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S4 ^, X' f e k0 a% r* X 2013年,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海洋环境安全保障技术积极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与“海上丝路”沿线国家开展技术合作,提供优质海洋环境公共服务产品。为此,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了“自主海洋环境安全保障技术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适用性研究”项目。该项目由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海洋一所)牵头,所长李铁刚研究员主持,自然资源部、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和生态环境部等所属10家单位共同承担。 8 K4 R# _; r) |$ M2 t' V+ r
目前,项目已顺利通过中期评估。作为海洋安全保障专项中期绩效评估亮点,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我国自主海洋环境安全保障技术在“海上丝路”沿线国家获得成功推广,为“海上丝路”沿线国家提供了海洋环境保障服务,为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贡献了“中国智慧”。
$ I5 z) K0 L5 [8 \" w 7 q r( s; _* o1 t( ~$ b6 g/ n
海洋濒危生物立体观测体系
S. H9 k' k6 D( ?2 J 8 f# F1 O8 T' E5 q
2018年12月,中国与泰国海洋科学家在安达曼海布放“白龙”浮标。 ! d) r' K* \' `' ], L6 y6 h
$ d6 ]# i/ q; u, Z* e3 X" n 西印度洋海洋环境预报系统的海流实时预报结果 (由FIOCOM提供数据支撑)
! t: }3 Z4 m3 {1 N 9 `5 q& J' k7 U& H! j& c" G2 `
“海丝路”海洋经济合作指数和评价因子分值变化趋势
; J$ `& l0 Z9 p8 t3 q+ y/ ]' U% Z
4 _0 y5 q( [$ p 2018年中—马海洋多学科观测技术培训班 . z2 g# F* n, H" _- a: R9 Q- \2 O4 y, @
据了解,项目通过设置西太平洋、东南亚、南亚、东印度洋、西印度洋等5个技术推广试验区,实现了自主海洋监测、海洋环境预报、海洋生态保护技术的示范推广应用,为“海上丝路”沿线国家海洋环境安全保障贡献了“中国技术”和“中国方案”。 6 D/ c+ _ D/ x/ n* k2 [6 j* M- J
自主海洋观测监测技术装备服务“海上丝路”沿线国家 ! x- N! Z1 h% }* x6 ~4 i! e7 Z
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开展和深入,我国及沿线各国对于“海上丝路”海洋环境安全保障的需求日益增强。安达曼海和泰国湾以马六甲海峡相连。虽然是位于同一纬度的两个相邻边缘海,并且同受南亚季风影响,但因各自地理特征和所处海洋环境的不同,其典型海洋动力过程、生物和生态系统、天气和气候等差异十分显著。此外,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两个海域海洋灾害频发,海洋与海岸带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给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因此,对安达曼海和泰国湾海洋环境进行系统和有效的监测,已成为该地区各国的迫切需求。 ! K3 S8 S y2 r1 f! r6 N. w
安达曼海因受安达曼群岛和尼科巴群岛的阻隔作用,及当地独特的海气相互作用等因素影响,其海洋环境与其所处的印度洋孟加拉湾有着显著不同,其一大特点就是上层海洋层化强烈。受来自海盆西侧岛屿间的海坎与潮流相互作用影响,安达曼海内波频发并伴随强烈的海水混合,对该海域的生态系统、特别是珊瑚礁有着重大影响。 ' m( s4 u7 h$ s e4 i3 ]8 [
为实时精准把握内波的生消及变化,2018年12月,海洋一所联合泰国普吉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在安达曼海中部联合布放了一套自主研发的“白龙”浮标,并针对密度跃层和内波的特点对浮标的传感器类型、所在深度、采样频率等做了优化设置。该浮标于2019年11月顺利回收,获取了近一年水文、气象要素的实时、连续、高分辨率观测资料。“白龙”浮标的布放,填补了该海域其他海洋观测手段的多个“短板”,破解了以往该海域卫星观测仅限于海表面各要素、潜标数据不能实时回传、断面观测在时间上不连续等问题。
