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T3 {2 k. X& y 原标题:我北京的朋友为了孩子上学,落户西安了,这是什么神操作? ; `4 Z$ L! w7 ^% X
- K6 [, L6 X r; J/ A
文 | 米粒妈
/ L) \ n8 M3 i6 k& c5 D& b  O ]3 S8 J5 H( u/ R
米粒妈有个前同事,这大半年经常找我诉苦。
, i0 e/ _7 e) G. ?! |; Y* ^ 她现在自己带娃在天津上学,老公在北京工作,他们当初决定去天津的时候,真是欢天喜地,把通州的房子一卖,在天津买了个学区房,感叹那真是“天选之地”。 : [5 H- s9 }# [7 G2 n
当年天津学区房还很便宜,即便是最热的和平区,两三年前也才5万一平,米粒妈有一个同事3年前卖了北京五环外回龙观(昌平区)一套房,单价还上7万了呢。
& w ]- F* k2 q( v& v3 C 而且我一直觉得天津人非常会生活,物价低、节奏慢、幸福指数高,我认识一些在天津生活的年轻人,每天下班后,一天的高潮才刚刚开启,平时人家也是养养猫、遛遛狗,开开party,那才叫“生活”,在北京苦哈哈的老母亲就只配叫“活着” - E" h f+ q2 t# p7 q/ @

/ d( M- t. Z" {* q/ T 说回前同事夫妻俩,他们原本一个山东户口,一个河南户口,都是高考大省,在北京生活了很多年,积分落户遥遥无期,前几年天津落户放开的时候,俩人赶紧就把户口落了过去,生怕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6 R6 z! D% ~4 K
把孩子从高考大省拉出来的同时,还带进了直辖市,也是一大跨越啊~俩人那段时间没事儿就盘算着以后娃是考南开还是天大 l8 x% E7 E r
大家都知道,米粒妈一直不赞成一家人长期分开生活,对孩子,对夫妻双方都不好,但天津我还是很推荐的。
% Q- q5 W. j; ?7 x6 q* G 毕竟京津高铁只要半小时,如果在北京南站附近上班,甚至通勤都完全没问题,比我那个住昌平每天来国贸上班的同事,真远不了多少
, O! o* G W6 |9 j. T6 l  % l2 N% l; M+ N, f
不过,我身边带娃去天津上学的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还真没有两口子一块儿过去的。 ' V7 V1 E) ~% t- z4 c) z: Z
大部分是爸爸在北京搬砖,妈妈在天津陪读,周末或者妈妈带娃来北京两日游,或者爸爸到天津一家团聚。
; I& b9 z9 n9 o 也有夫妻俩都留在北京工作的,周五晚上高铁回天津,日常陪娃主力是家里老人。 ; p' ]! U+ G% o& r
也有来回通勤的妈妈,孩子上下学由老人接送,妈妈只要不加班很晚,都会坚持晚上回天津陪陪孩子。 2 f& s$ \6 D4 p( R" A3 Q
但现实是,最早搬去天津的那拨家庭,刚适应好新的生活节奏,疫情来了。 6 P R" W% E$ y1 ^* B! f4 ~. }" L
一切都被打乱了。 % J; a4 W( k" l, o* B4 d; Z! m; g

