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q/ S- Z7 D1 B8 j
11月8日下午,在三亚凤凰岛附近海域,潜水员准备潜入海底将珊瑚苗固定在人工球形珊瑚礁上。海南日报记者 王程龙 摄 4 b+ E9 o0 r- e2 H& [ u) b6 B1 Q
海南日报三亚11月10日电(记者李艳玫)11月8日,在三亚市凤凰岛附近海域,潜水员魏德军穿戴好装备,利落地跳进大海,激起层层浪花。他不断下潜,游到距离海面大约4米的一个人造礁体处,将一株株手指粗的珊瑚幼苗,仔细地固定在礁体上,“你可别小瞧这小小的珊瑚苗,未来将长出一片‘珊瑚林’。” 1 d8 E( D" L( r- W
珊瑚礁,被誉为海底“热带雨林”。珊瑚礁的覆盖面积不到海底的千分之二,却为近30%的海洋物种提供生活环境,这使得珊瑚礁成为地球上最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之一。今年7月以来,三亚在凤凰岛、鹿回头等附近海域,陆续投放人工礁体,移植适合该海域生长的珊瑚苗种,逐步修复该海域珊瑚礁生态系统。
N! g4 n- X7 ?2 e/ e0 N 海南南海热带海洋研究所所长陈宏长期研究珊瑚培育、种植等工作。作为项目的执行方,该项目启动以来,他几乎每天“泡”在海边,火辣的阳光将他的皮肤晒得更加黝黑。他形容,种珊瑚,好比在海底“植树造林”,先培育出幼苗,在苗圃中长成“小树”,再移植到相应的海域。 , T& W* U" G% Q7 p2 q
对比陆地作业,海洋生态系统较为复杂,作业难度更大。“海上天气变化无常,为实际作业带来很多困难。这就要求研究团队在实施珊瑚礁生态修复的时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设计方案,并等待合适的天气让项目‘下海’。”陈宏说,在珊瑚成功“种”到海底后,还需要定期潜入海底检查,如果发现珊瑚出现疾病或者营养不良的情况,需要及时处置。 & Z1 _! ?8 V# x3 W) ?
据介绍,今年三亚开展三亚湾海洋生态修复工程,包括珊瑚礁修复工程、渔业资源保护工程、三亚湾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三大部分。“珊瑚礁修复工程包括对凤凰岛珊瑚礁修复区、鹿回头珊瑚礁修复区开展珊瑚礁移植工作,渔业资源保护工程主要是开展人工渔礁建设和增殖放流工作。”三亚环境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俞书华介绍。
2 ~$ l3 i/ a/ e/ M: S6 z3 H9 f 凤凰岛、鹿回头附近海域“种”珊瑚的同时,在西岛以西海域,运输船上的吊机正抓起一个个巨大的“空心魔方”,缓缓投放到海中,为海洋生物筑起“新家”。“投放人工鱼礁,相当于给鱼类盖房子,为它们提供繁殖、生长、索饵和避敌的场所。”三亚湾海洋生态修复工程相关负责人符艳虹说,项目计划建设1个110公顷人工鱼礁区,包括5个鱼礁群,预计投放人工鱼礁1350个,共计36450空立方米。截至11月10日,已投放人工鱼礁866个。
9 G4 o; m% [1 O, N; X5 n+ r* u' M8 N0 ]4 J8 W l
1 n5 N3 t, |8 q- m6 ^2 k; A+ X$ @0 i
; v+ X7 u! |3 K" c2 O
. {6 j2 P( G# Y$ J
4 Q V i2 ]3 M+ l' Z4 Y- Z5 }
5 s: ^5 g2 @7 r* W" ~! ?8 n: n% h
+ o' F4 g4 ~# C
! \, F. }; b) {% o( T$ S+ A
/ `% B* J* v6 \6 c* r# J) _& Q0 l: `4 N% C0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