( U* a8 \- u. ?& R “白龙”浮标是海洋一所在引进、消化和吸收国际先进海洋观测浮标技术基础上,经过数年攻坚克难,反复测试、改进而研制成功的我国首套7000米级的深海气候观测浮标。该浮标是我国第一个面向深海大洋开展业务化气候观测的综合系统,它不仅可以同时观测海表气象要素和长、短波辐射通量,还可以通过感应耦合传输技术实时采集海洋上层700米水文参数,并通过卫星实时向岸站发送观测数据进行全球共享。2010年起,已成功布放于热带印度洋、南海和黄海等海域,获取了大量重要海洋和气象现场观测数据。 ( f2 z" Q! K* G0 e' F
“白龙”浮标与其他海洋观测手段的有机结合,使得安达曼海观测网真正成为了一个综合、立体、实时的海洋观测网,实现了对包括内波在内的关键海洋动力过程和海气相互作用现象的有效监测,为该区域海洋生态保护、海洋防灾减灾等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6 b/ O4 `. d# v6 l) y) N7 S
与安达曼海不同,泰国湾水深较浅,平均水深仅45米左右,最深处约85米,水深远小于“白龙”浮标的设计水深。为了能将“白龙”浮标用于该海域的水文和气象观测,研发人员针对该海域特点,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浮标标体和锚系的改造,并在黄海完成了海上测试,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 P% E3 Z9 V. b/ n; i" n
2018年6月,海洋一所联合马来西亚的马来亚大学和登嘉楼大学在泰国湾南侧、马来半岛东部海域布放了该浮标,并于2019年4月进行了常规维护。 ; N+ y* b" u( T: X5 ]7 J g- |# B
截至目前,该浮标运行状况良好,已获取了21个月的海洋水文和气象实时观测数据,是该海域首个时间序列最长、海面气象和海洋动力参数最全的定点现场观测资料。
( A& Q0 g: z4 J8 S' E 2019年1月3日,南海南部海域形成的热带风暴“帕布”在西移过程中经过浮标邻近海域。浮标完整记录了该热带风暴经过时各海面气象要素和全水深水文要素的变化过程,首次全方位揭示了热带风暴影响下的大气变化及海洋响应特征和规律,为该海域海洋动力环境、气象和区域气候变化的研究及预测提供了珍贵的现场观测数据。 6 Y0 B( r# \7 d
“白龙”浮标在安达曼海和泰国湾海洋立体观测网中的成功应用,展现了我国该自主海洋观测系统在“海上丝路”沿线国家的适用性和可靠性,也展示了其在“海上丝路”环境安全保障、海洋生态保护、海洋防灾减灾等领域中的广阔应用前景。 5 d# p! o {& v" k1 f
海岸带生态环境脆弱性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海岸带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 $ {' k$ x5 @; G$ w. q# V/ A
20世纪50年代以来,泰国海岸地区,尤其是位于泰国湾北部的曼谷及周边地区,人口和工业经历了高速增长,导致地下水严重超采。特别是深井开采量,远远超过海岸带环境安全线。地下水过度开采引起地下水位迅速下降,淡水压力减少,导致曼谷浅层含水层海水倒灌,被附近海域的海水污染。同时,由于泰国海岸带地势低平,受海平面变化影响极为敏感,地下水超采和海平面上升导致的海水入侵已成为泰国海岸带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9 i$ m6 C5 ?6 r) }9 t9 V& k
2017年7月,项目组在中泰两国政府共同设立的“中泰气候与海洋生态系统联合实验室”的支持下,在泰国海岸带开展了系统的环境调查工作,初步探明泰国海水入侵面积约940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泰国湾北岸和西岸,包括海水沿含水层入侵和海水沿河流上溯两种入侵模式,其中在泰国湾北岸的曼谷地区海水入侵最为严重。 ' ?5 S! O; G `5 V
针对泰国海水入侵现状分布,项目组在现有海水入侵监测技术基础上优化设计数据采集、存储、传送、电源管理等多个模块,自主研发了多参数海水入侵自动监测设备,实现海水入侵原位在线监测与数据实时传输。选择泰国湾北岸曼谷地区,东岸芭提雅地区以及安达曼海的普吉地区作为典型区域,由泰方负责提供场地,海洋一所等中方单位负责提供技术、设备与人员培训,双方共同完成泰国海岸带首个海水入侵与土壤盐渍化自动监测站点建设。 ' U/ F3 b6 M4 d; P
