界的前行步伐已足够令人惊叹——在世界能源博弈日趋激烈之际,我国能源行业直面各种挑战,将清洁能源消费比重从14.5%提高到22.1%,煤炭消费比重历史性下降到60%以下,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 Q+ ?' ^5 c1 L
伟大的实践往往源自科学理论的指引,而科研从业人员的崇高理想也往往面向应用,二者之间,看起来似乎是一场“心心相印”的双向奔赴。
) C. f0 C9 w! T; k7 ?/ T “我们的终极目标一定是面向产业化,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虽然我的工作处在起步阶段,但是无数前人的先例证明,科学发展需要时间来沉淀,所以我一定会一直坚守下去。”作为年轻一代的科研从业人员,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新能源系教授、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负责人陈奇成铿锵发声。
/ f& b! ^" A1 q8 C
/ T0 }: \: Y' ?1 X7 b. K ! L6 B& t$ L1 i9 e& s7 _7 d9 f% |3 r3 K
% E4 f n# D* j ! ~) L0 C1 j% S$ j/ {8 q7 Q7 T$ K
1 g& G! j0 k( ~; o' K+ s
陈奇成 6 N1 x7 ~& r: H; c( @3 V- Q, g
躬耕不辍付春华,木铎之心待秋实 C0 T. i+ ?( R1 F8 } `& D
出生、成长于传统工业城市——吉林长春,陈奇成从小便对工业、机械等行业有着潜移默化的天然认知,机器的轰鸣之声响彻他的童年。但奇妙的是,在他的印象中,能源问题却距离他“非远非近”,“我在真正学习能源相关专业之前,其实并不清楚具体内容是什么”。怀揣一份懵懂,陈奇成在2004年收到了来自上海理工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录取通知书,春往秋至,他动身前往南方。
8 v/ m$ ]1 b1 s4 P# X9 l 初至校园,陈奇成难掩心中的激动与兴奋。但随着专业课的不断深入,他却愈发感到迷茫。区别于一些强应用型学科,动力工程专业力求探索能源转化、传输等基础原理,是强力促进工业发展坚实的理论“地基”。 . O* z7 v5 _' v3 d n
但本科时期的陈奇成对自己所在学科尚未形成系统的认知。因此,诸如“能源问题到底研究的是什么?”“它的现实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等问题逐渐开始在陈奇成的脑海中闪现,“诚恳来讲,本科时期我甚至没有意识到我未来能够走上科研的道路”。
. `! E/ z) g1 a3 S& L 虽然在学业上,陈奇成陷入了短暂的迷茫,但是在他心底却始终深埋着一个做教师的职业梦想。
' Q' d$ h7 m+ E/ n, x7 J1 r “这是我非常坚定的一件事。我特别希望能够留在学校里工作,因为这样可以不断接触年轻人,与他们的新鲜想法进行碰撞,不断爆发新的灵感。”有梦想作为指引,陈奇成决心已定:纵使学海无垠,但勤奋与坚持总是在迷途中最“保险”的方式,博闻强识永远是通往梦想最坚实的阶梯。于是,陈奇成几乎将自己全部的课余时间都倾注在图书馆与自习室之间。 % z8 y5 _8 H" R2 A$ m$ L
天道酬勤,力耕不欺,2008年,陈奇成顺利留在母校读研,续写着“求达真理”的人生篇章。“读研的3年对我至关重要,与科研的直接接触使我对研究工作有了清晰的认知,更使我树立了走上科研路的信心。”
. Y% R2 H8 p9 E- T% {; i 凭借着脚踏实地、奋楫笃学的良好品质,一个从上海到美国交流学习的机会在陈奇成攻读研究生二年级时悄然而至。而机遇背后的推手,正是他的硕士导师。
D( t( w# B7 ], z “直到现在,我依然感恩导师为我提供出访海外的机会,他甚至个人出资赞助了我当时的海外生活费用。”虽然在密苏里大学交流的时间仅有1年,但陈奇成却直言在这段经历中所获颇丰,“我觉得自己的科研视野,以及看待问题时思考的维度、全面性,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很庆幸自己没有辜负恩师的期待,同时,陈奇成也默默将此种全心付出的栽培之恩铭刻心底,并暗下决心要将无私的园丁精神做好传承。
, Q3 T" u' d1 M; D6 W 伴随着博士生涯的开启,陈奇成在上海度过的7年光阴也画上了句号。告别了魔都霓虹,跨越山海,回归北方的第一站,他驻足北京。陈奇成的2011—2014年属于华北电力大学,为“授人以渔”的梦想而继续在知识的海洋中逐风挽浪。2014年9月,陈奇成终于如愿走进了属于自己的课堂。
* h- W- N: Y5 m4 p2 H# h “实话说,在高校内同时兼顾教学和科研工作是有一定难度的。虽然我对科学探索工作充满热情和求知欲望,但我始终不会忘记,我首先是一名教师。”
( o6 X' B( V& w& M1 e* M 转眼已是陈奇成走上育人岗位的第8个年头,提起与学生相处的经验,他依旧热情不减、侃侃而谈。
