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5 @# j; k* i- O2 }
0 G! b1 _+ q1 V# J$ W" u8 H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31日讯 记者今天(8月31日)从位于青岛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获悉,继今年第4号台风“黑格比”之后,黄、东海浮标观测站的观测系统又成功获取到第8号台风“巴威”的相关实时观测数据。
' [3 U9 E+ i, H* J5 ~ % n8 p! U# j3 h+ y% r0 Y* r. e7 M- z
+ @& l2 c; e9 M9 _ “巴威”于8月22日上午8时在我国台湾近海生成,24日2时加强为台风级,并于27日8时30分前后在中朝交界附近的朝鲜平安北道沿海登陆,登陆时强度为台风级(12级, 35米/秒),登陆后受朝鲜北部等地山区地形影响,强度迅速减弱,8月27日晚20时,中央气象台对“巴威”停止编号。“巴威”是典型的北上型台风,具有强度强、降雨强度大、生命史长等特点,受其影响,中央气象台于8月26日18时发布了今年以来首个台风红色预警——也是台风预警的最高级别。
/ s4 T4 I' K! W! M! ], W, C6 K 3 u# o8 c& [$ Q9 v2 i G
+ [& Q7 }+ ~% R0 p0 u, L& G1 { b
黄、东海浮标观测站作为中国科学院近海海洋观测研究网络的核心观测体系,多年来积累了海量长序列定点观测数据,为中国近海生态系统演变机制与生态灾害防范、西太平洋环流变异及其对气候环境的影响等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在台风监测方面,黄、东海浮标观测站更是在不断地刷新台风定点实时观测的数据量,此次“巴威”台风过境期间,共计7套浮标观测系统和2套自动气象站先后获取到相关实时观测数据。 8 @7 T) F" H5 b3 F
- Z( q( f t5 ?
5 b6 _: W( h* Y( n | 位于舟山群岛南部海域的20号浮标最先捕获到“巴威”的极值数据,获取到极大风速为17.7m/s,最低气压为993.7hpa,最大波浪达到5.1m;略偏北的06号浮标紧接着获取到极大风速为23.8m/s(风力9级),最大波高达到5.7m;距离台风中心较近的花鸟岛Q02号气象站获取到极大风速为25.6m/s(风力10级),获取到最低气压为978.2hpa;随着“巴威”的北上,位于山东沿海的16号、19号浮标以及位于北黄海的长海县Q01气象站、05号浮标也先后获取到相关实测数据。这些宝贵的实时观测数据与上海海洋气象台、青岛气象局等气象部门实现合作共享,为台风路线预报和灾害的应急响应等防范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撑。 0 c; i$ Q2 z9 X; S6 w: p: g
% d9 x1 ]9 k8 C6 z# N& P
! b/ g1 T: X2 `3 J! t1 @) V + m3 |: z7 F' P) {7 E* {# N
) a2 [. ?5 Y) V1 M4 U " e, u U* E' l; T7 q
“巴威”期间东海站06号浮标获取的风速-气压曲线 a' I0 P! i) u6 d5 Y; r0 F7 M
: E* S% l% m: U5 \, L: W& z- S
( H! v# N# z0 V" M3 A
0 R( r# Q! e0 B
. u2 S' M; e# N! x- [ ' |8 t& Z! G7 C& ?) m6 p
“巴威”期间东海站06号浮标获取的风速-波高曲线 * S, a' O2 J0 C) V6 ?
9 \, I, ^/ F& c( u6 s" v) ^ ) A N& P9 C) K
闪电新闻记者 张磊 青岛报道 ) B. C# c& }& y) D3 {- y
, ?$ h$ \; l6 O+ q; U7 P/ X 2 N! W* e6 T6 h' U9 A4 v! H
举报/反馈 + \( X7 o6 h& b3 q
- n6 ~0 } ]& A. l0 `4 D g
- h% A& s: z9 k8 ~! Q7 p
2 {) j; n1 x# G8 {: d
, V. n# C2 ~( ?/ P5 ]7 S8 M- \
( G N5 k- h# `0 O(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