截至2020年3月,海水入侵自动监测设备已连续运行近1年,共获取26000组海水入侵原位在线监测数据。
# ?' k" Q8 c" c2 f0 [0 n 为进一步研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泰国海岸带影响机制,项目组建立了泰国海岸带智能监测预警软件平台,对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等海岸带生态脆弱性的主要胁迫因子智能监测预警提供了数据和技术支持。平台基于高分辨率的实时监测数据,通过神经网络与小波分析混合建模的方式,建立了基于数据驱动的海水入侵实时预测模型,有效预报了海水入侵在海平面波动、降雨量变化和地下水开采等因素影响下的变化规律。 $ e% u( B: Z1 z7 t! R
监测预警成果为泰国提供了海岸带环境监测预警公共服务,有助于我国海岸带地质灾害智能监测预警技术的发展。 5 x! w6 w# S" A6 `" a; q( ^# ]
亚洲—非洲季风系统是影响印度洋地区和我国汛期气候的主要驱动力,在非洲—亚洲季风关键通道海域开展现场监测对于了解局地海洋气候状况、提供高质量海洋气候预测预报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8 \ `5 Z0 p- z. R- }6 C 20世纪以来,国际社会逐渐加大对热带印度洋海洋气候观测的投入,并逐步建立起以RAMA浮标观测阵列为代表的国际印度洋海洋观测系统。但是,印度洋观测系统存在严重的空间分布不均匀、关键海域欠采样等问题。与观测相对较多的东印度洋比较,热带西印度洋目前的海洋气候监测能力严重缺乏,极大阻碍了人类对印度洋整体环境的认知和对关键区域的海洋气候要素准确预测预报。
, S: d1 Z; F6 F1 w$ ~$ g) C7 B& F 在项目支持下,我国科学家突破了一系列技术难点,与肯尼亚科学家务实合作,成功布放了我国在赤道西印度洋海区的首套实时剖面浮标系统——“白龙”浮标,填补了热带西印度洋海洋气候监测领域的国际空白。 6 _6 N2 l! ~; h/ o/ ?
2017年9月,接到任务的项目组成员即刻启动了针对西印度洋海洋气候环境监测的浮标适应性改造。基于已定型并成功开展业务化监测的深海型“白龙”浮标系统,项目组针对东非近岸独特的海洋环境状况,对浮标系统进行了结构调整和优化,争分夺秒对浮标系统进行测试和改进。
* C9 S- x- P4 m$ g) f, v% P 2019年1月,项目组成员携带改进后的“白龙”浮标系统抵达肯尼亚港口城市蒙巴萨,与肯尼亚科学家一起开展了首次浮标系统布放前的现场调试,并计划于2019年1月16日搭载肯尼亚科考船出海进行现场布放作业。2019年1月15日,肯尼亚突发恐怖袭击事件,该国安全形势急转直下。为保障全体调查队员的人身安全,调查队在最后关头终止了此次浮标布放作业,并于次日紧急回国。 4 {$ |/ _) D; t: N I
首次中—肯联合海洋调查工作因遇到了意想不到的挫折而不得不按下了“暂停键”。但是,调查队员胸中憋着一口气,一定要尽早实现我国浮标系统在西印度洋的首秀。 & a* ]6 z3 j; q+ q9 x% F
肯尼亚国内安全形势好转后,项目组成员于2019年8月20日再赴肯尼亚,为即将到来的联合调查航次进行最后的系统组装与测试。
( d8 p: G9 Z/ n& @& P1 [ 2019年8月30日~9月3日,中方调查队员与肯尼亚科研机构人员共同乘坐肯方科考船,在赤道西印度洋的东非海域顺利开展了中—肯尼亚联合调查,完成了预设断面调查,并在赤道西印度洋海域成功布放 “白龙”浮标系统。
: Y+ i# P9 `' H$ R B% V3 x, }& S 本次调查为了解东非岸外区域海洋环境特征和开展相关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白龙”浮标的成功布放填补了该区域上层海洋和海表气象要素实时监测的空白,可以有效服务于东非海洋预报和防灾减灾。 8 d0 O/ s2 ]. p+ h- Y
东非地处亚—非季风系统上游,是开展印度洋海洋与气候研究的关键海区。此次联合调查是我国首次在东非近赤道海域开展浮标观测和联合断面调查,迈出了与“海上丝路”西印度洋沿岸国家海洋气候领域合作的坚实一步,有利于提高热带印度洋海洋与气候的观测和研究水平,增强海洋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本次联合考察也是第二次国际印度洋科学考察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印度洋海洋气候领域的合作研究贡献了“中国智慧”。 . u% g% o+ S, f% a5 r/ m$ U
自主海洋环境数值预报系统为印度洋沿岸国家提供海洋预报服务
