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线暴涨15分, 音乐专业还要不要考研?

[复制链接]
2 t+ \5 x9 d/ m* Q
; K# n0 Q5 }! y: Q! s

  一家欢喜几家愁。

/ h$ Z0 V% Y+ [' A4 D( J

  2022年考研国家线已经公布,艺术类令人惊叹地提高了15分。除了极少数提前锁定升学名额的幸运者之外,更多的考生不得不奔忙于调剂和思考是否来年再战。

! z& a5 K" C+ _" {0 u# k& o

  在这个考研气氛浓烈的季节,又有不止一个大三甚至大二、大一的学生跑来问:我们应不应该考研?

2 O0 J, _2 c2 N' M9 o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情况,我当然无法判断你应不应该考研。但我知道很多学生考研不过是随波逐流,并不清楚考研、读研和毕业后的大致状况。在这里,我愿意将音乐专业考研的基本情势梳理出来,然后由大家自行判断要不要加入“考研党”。

& S8 A! G6 U4 y d0 g

  并非所有大学生都能考上研究生

8 S, |* ]8 L6 A$ `) ` s

  这个道理很浅显,但是很多人视而不见,或者被“没有考不上的研究生”这句鸡汤话俘获。我们来看一组简单的数据:2022年全国招收硕士研究生预计为110万,但是毕业大学生人数约为1020万。也就是说,大概9个大学生才能分到1个研究生名额。当然,并不是所有大学生都选择考研,那么我们再来看报考人数:2022年为457万。也就是说,平均4个考生才会有一个考生考研成功。

, L$ H% e A+ v; u9 [$ I0 Q% G) c

  但这个数字并不准确,真相更为残酷。因为,这110万研究生名额中包含了推免生,他们不用加入“考研党”。并且,越好的学校推免生的比重越大,比如清华大学的推免生差不多占到一半。

' d F0 U: u, u* f7 Z* @) J, w

  如果音乐专业每年有1万个非推免研究生名额,每年有差不多1万人报考,那么我自然建议你也报考。但是如果有五六万人报考,我只能说:你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

) {6 H: ~% @- l/ J

  361分意味着你要付出更多

3 r7 q6 C/ n6 O0 j" `; o% @

  2022年考研艺术类最低控制线是361分,在所有20个门类中高居第二。然而,众所周知,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整体来说文化课基础很差——因为高考时文化分数线很低,否则每年也不会出现占据全部高考生10%份额的百余万艺考生。

/ Z5 w6 _$ A% z2 Y

  361分,差不多意味着你的英语和政治两科要拿到100分(每科满分100分),两门专业课要拿到260分(每门满分150分)。英语和政治总共拿到100分对于大多数艺术生来说已经极为不易,而两门专业课每门要拿到130分,则意味着你不得不专门花钱找相关老师学习专业课。现在对相关老师的“专业辅导”监管很严,有没有相关老师愿意辅导你专业课?很难说。不难说的是:很多音乐类考研培训机构都涉嫌虚假宣传,宣称与相关老师有密切合作关系,其实不过是骗人骗财。

: s+ W0 D4 W1 h) b

  即便考到了361分,是不是意味着大功告成?当然不是。361只是最低线,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不见得有资格进入复试。比如,首都师范大学2020年的复试线为365分,河南大学2021年舞蹈复试线为371分。

" ^6 O# o5 [7 ^# Z$ d- Y! W* W

  高校都将学生考上研究生算为就业、视为政绩,所以会有专门的考研动员活动,生存不易的音乐考研机构更会做出各种利诱,很多大学生也因就业形势严峻而将考研当成延缓就业的出路。但是,361分的最低控制线已经明明白白告诉我们,考研这条赛道上已经人溢为患、严重“内卷”,而多数音乐专业的大学生都不属于“应试型人才”,要不要考研,先要自己掂量掂量。

& P9 h0 F" Y+ A/ [! M! m

  读研绝不等于“上岸”

* D8 f" E7 C6 t# Y' a# m) E" U

  有人将考研成功形容为“上岸”,这一点我很不理解。“上岸”代表脱离苦海、来到安定幸福的地方。但是,不考研就意味着苦海吗?读上研就意味着“安定幸福”吗?