; m3 q0 x% Q2 ~0 K% V# n 我前同事虽然人在天津,但做着一份北京的兼职(在家就可以工作)。 0 l4 r! w+ m. C, a( G& u2 a
她的想法是不求赚多少钱,但求别闲着,不然所有心思都在孩子身上,俩人每天大眼瞪小眼,她迟早更年期提前
9 ^& @& D( V' c V* Y( n( i8 @ 本来白天孩子上学,她时间相对充裕些,周末老公还能回去,自己带娃也没想象中那么艰难。
7 g6 ]5 Q# R" [. @2 M$ V* d+ x 但疫情之后,尤其这一年,娃就没正经上过几天课,老公更是回不去,一天两天还行,甚至一个月两个月也能忍,长期这种生活状态,她整个心态就崩了。 2 H7 { Y5 ]) u6 u
其实我前同事这种还不是最揪心的,起码孩子还在身边。
# d+ Y. O0 }9 I: S# Q0 E 米粒妈一个邻居跟我说,她表妹表妹夫在北京工作,孩子在天津上学,平时老人接送。 & [ P0 ]: c& b) @( k
能正常上学的时候还好,今年“一顿停课猛如虎”,各种居家网课,老人哪里能hold住?妈妈在北京干着急,焦虑指数蹭蹭地往上涨。
. a- H( @1 T5 e$ M. U+ J9 l3 H 以前,京津半小时的距离,现在变得遥不可及。 5 j+ v5 ~8 Y& e: D) R- P* k6 ?
邻居的表妹暑假的时候辞职了,全职去天津陪娃了。 % p6 ~. S& Y4 p' Z9 w
 1 i! ^* N. ~1 b! L1 J5 C
米粒妈一个同事在燕郊住。
$ H- P* B- H! Y0 w: B 燕郊跟北京是什么关系呢?燕郊不属于北京,却紧挨着北京。 U8 w4 }/ I6 _. O3 [( ^( ?# Z

" S& t! h! b' F( O# ^, X 同事本来上班挺方便的,大巴直通国贸,一个小时就能到(在北京,上班单程1小时真的就挺正常的) ' a' \# J9 Y% ^) z
疫情之前,很多北漂都选择在那边买房子,因为交通便利、上班方便,房价也能接受。 ! F9 E( e. x- O* r6 v
但这一年来,同事家的小区动不动就被封,刚解封呢,打开手机又发现弹chuang了,弹chuang好不容易解了,又没有交通。有好几次,同事徒步走了好久才打到车。太难了 / p3 q9 w! {- [+ m) \
 1 M" c) E, N- H7 i* S
同事说,孩子过两年要上小学了,本来还想着要不要把户口落天津去,在天津买套房,现在想想,算了,先这么着吧,走一步看一步。。。 ) d. w" u6 a' b2 X( R
这两年布局去天津上学的人明显少了。
7 r* ^) D f' N3 F/ b: k 一方面,大家都涌向天津,天津也比之前卷了,好的学区房单价直逼北京,再也不是北京郊区一套房能换天津学区房的时候了。 # @% |, ^* P- {: a8 ^2 j8 ^

0 J" U, V a, z1 l6 p' ] 另一方面,京津距离优势这两年肉眼可见地瓦解了,大部分人毫无顾忌地选择去天津是因为能保住在北京的工作,毕竟“在北京赚钱到天津花”还是很香的。 3 Q) ?! _) g `# F, ~% I
前段时间同事的老公要去天津办事,当他还在考虑回来住酒店隔离不会耽误家里孩子上学的时候,同事悠悠地说:你得先想想你能不能回来。 + b. n+ V* y# p) Z8 S8 [; A
这就扎心了,保险起见,同事老公在网上找了个跑腿代办
7 K8 i: u: r2 P4 o 北漂一族,有了孩子之后,总要考虑孩子上学的问题,这很现实,尤其从高考大省考出来的,他们知道有多难,就更不愿意让孩子去经历这种“不得已”,所以但凡有选择,很多人是不愿意回老家的。 0 x. R K3 r; b$ z* z+ K