- M f" g) F- r$ B8 C) ^ 印度洋国家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各国海洋观测预报能力普遍欠缺。海洋一所依托自主技术研制了涵盖西印度洋涡旋分辨率波浪-潮流-环流耦合模式,构建了海洋全要素同化系统,由全球0.1°浪—潮—流耦合海洋预报系统(FIOCOM)提供预报数据产品支撑,目前已实现了预报模式试运行。
# v, I4 h* k8 S+ v4 s: A 斯里兰卡位于热带印度洋,气候受季风控制,几乎每年雨季都发生暴雨洪涝灾害。2016年5月的暴雨洪灾共造成73人死亡,上百人失踪,约30万人无家可归。项目参研单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利用自主研发的海气耦合模式和实时观测数据,构建了斯里兰卡周边水文气象预报系统,每天进行4次整点预报,预报未来5~6日的波浪、流速、温盐、潮位、气温、气压、降雨等要素,准确预报了登陆斯里兰卡的热带风暴(TC 01B)及其产生的暴雨过程,为近120名斯里兰卡用户提供实时预报服务,为斯里兰卡海洋防灾减灾做出了贡献。 ; N- |( m8 [: S* l
东印度洋及斯里兰卡周边海域是“海上丝路”的关键海域。南海海洋研究所扩建、完善了斯里兰卡海洋环境近海观测网络,改进、推广了斯里兰卡及其周边印度洋海洋环境预报预测系统。目前,新增季风观测站点、太阳辐射观测站点、波潮观测站点、海洋环境多功能浮标站点各1个,实现了浮标观测数据的长距离实时传输。同时,项目组搭载东印度洋海洋环境调查航次开展2次海洋科学断面调查。此外,还完善了斯里兰卡及其周边印度洋海洋环境预报预测系统及在该区域开展适用性研究,每天进行整点预报,已在有关单位得到应用。 8 y9 i' `) P, U, B! T- H
该航次开展的2次海洋环境的断面观测中,应用了我国成熟可靠的船基水文气象调查技术储备和我国自主研发设计的探空仪等海气观测仪器,采用标准断面调查与船基走航观测相结合的方式,在东印度洋持续开展多学科综合断面调查与观测航次,获取了温度、盐度、海气界面参数等海洋资料,为提高东印度洋季风环流、障碍层、逆温层等对天气气候变异响应和反馈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观测数据。
8 L4 v, R7 q! D4 I" h; S 据介绍,新的观测网络将为进一步阐明亚洲季风暴发的演化过程及灾害影响机制提供研究资料,同时也为海洋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预报系统业务化运行提供第一手数据。基于现有的数值预报系统技术和已在斯里兰卡应用的海气耦合数值预报平台,针对斯里兰卡的暴雨、台风、风暴潮等灾害天气,项目组完善了斯里兰卡海域水文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向斯里兰卡和国内用户推广应用,目前已完成技术推广应用的用户调查反馈和试运行评估。 0 n" F9 M! {8 C
2019年,东印度科学考察共享航次执行期间,斯里兰卡周边水文气象预报系统及时预报了热带气旋“法尼”,该热带气旋最高强度210km/h,活跃时间正值执行航次的科考船“实验3”号船在该海域航行。该系统成功预报了这个热带气旋,帮助科考船及时调整航线,保障科学考察顺利进行。 : W3 Q9 G3 R2 I- N8 S
项目参研单位通过试验区的观测数据验证、敏感性试验、参数化方案改进等方式完善平台,加强海洋环境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及时预报和短期预测能力,提高我国自主研制的海气耦合数值预报平台在斯里兰卡海域的预测预报能力和稳定运行能力,促进预测预报结果在斯里兰卡的应用,开展天气学分析、诊断以及中尺度系统发生发展的机理研究。一系列成效得到了斯里兰卡有关部门和高校的认可,并获得一致好评。
6 v! e3 b, `) |! }6 F$ r! ? 自主海洋观测技术应用于“海上丝路”沿线国家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4 H( T. X5 s8 H l) o, A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海上丝路”沿线国家建设美丽富饶家园的共同任务,各国均关注海洋濒危生物的保护。科学有效的保护措施需要现代技术方法的有力支撑。受法律法规的约束,研究海洋濒危生物的行为和习性必须在自然环境中获取绝大多数第一手数据,很大程度上还要限于非介入式的方法。然而,动物的复杂行为和野外环境制约着获取观测数据的效率和成效。这是传统人力投入密集型观测方法面临的窘境。常规光学(目视或借助成像设备)观测直观但效率低;声学观测更有效但缺乏直观数据支持往往难以解析;海面观测相对简易,但难以避免对目标生物的扰动且效率低。这些矛盾如何化解,是项目组面临的挑战。 , i, r! a) m3 S1 p6 h