& w* } _8 [9 u) T. X0 |- b+ B 在他眼中,每位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因材施教”是他永远奉为圭臬的教育理念。凭借着灵活的观念和踏实的态度,陈奇成已从讲师一步一个脚印地晋升为教授,且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正式受聘为储能科学工程专业的负责人,被赋予了更为庄重的时代责任。 ' D7 A+ x9 L- s6 S
未来,他将继续以木铎之心,滋兰树蕙,永续能源学之华章。
% m, Y/ t1 O# x, h# R6 ` 探能源学如穿井,归桑梓以济民生 * C; y8 }9 e1 U
众所周知,东三省作为传统的重工业基地,在工业形式更迭的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但这类城市始终有它独特的根基——在工程类学科的建设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3 J( M2 c4 x* ]2 {; j
于是,出于对家乡的眷恋与发展前景的考虑,陈奇成在博士毕业后选择重回故土,加入东北电力大学,以毕生所学回报桑梓。
/ _! X) b2 x& |, `- k% _ 求学时期,陈奇成的主研领域始终聚焦于对传统能源的深度利用。但是身处能源革命的浪潮之中,结合日益增长的能源消费给地球资源和环境带来的威胁越来越大,世界各国都在以更大的格局和战略思维,自觉肩负起跳出“高耗能、重污染、低效率”老路、推进能源体系革命性变革新路的共同责任。
' ^- M# E9 U3 s2 {2 i 为响应国家号召,陈奇成将目光转向了未来能源结构的主力——新能源领域。他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能源高效转化、存储与输运技术研究、多物理场下微纳尺度传热传质、自然仿生系统生物质高效转化过程中传热传质研究等,若要进一步提炼一个关键词,便是“储能”。 6 w( p' X0 j+ Z% Z7 E0 i6 r
储能是指通过介质或设备把能量存储起来,在需要时再释放的过程。“它本身不是新兴技术,但从产业角度来说却属于起步阶段”。诚然,目前我国还未达到将储能当作一个独立产业加以看待并出台专门扶持政策的程度,尤其在缺乏为储能付费机制的前提下,储能产业的商业化模式尚未成形,“但其现实意义却是十分重大的”。不久前引爆社交平台的“限电”问题,则再次佐证了陈奇成这一观点。 # J. b6 _" C& p* X5 @$ A
“没了信号灯,马路就开始拥堵,所有人都感到一片茫然。” ) H; a* a8 q3 X2 q& h( c3 x
“电梯停运,高层住户回家太难。”
* J- v. ~! r i& p. d+ M ………… , B: [4 A! ~6 W4 V/ ?
大众对于限电问题的控诉令身处科研行业的陈奇成心焦不已,“能源问题,不仅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关乎全世界人民生存发展、民生福祉的重要问题”。而关于这次限电的原因,网络上可谓是众说纷纭。但无论背后成因有多复杂,其中新能源产出的能量仍不能满足人类日常消耗,始终是业界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
" o" O9 v/ v' J( i( K* ? “究其原因,其实源于新能源的不稳定性。以太阳能为例,晴天时自然优势显著,但是一到无光照的夜晚和阴天,我们就束手无策了,其他能源诸如风能、潮汐能也都存在着此类问题”,陈奇成解释道。 * h0 G5 U) g, T2 t! g I
与此同时,一个念头也逐渐在他心中成形:如果能把良好条件下富集的太阳能与风能等能源储存起来,留到能源稀少时供给使用,就能顺利解决这个问题。
9 r3 @. B4 C+ Q! E, c$ J7 E 于是,面向国家“双碳政策”的呼吁,依托高校的资源支持,仅在2019年中,陈奇成便接连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科学基金项目“自然生物系统生物质高效转化过程仿生原理及方法——自然生物系统生物质转化过程仿生原理”与吉林省科技厅青年项目“静电驱动微纳液滴界面动力学行为形成机理及调控方法研究”,决心为能源结构的进一步调整赋能。 ; d& t! I: p0 Y& |6 J
21世纪注定是人类对生态环境集体醒悟的时代,也是全球经济发展深度变革的时代,更是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大有作为的时代。未来,陈奇成将继续致力探求如何为传统能源消耗加上“紧箍咒”,积极迎接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的统治时代。 1 J6 S. D1 G) R3 q' f
- h, q' e1 w! t, G
3 O7 K: r1 _# ^0 V/ O' ^! d' C, q5 U: _, ^
$ G' r- b- K+ \* n9 P! B- n3 d% ~8 F(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