- V% W' t- Z$ |/ e" G% o 前同事夫妻俩因为一个山东、一个河南,退无可退么,俩人开玩笑说,每次过年回老家,不管回哪一方的家,都嘱咐家里亲戚家的小孩,以后找对象,重点要看对方是哪里人,“高考高地”要多去靠拢“高考平原”、“高考洼地”,以后孩子上户口也不至于这么纠结
$ ]3 b! A- F a7 W, Y6 h# M3 ?& ` 玩笑归玩笑,当了父母,真的就会尽其所能、倾其所有为孩子筹谋未来。 " I! W& @( ~! M7 t) T" C% n
比如我一个朋友,她老公前几年把户口落到了天津,她去年把户口落到了西安,俩人在天津和西安各买了一套小房。 + F$ o6 {. u, ^
朋友说,西安现在对外地人买房、落户都很友好,她老家有两个发小也把户口落到西安了。
1 [ E7 t; p0 r 在闺蜜“抱团养老”之前,要率先实现“抱团养娃” - y& W6 D/ Y# f* g% q3 l3 K
之所以选择西安,朋友说,是因为陕西的大学很多,重点大学也很多,孩子在西安上岸的几率更大 # y- K, f: e1 G9 l5 Q$ ?. t2 o
 " V V% {6 p* j- ]9 b' f6 o; g
所以天津和西安,她双双锁定,进可攻退可守。
9 W" E* I3 Q% o& o5 T; L 太佩服这届家长了,深谋远虑 0 y+ V9 }" B8 @9 `. D2 e
当然了,朋友还没有真正去西安生活,就算未来到了那边,肯定也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毕竟背井离乡,背后靠不到老家这棵大树,又远离了生活多年的北京,没有亲戚、朋友、熟人在身边,一定是要适应很长一段时间的。 ' M2 l9 \9 R3 a. ]4 t
从孩子成长和夫妻长远关系考虑,两个人最好不分开,那双双来到陌生城市,怎么生活?工作好不好找、收入可不可观,这些都是要面对的现实。 4 [0 d0 J9 f4 C0 ?6 [& Y* Y8 e, j

- F3 h; Y' O4 ?1 p; _ 再往后,老人养老怎么办? & P. }& N( \8 |, L
咱们这届中年人,大多是独生子女,之前米粒妈写过《“我,80后独生子女,上有4老下有2小,每天在养老和鸡娃中挣扎……”》,评论区很多米粉讲了自己的困境,大家都是每天在养娃和养老的夹缝中求生存。
7 V# |9 [0 i* v S; g. k! F: X9 ] 同事陈陈说,她们三口人跟她父母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她们需要父母帮忙接送娃上下学,孩子偶尔生病在家,或者幼儿园停课居家,家里也有看娃和做饭的人。而父母年纪越来越大,肯定直接在北京养老了。 ; f: {! d* n2 l* h5 e
陈陈说,父母说过,以后孩子大了,能自己独立上下学了,他们就回老家。但看着现在已经每个月都要去医院报到的父母,陈陈不敢想几年之后的事。 ; @" I8 V; E, C& z/ } X0 W8 ^
 & n$ ?( E; e7 M3 F0 f
留在北京养老,最好的一点是,这里有足够好的医疗资源,尤其疫情这两年,老人如果在外地,来北京看病非常不方便,但身在北京就不需要有那么多顾虑。 3 T7 q: H) _4 Q W) M8 U n0 [
而在北京养老需要面对的问题呢,也很多。
& [. o0 P. ^, y; R/ W( E" {; C% e 一方面是父母“落叶归根”的观念,在北京没有老同事、老战友、老姐妹,只有全国各地聚集在一起,因为“遛娃”而结识的XX爷爷、XX奶奶、XX姥爷、XX姥姥,说不孤独,那是假的。
1 v3 t& _* T" q% v; h" U% G( u 另一方面更为关键,就是北京高昂的房价,这也是其它大城市的通病。我知道很多老人来北京带娃之后,心里堵得慌,因为他们在老家住的可是亮堂堂的大house . g% r0 R8 Y) n
娃小的时候,大家挤一挤,大人白天上班不在家,老人也能将就凑合,如果有了二胎呢?如果老大再上了小学呢?学习需要空间,玩耍需要空间,夫妻二人、家里老人,其实都需要自己的空间。 - P0 @/ z2 |+ R. T% d

