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黄、东海浮标观测站全程捕获9号台风“美莎克”实时数据

[复制链接]
$ O6 K; N- F! p9 U
6 s9 j' P$ H) L4 a8 D7 v' S6 w

台风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我国把南海与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按其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风速)大小划分为6个等级,其中风力达12级或以上的,统称为台风。

- }& `& k& Q4 q* \3 W4 r9 D
" T; z/ ]3 Z9 J" K
: g; a$ ]0 f, N0 I0 R

今年第9号超强台风美莎克于9月1日5时许被中央气象台升格为超强台风,逐渐转向北偏东方向移动,强度转趋减弱,于9月3日1时30分许在韩国庆尚南道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最大风力有14级(42m/s),随后其继续北上,并于9月3日13时40分许移入中国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境内。“美莎克”已导致日本18人受伤,韩国1人死亡、1人受伤;中国吉林省珲春市城区大面积停电停水,乡镇部分房屋受损。9月4日,“美莎克”(温带气旋)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境内,强度持续减弱。

. Z1 u7 C" ~& [ b! S
$ o. p$ q. e3 k; m! T6 v7 p7 w
$ [" j# d0 X8 }7 q9 l4 v2 i

我国黄、东海浮标观测站继第4号台风“黑格比”、第8号台风“巴威”后,今年第三次全程捕获再次成功捕获台风“美莎克”实时数据。7套浮标观测系统和2套自动气象站先后获取到相关实时观测数据,其中观测的极大风速为22.1m/s,最低气压为986.5hPa,最大波浪高达8.4m。这些数据的获取离不开黄、东海浮标观测站与各地气象部门加强联动密切合作、工作人员坚守岗位实时维护。相关单位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对获取到的台风数据进行分析和应用,这些珍贵的实时数据成为了台风预报、台风防范和应急响应方案制定提供了科学数据支撑。

: V5 C% {7 \( ?7 i3 `& T* F
6 P1 `1 ~" ]/ c4 I5 T! H$ _
9 i5 v5 t; S) N6 R+ Y
& K, @1 I/ Y; p. A- k
/ [4 X/ _3 h1 E/ ^: Q. R. a
2 Q' \; |, V$ |1 i; z! d

东海海洋科学综合观测浮标站

+ {% D: g S$ A0 [1 T. K4 L) K
; d3 B" Z# n- Z6 H, j' m/ W
# L6 ?1 Z7 i: ^# f7 ?) o

浮标锚泊就位于东海嵊山以东预定位置,浮标系统观测数据采集、实时发送,以及陆基数据接收站实时数据接收正常。东海海洋科学综合观测浮标站实时观测系统建成并投入运行。

9 ]0 Z) i7 D. g
- x& ^8 Q2 m6 X5 q9 a; b3 x
/ q2 i2 L! M7 Y: A, ^8 c4 k

东海海洋科学综合观测浮标为直径10m的大型综合性观测浮标。该浮标系统可以定点、长期连续的观测布放海域的气象、水文和水质参数等,所观测的数据通过CDMA、GPRS和“北斗卫星”等通信手段,按照预先设置发送时间间隔向陆基数据接收系统发送,接收系统可实时接收。为保证浮标系统的安全运行,在舟山市政府的支持下,配置了AIS船只避碰系统,纳入舟山市船舶运行安全管理系统,通过AIS系统平台,可实时了解和掌握浮标系统在位运行情况。

0 l& M3 z2 v- I X
2 a4 v' v6 m2 F N* }3 q! m7 s
- ~$ r2 l2 |) p5 [3 v0 C( i

东海海洋科学综合观测浮标系统是根据科学研究的需求,布放于舟山群岛嵊山以东海域,主要开展长江口高生产力区域海洋环境长期多参数的连续观测。通过连续实时的观测数据可以及时掌握长江口冲淡水区域的环境敏感因素;而长期的观测可以提供高质量的、长时间序列海洋动力基础资料,从而进一步深入研究东海的水文结构和环流特征及其变异规律、长江冲淡水转向的动力机制、浙江沿岸上升流、长江口区上升流、台湾暖流、海平面等的季节、年际或更长时间尺度的变化规律;揭示生物生态-化学环境变化耦合关系,以及长江冲淡水对近岸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等。

