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P1 H* s: u. e% q0 p; S+ q# |
来源:【科学网】  1 X( k. E; I* l' A/ @0 J) J
封面文章 课题组供图 ( B0 b+ g# o7 c; B% a% O0 d7 u7 [
记者9月6日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获悉,该所李晓峰研究员课题组首次发现了由火山爆发激发的深海内波现象,相关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在学术期刊《海洋学报》英文版上。
9 z5 r3 ] ^4 P# X' s: r3 V 海洋内波振幅可超过二百米,传播距离可达几百公里,主要在水下生成和传播。内波传播过程中会伴随波致流,因此产生强烈的剪切力,从而对海洋生态环境、海上工程和水下航行、通讯等具有重要影响。内波通常是由于潮地相互作用和内潮演化机制等生成,并且主要在全球大陆架附近海域生成和传播。研究团队利用多源卫星图像首次发现了由太平洋汤加火山爆发而激发的深海内波。 1 S' U; m# V; w0 d7 N0 B! u) D
据介绍,汤加火山位于太平洋西南部,2022年1月15日,汤加火山爆发,向海洋和大气中释放了大量的能量,并激发了海啸。静止轨道卫星捕捉到了汤加火山的爆发全过程以及其在全球激发的大气震荡。本文利用卫星图像,发现了由汤加火山爆发而在北部Tonga岛屿附近激发的海洋内波,生成的内波波峰线长达67千米,传播速度约为1米/秒,具有典型的内波特征波长尺度。该研究表明火山爆发不仅会导致大气波动,也会在海洋中激发内波等动力过程。 ( k# S9 |+ _2 M! W, M, o3 D( Q
该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资助。
, P( o, X2 _7 t 论文相关信息: https://doi.org/10.1016/j.rse.2022.112940
) D7 F- m$ ]; ^# M- I; l
1 f) O. `7 g4 ] 本文来自【科学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3 ?. ?8 N& l! C2 [
ID:jrtt " Q3 Q$ K# m3 x
% K; J9 S1 D j4 p* J+ n0 }' H1 _# i* O
% q! \: j5 F( a/ K" R' _: f+ o8 T/ s$ [+ Z% U
$ O$ i! e( ]1 c1 [% N) E ]# H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