. s% O: Y# L$ @' i, \3 j% S 一座城市,要吸引年轻人,很容易,你只要有足够的活力、足够的发展空间、足够的包容性、足够高的薪水,就能轻而易举留住年轻人。
$ ?. i9 ]7 a5 z 一座城市,要吸引中年人,就太难了。 # P+ \5 A8 s! C. d0 ?
教育——你要有相对好的教育资源,学校整体教育水平怎么样?升学率如何?家长圈层的教育背景好不好?氛围卷不卷?中高考上岸难度大吗?
/ {9 [& W! i) {0 j) n! v 房价——你的房价要相对平稳、合理,不能太高,但也要保证有一定的升值空间。 ( j8 x% Z; M0 s9 }
就业——赚钱机会多不多?毕竟人到中年来到一座陌生城市,上有老下有小,全家人的开销是要有保障的。 , t$ b$ F) U) E6 L. `
医疗——医疗水平如何?这是养老的关键,不是我们养老,是给父母养老!毕竟中年人还轮不到考虑自己 " @: J+ B0 a8 ^% {0 T* G
所以你说,中年人事儿是不是特别多?
' k+ l2 g+ i6 d2 P 因为考虑得太多,所以做出一个决定,没有那么容易。 ) o8 v1 E9 b8 c8 T3 K6 N
 ) U' S5 P- T! G( A7 Q
父母年纪不大、身体又好的时候,是我们最幸福的时候。 ! [' y; W/ k$ x# \" ? A
米粒妈前几天写了篇文章《啪啪打脸!当年我做得最后悔的一件事,今天却要劝你们趁早》,生娃要趁早,真的是过来人的血泪忠告,不信去文章里看看留言。 ) F y s3 j* ^# y6 L
这几年,大家都太难了,孩子上学上了个寂寞,年轻人战战兢兢保饭碗,中年人在前后左右的夹击中不敢倒下,老年人再不想给子女添麻烦终究还是要面临养老这个难题。 5 o: T Q/ Y3 p) f' ?4 F
米粒妈想说,没有什么是最好的选择,也没有什么后不后悔,我们每个阶段,都要把人生大事重新排序,因为没有“全都要”的能力和勇气,所以只能排好优先级。 ) M' K4 O: s: I) z' }
: X1 D4 Z! L; A7 d
就像买房子。
2 N' T( ^+ R- d+ F S 年轻人第一套房能买个小开间或一居室已经很不错了,这还是东挪西凑借到的首付; : o; d3 t" t, v6 _
等有了孩子,有了老人来带娃,刚好把之前的房子卖了付首付,换个小两居;
5 O( m8 {% f6 [ 到了孩子快上学的年纪,又要考虑是不是要换个区,比如从郊区换到市里?是海淀还是东西城呢?
! Y6 ]4 v, J) q" v/ y2 x. w 孩子上学的事情搞定了,又要考虑居住条件;
" s2 f/ L2 t5 ~, b/ H7 h 老人年纪大了,要养老,是给他们再置办一套房子?还是同小区再租一套?
& j) m. x5 _' B& s: J 等孩子大了,搬出去住了,我们又要考虑自己的养老……
2 ~# U5 r. i; p& N& e" a5 [; n 人生不同阶段,就像选房子,拿着有限的钱,永远选不到完美的房子,我们只能每次解决一个问题,一个当下面对的问题,一个最棘手的问题。
; @: o. y6 S0 Z6 H* G 至于下个阶段会遇到什么问题,有的时候,真的无法预料,就像3年前的今天,谁能知道这3年我们会经历什么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9 l2 F0 g" f8 B5 C! e# R$ V9 ~
5 X. N7 q l9 ^$ z, a( n 责任编辑:
* b; V: B6 P7 G- P3 R+ E- }% ?( D, k( m9 H8 f& f; N6 s; W* i
5 W* m" E9 V; k) C: j( H# f5 h9 r5 W4 T1 ^
$ z* F9 ^5 Z" _6 _5 n$ w-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