: t0 P) I) K( o1 z9 J- i

  且不说很多音乐专业的研究生教育只是换汤不换药、和大学教育并无实质不同,且不说很多硕士生指导教师存在有心无力或无心无力的情况,也且不说单单一篇必须盲审的毕业论文就能搞得你痛不欲生……即便你顺顺利利毕业了,就等于“安定幸福”吗?将某一件事情的成功与否简单定义为“福地”和“苦海”,这种认知方式就注定一生焦虑。可以问一问,在高校任教并具有高级职称、硕士研究生指导资格的你的指导老师,觉得自己“安定幸福”吗?

$ O0 d6 u$ ^7 }# F; } \# T9 V

  何况,你毕业后绝不可能入职你的指导教师所在的高校,今后也更难拿到高级职称。千万不要想着“前面有车后面有辙顺着走就行”,以笔者的同学为例,2000年大学毕业后绝大多数进入了高校,现在怎么可能?这世界变化太快,前人走过的大道,往往是后人的绝路。相信我,高校音乐院系几乎已经对所有硕士生关上了就业的大门,硕士生即便是想进城市好一点的中小学都很有难度。

! o+ G, D- K @5 B2 R

  或许有的学生心里会想:“我是音乐专业,我可以进演艺团体啊!”但一个更为残酷的真相是:这更不现实。原来音乐院系的极少数优秀毕业生还可以进入部队文工团、省级歌舞剧院,但是现在部队文工团不仅不再新招专门的演艺人员而且还在疏散存量,大多数省级歌舞剧院要么不招人,要么招人数量极少且工资很低。

' ~* ?% ]6 F: V8 Y; C

  如不相信,你可以去了解一下所在高校的音乐表演专业硕士生的就业情况。并且,即便考研成功,等你三五年后毕业,就业情况又会比现在更为严苛。

1 N; @% I2 Y9 ~1 n2 {

  “有没有上进心”更重要

! H6 D6 B. p$ K% ]* l$ R. S

  人们往往认为考研是上进的表现,实则未必。我们至少还要考虑两个因素:所在高校的动员、考研培训机构的忽悠。我们也往往看到研究生整体来说比没有考上研的大学生表现更为出色,但这并不能与研究生教育出色等同——研究生考试具有筛选作用,也可能是筛选出来的学生整体来说更为出色而已。

% M h! N& d( y2 T9 |

  何况,就人的发展规律来说,大学毕业后走出校门进入实践领域会得到更为迅速的成长,所以国外很多学校的研究生教育会要求考生具有不少于两年的从业经验。从学校到学校、从大学生到研究生,既不利于实际社会服务能力的成长也不利于社会角色的成长。所以,哪怕一年更比一年难的就业形势迫使我认同“考研要趁早”这一说法,却依然建议大学生先进入丰富的真实世界,哪怕是从最基层做起。从幼儿园到大学,大学生已经在学校中度过了将近二十个春秋,不能再都挤在同一个“考学”的独木桥上了。

* K$ S1 c6 B3 \# V, @

  笔者绝非反对考研,而只是反对盲目考研。“要不要考研”在今天并非一个简单问题,而是复杂并沉重的结构性问题,我们必须努力回答。

d# B4 X0 C1 u2 ]% v8 ?+ W p

  而一个更具本质性的问题是:我们如何成为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我们如何利用身边的机会和资源成为一个对别人更为有用的人?在这种视野之下,考研当然可以是我们优化世界的一种路径,但也会明白这绝不是惟一路径,甚至不见得是一条适合你的有效路径。

# a. b: V. v5 Q% a W% f# U+ W

  拎得清这些,你考或不考,都是对的选择。拎不清这些,你选择考或不考,都是错。

4 |0 _/ J' h" y/ r 4 ~+ r+ I7 H' s j2 k7 v @0 J ) G5 U7 U, O; q* u8 N; w: g( R0 n4 d8 b: \( [; g+ x 3 ?8 ?. N2 Q G% i9 c ] 2 |8 G+ }. N' s# H- D5 b: K2 L2 A . A6 A- g6 ?, b { / V8 e3 e, o9 d6 c/ G$ }/ k& R 5 f; ?5 L, G) t& Y5 U8 W ! I: h! _5 D/ k' X1 ~+ j+ z7 X* }, a: \$ v$ b# d m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城市一隅
活跃在2025-1-2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