: h+ v3 X# b& O6 J' B; v
' B1 Q5 t( f( I7 a2 z* t
( @* U2 R/ t( Z2 Z6 ]5 E

浮标观测系统

3 F: T/ W* f. m4 p! k" F2 v
C9 U" D4 O$ ~+ ?, y
( ?- G, W9 [2 Q* S

海洋浮标是以锚定在海上的观测浮标为主体组成的海洋水文水质气象自动观测站。它能按规定要求长期、连续地为海洋科学研究、海上石油(气)开发、港口建设和国防建设收集所需海洋水文水质气象资料,特别是能收集到调查船难以收集的恶劣天气及海况的资料。

' }/ ]1 t* l; x% C) o" o
! u3 H" Z2 [) k
r% H$ t$ X, y: a* z

海洋监测浮标主要结构有浮体、桅杆、锚系和配重组成,功能模块主要由供电、通讯控制、传感器等构成。水上桅杆部分主要用来搭载太阳能板、气象类传感器和通讯中断等;水下部分搭载水文水质传感器,分别测量水文(波浪、还留、温盐深等参数)和水质(叶绿素、藻类、cod、以及各类溶解在海水里的相关物质浓度)等要素。各传感器产生的信号,通过仪器自动处理,由发射机定时发出,地面接收站将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就得到了人们所需的资料。有的浮标建立在离陆地很远的地方,便将信号发往卫星,再由卫星将信号传送到地面接收站。

3 ]7 O! q/ ?5 i: y
# P4 |6 L* M5 u7 b
& F8 \8 X1 I5 D9 U) ?

大多数海洋浮标是由蓄电池供电进行工作的。但由于海洋浮标远离陆地,换电池不方便,有不少海洋浮标装备太阳能蓄电设备,有的还利用波能蓄电,大大减少了换电池的次数,使海洋浮标更简便,经济。

( v$ ], f% [8 s7 n* Z- l
$ U- `8 b& C8 C& K" z# O
" H) f) Q/ n; R+ s1 d- j0 @

自动气象站

- D4 f" e' M9 v6 s* `3 L. ^9 L6 o
+ n' @4 d, g# C% l) G0 z
; ]$ S! ]* M6 i0 |- k4 M+ n7 g2 {

是在某一地区根据需要,建设的能够自动探测多个要素,无需人工干预,即可自动生成报文,定时向中心站传输探测数据的气象站,是弥补空间区域上气象探测数据空白的重要手段。由气象传感器、微电脑气象数据采集仪、电源系统、防辐射通风罩、全天候防护箱和气象观测支架、通讯模块等部分构成。能够用于对风速、风向、雨量、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强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蒸发量、大气压力等十几个气象要素进行全天候现场监测。可以通过专业配套的数据采集通讯线与计算机进行连接,将数据传输到气象计算机气象数据库中,用于统计分析和处理。

8 G4 h/ K0 I2 l$ m( ]
: T+ C3 U' w# f% x0 B' z/ \2 Q7 n
1 [% y. B% M. B* ~7 N+ ]

自动气象站的基本原理是传感器将对应气象要素的变化转换成电信号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由单片机控制的数据采集器所采集,进行线性化和定标处理,实现工程量到要素量的转换,并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经过预处理后得出各个气象要素的实时值,然后由通信模块传输到中心站的微机上。

7 j1 Z( Q5 ^) u# x3 K
* ^; b1 ]! l; j" E, H9 e7 u# M
! G2 F j9 `8 d; R; \1 D

自动气象站用于对风速、风向、雨量、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强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蒸发量、大气压力等十几个气象要素进行全天候现场监测。可以通过专业配套的数据采集通讯线与计算机进行连接,将数据传输到气象计算机气象数据库中,用于统计分析和处理。

% b! A7 U, X* S) _* T3 C' j3 u* X
6 n* x( }+ d% Z9 d0 D
8 j2 }; `8 z1 x( y% w) h

自动气象站有多种类型,其结构基本相同,主要由传感器、采集器、系统电源、通信接口及外围设备(计算机、打印机)等组成。

' B$ D; ^* _, {- B8 ~7 V! X
D+ q( k3 N7 T" l
" {- y. ]7 k6 x/ S. R

新闻来源: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6 m4 g+ R: P; b6 [9 ]3 A/ g) P8 d5 s
3 i% ~! B) o1 o" N- a0 R
: X+ [. N w$ _# H g: b
举报/反馈
; A% Q: m" O' F
0 t; r+ a2 I4 i* K6 E0 S/ {+ x# x% D$ j' @ 4 L! n7 ]( [. ~/ E1 E- \- f2 }' c; l 2 E5 }4 j( U0 w3 f8 z; r( k# x 9 l$ x9 H* a; S' Y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红色必胜
活跃在2025-1-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