对此,项目参研单位海洋一所、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同马来西亚、泰国的海洋机构合作,提出将多种现代技术与传统方法结合,构建海洋濒危生物的综合立体观测体系,瞄准民用无人机和无人艇领域,紧紧抓住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能力特色。一方面快速推出便携易控无人机(轻型多旋翼和固定翼)在海洋濒危生物观测中的适用技术;另一方面,将国内基础较好的声学技术纳入无人艇集成为声光一体化观测技术平台。
( ~# D0 R' F8 e; x7 c3 j 无人机空中观测观察范围大、效率高、对目标动物无扰动、光学载荷升级发展迅速,加之国产轻便型民用无人机不断推陈出新,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 w7 i% ?1 {! O. C% \ 电驱轻便型无人艇静音、操控性和适航性好,对目标动物扰动小,既可以集成为声光一体化观测,还可以拓展加载相关环境传感器、采样器等,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e" D/ o9 }# B* Z! _- ^! h" i 除上述技术的选型、集成研发外,项目组还研发了声学数据、影像数据的智能识别处理软件。这一方面提高了无人机的观测效能,也提高了对无人机、无人艇大量应用获取的高通量声、像观测数据处理分析的效率。它们共同组成实现海空一体的濒危生物智能无人观测、遥测的自主技术体系。 * U- w$ A8 p/ Y: e& \9 m
目前,中国的无人机观测技术已成为“海上丝路”沿线国家合作观测海洋濒危生物的“标配”,无人艇观测技术也多次在与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合作研究中应用,成功获取了儒艮、伊河海豚等海洋濒危生物的野外分布及声、像等行为记录数据,获取了两个濒危生物种群的空间分布、迁徙和生活习性资料,有力支撑了两国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1 ^. W# o5 Y: b5 _3 Z( h, v6 j
随着经济发展,孟加拉国在海洋监测、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等方面都有迫切的发展需求。随着全球气温增高和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红树林的监测与保护显得更为重要和急迫。作为一种被海水周期性淹没的特殊森林类型,红树林有着极为重要的生态作用。对此,项目参研单位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联合海洋一所,与孟加拉国立海洋研究所、达卡大学和吉大港大学等单位合作,对该国的主要红树林保护区开展了星地联合调查,获取了第一手资料,将中国的调查技术推广应用于孟加拉国松达班红树林保护区的监测研究。 3 a: ]% e6 _8 w. t! l6 b
2019年,项目组与吉大港大学通过星地联合调查,在吉大港沿岸红树林区域获取了老鼠簕、无瓣海桑、白骨壤等红树物种及混生植被的生长参数和地物光谱数据,并采集了柱状沉积物和气体环境样品和测定参数。合作研究发现,近30年,孟加拉国红树林面积共减少约170平方千米,是自然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自然因素包括热带气旋灾害、海啸灾害、海岸侵蚀和海平面上升等,人类活动因素主要包括海岸养殖业、耕地和居民用地开发、红树林砍伐等。
! w# k- q0 U2 |% v" ]9 m 构建海洋联合观测数据共享服务系统 建立“海上丝路”经济合作评价体系
* k8 Y* v2 m5 g1 I' J6 E5 n 在双边/多边国际合作中,海洋环境数据采集与管理遵循不同的格式与标准,调查和监测设备种类繁多,涉及学科专业广泛,研究方法和手段复杂,数据政策各不相同,为“海上丝路”沿线国家联合观测数据的管理与共享服务带来困难和挑战。
+ g( F) B) v$ ^$ o9 u 在借鉴成熟、先进的数据管理制度与规范的基础上,项目组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研究适合于“海上丝路”海洋联合观测的数据管理与共享服务机制,制定了数据管理相关规定,以制度保障“海上丝路”海洋联合观测数据汇交、保管与共享服务等各个环节。
% r; j3 |% x8 }6 {/ { 面向“海上丝路”海洋环境多源、多域、多维数据管理与服务的需求,海洋一所联合航天宏图有限公司研发、建设了集数据汇聚、管理、共享和应用为一体的“海上丝路”沿线国家海洋联合观测数据共享服务系统。 ) S2 P. O( @" u* e
针对自主海洋技术应用于“海上丝路”沿线国家海洋联合观测产生的多源异构、多尺度、多时相的观测、监测、预报等数据与产品,共享服务系统实现了自动化的数据流转过程,规范了数据汇交、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管理、数据传输、数据发布和数据可视化等过程。基于网络服务技术和多维可视化技术,面向“海上丝路”沿线国家在海洋监测预报、海洋防灾减灾、海洋生态保护、海上突发事件应急等需求,实现了“海上丝路”海洋联合观测数据的分区、分级、分类共享和多维动态展示,提供高效、便捷、直观的海洋环境信息管理与共享服务。
0 n5 c" _/ K1 A: \4 t “海上丝路”沿线国家海洋联合观测数据共享服务系统由八个子系统组成,包括数据传输与获取业务子系统、数据汇交与质量控制业务子系统、数据存储业务子系统、数据库管理子系统、数据发布与共享子系统、数据可视化与产品展示子系统、应用产品综合展示门户网站子系统、移动端应用产品展示子系统。
! u2 T9 E6 e; K: h 目前,系统主体功能基本完成,正在进行部署、测试和试运行。系统已经收集并管理了约500GB“海上丝路”沿线国家海洋联合观测数据,为“海上丝路”海洋环境保障提供有效的数据服务和应用技术支撑,同时也为自主海洋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保障。 & |( Q( c# U$ m5 M! l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周边国家海洋合作指数评估报告2018》于2019年3月在科学出版社出版,该报告2019年版本《“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洋经济合作指数评估报告(2019)》成果经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批准,于2019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进行展示,吸引大量参展企业关注。 * | U9 d: c3 a; X+ s4 X: P" C
21世纪是全球化经济发展的崭新时期,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进程前所未有地加快,开放与合作成为世界经济合作的最重要方向之一。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对外开放、合作共赢的经济发展为推动世界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海洋经济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海洋经济的开放、合作与发展,对于助力全球经济繁荣、推动国际交流合作、构建我国蓝色伙伴关系网络意义重大。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准确衡量世界各国海洋经济发展水平,评估我国海洋经济合作潜力,对于实现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海洋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w$ Z/ W. a/ e* ?% A 为此,项目组开展了“海丝路”海洋经济合作指数评估工作,借鉴了国内外关于海洋经济测算和国际合作评价等领域的理论与方法,基于官方统计机构、权威国际组织、海洋经济统计调查等数据,确定指标选择原则,考虑海洋经济合作的全面性和代表性以及基础数据的可获取性,从合作政策、基础建设、贸易投资和科技交流4个方面,选取了20个指标构建“海丝路”海洋经济合作指数指标体系,力求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样本国家与我国海洋经济国际合作的合作水平和发展态势,并尝试总结一般性规律,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通过指数测度,为综合评估我国海洋经济国际合作发展情况,深化国际海洋事务参与,完善相关政策规划等提供技术支撑和咨询服务。
+ q1 c" ]$ T5 o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洋经济合作指数评估报告(2019)》全面阐述了海洋经济合作的重要意义和海洋经济合作指数的定义内涵,从原始数据分析全球海洋经济现状,测算和评估中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指数得分并对四项分指数开展分析,从地理区位、经济组织、主要国家等不同层面开展专题分析。基于以上评估结果,报告对世界海洋经济发展和合作潜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对未来全球海洋经济合作进行展望。为综合评估海洋经济合作与发展时空演变,制定和完善我国海洋经济对外合作政策提供支撑和服务。 # d9 ?! a2 @" J
加强海洋科技国际合作 积极为“海上丝路”沿线国家提供技术和人才培训 8 R% h% s# U5 w/ _
海洋技术的发展、推广离不开用户的检验与评价。项目组一方面将集成和研发的技术体系应用于国际合作研究,在应用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另一方面也注重通过培训研讨班和国际研究生培养对技术成果进行检验评价。 ! ? G$ X: k f5 A6 [! K
项目组承办了“中—马海洋多学科观测技术培训班”,来自马来西亚大学、企业和政府机构的50余名学员参加了此次培训。项目组与“海上丝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伙伴共同在印度尼西亚举办了主题为“海洋濒危生物研讨培训班:从传统到现代技术”的国际研讨培训班。培训班上,15位专家从海洋濒危生物社区调访、船基目测、拍照标记、生物信标观测、无人机观测、生物声学观测、搁浅动物救护等不同角度和尺度作了海洋濒危生物观测研究讲座,来自印尼、马来西亚、柬埔寨和孟加拉国等国家的32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和研讨。学员和授课专家普遍赞誉将无人机、生物声学和信标用于立体观测研究海洋濒危取得的成果,认同、推荐将传统技术方法与上述现代技术方法的结合,认可、支持中方将多源观测技术集成、自主研发的无人艇观测平台和简便高效的无人机观测技术。 # O4 A4 [: ^- ?0 x* X3 d! \
同时,项目研究过程中,在我国培养的外方硕士、博士研究生相继毕业。他们将利用学习、掌握的海洋环境监测、海洋环境数值模拟、海洋生态保护的原理、方法和技术,继续在所在国家从事海洋科技研究和海洋环境保障服务。 8 z5 r4 L" e+ _# [) _7 ~
/ G9 E) i; n2 B' g: f9 v7 _) J 通过上述国际培训研讨班的成功举办和“海上丝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的培养,项目取得的研发成果得到检验,证明了其技术适用性,拓展了合作伙伴网络。 9 p; P4 f H& \8 a
项目参研机构中国—斯里兰卡联合科教中心(以下简称中—斯中心),致力于推动印度洋海洋科技实质性国际合作,与斯里兰卡共建海洋科教合作机制,为“海上丝路”建设定制海洋科技人才,推动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跨界创新和融合发展,服务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中斯之间实现全方位的互联互通、多元化的合作共赢。
$ D8 h9 [; l( V+ G 中—斯中心积极推进联合奖学金计划在斯里兰卡落地生根,为斯里兰卡培养海洋科学、环境科学等方面的研究生。依托东印度洋科学考查航次,为斯里兰卡相关部门开展水文气象观测能力培训,联合开展短期的近岸科学考察航次。在斯里兰卡卢胡纳大学建立岸基气象培训室,为斯里兰卡培养气象观测、仪器使用与维护等基础性人才。这些卓有成效的合作获得了斯里兰卡的认可和支持。 3 M4 l: I$ x1 V5 L' k" q3 W( E9 I
中—斯中心作为连接中国与斯里兰卡的重要桥梁,紧密围绕“海上丝路”倡议,开展与斯里兰卡在海洋领域国际合作,致力于海洋科教平台建设。未来,中—斯中心将进一步与斯里兰卡在海洋科学技术领域开展短期互访、教育培训、科研项目、联合科考等全方位深度合作,为两国的海洋前沿技术交流提供良好的平台,推动中斯两国海洋领域的务实合作与共享共赢。 0 `" L% K6 ?8 Q7 R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对于推动海洋领域的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项目组将继续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下,为沿线国家海洋安全保障提供服务,不断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 b1 v' P( T9 k/ F- A6 w8 d4 M
来源:自然资源报
( Z% B0 q) w1 O5 d- q( F# E' i0 b! e3 }* d! w" p2 ~0 r4 t
5 }/ A) F& ^1 ]: R) y& G9 n
6 F$ ~1 [$ |% Y( j/ ?2 |2 J' @
( R0 Z: v; a* d/ Y8 H" Q$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