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 `% J; N# I. c& i" W
% _6 ?8 g: n' R: G, g$ E
" P+ l4 x+ \& G: @! z8 ?2 I
/ j- r! k; ^- M* }
9 y, Z8 i* o. h* H* ^1 P% T) w+ T+ I
& C4 i0 k1 H. _2 r1 ?! N3 r 自2017年“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后,2020年11月,教育部公布首批3560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至此,中国高校致力于建设三个“一流”: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课程。
) H; l, C7 Y. c1 e3 A h, d: |$ P 首批一流课程共计3560门,涉及620所高校。课程分为五大类:其中线上一流课程717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327门,线下一流课程1464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868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184门。
- y: l! w; \' ?9 n! r; f ) f$ Y# o6 C4 A. R
' P- p; x+ w+ G0 {
m; n* ], n4 e" B- p( r 1 v) v% p8 B2 y
% ?& c7 P0 h1 ]9 u/ \' J
清华大学共有58门课程入选,总课程数位列第一。北京大学紧随其后,总课程数48门,排名第二。山东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都超过40门。
& N+ w% \9 M: g3 R. K 南京大学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课程共28门,与华东师大并列,排在南大前边有16所高校。 5 e$ T4 D% d% ~ v
如果细分为5大类指标,可以发现,南大在线上一流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社会实践一流课程三个方面表现理想,而在线下一流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方面还有努力空间。
5 l+ Q) `4 h# u# _, |" m/ T, I* \
1 w* a; I) r |/ v
4 T; F8 ?: v9 M+ l( H9 p
$ B: E2 H( l/ D# R0 U2 H
) ^* e+ l, |; m + y: J" n$ {; \' u
“双一流”建设高校总体表现出色。除新疆大学数字为零外,“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都有一流课程入选,总计1091门,占总数的30.6%。在课程数排名前20的22所高校中(有课程数并列情况),除暨南大学外,全部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课程数排名前50的高校中,46所为“双一流”建设高校。
) i7 ]/ t0 }# k" j' Q1 b
. C! r) q3 `! d/ A- f. ?( P
7 n% u0 U" u& b2 w+ l1 w
/ l' f3 Q: D9 k 4 D" h O2 p+ E: }' t' F
! z# x% I* x' u
线下一流课程共1464门,在首批本科一流课程中数量最多,占总数的41.1%。四川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入选数排名前五,其中四川大学共入选25门,课程量排名第一。南大只有7门入选,在前边有45所高校的一流线下课程超过8门(含8门)。
0 `6 u2 b6 b6 n: ]; [) ^ 线下一流课程集中于少部分高校。在435所高校中,入选课程低于3门的共有255所,而排名前50的高校总共入选638门课程,占总数的43.6%。 ) @2 l& k. a$ A, A' H8 o
从内容来看,线下一流课程偏理工科,而人文社科领域的课程偏少,如物理类课程就有46门。课程设置偏基础,“原理”“基础”“概论”类课程218门,像《机械设计原理》就有6门。线下课程注重实践,实验类课程也有27门,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火箭发动机专业综合实验》。思政类课程共22门,其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8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9门、《中国近代史》2门,《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修养》3门。
% p" Y2 j, K$ V# ?/ X
) @8 I5 |) x: L, j0 K' O. e; h
; G& Q" k: p! }1 O @4 _
E6 g! j. T' R; C; c
( E+ l/ R. U9 \4 a
- ^9 o* E' n( Q0 N7 e5 |7 t* A 在868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中,山东大学入选12门,位列第一。混合式一流课程分散于396所高校,平均每所高校2门。入选数低于3门的高校共283所,其中有195所高校仅入选一门。南大和北师大并列,共有8门入选,前边有3所高校超过9门(含9门),这是南大表现最好的指标。 4 I% [+ o( z: N% h2 d- F
在线上一流课程中,共有250所学校的717门课程入选,其中清华大学遥遥领先,共计34门。南大与多所大学并列,共有10门课程,而排在前边有11门(含11门)以上一流线上课程的高校有10所。在入选数量排名前二十的高校中,除华中农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外,其他均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及云南大学三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没有线上课程入选。 : e( f. @5 V5 e' u" |1 R! U& H
在717门线上一流课程中,有515门课程在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平台开设,占比71.8%。爱课程是教育部、财政部“十二五”期间启动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支持建设的高等教育课程资源共享平台,承担国家精品开放课程的建设、应用与管理工作,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个性化教学服务。 , [" b( W/ d2 N
此外,有77门课程在清华大学的线上课程平台“学堂在线”开设,除清华大学外,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澳门大学等高校皆在“学堂在线”开设课程。
4 Q6 u% |. f. M2 u4 u! ^ 教育部自2018年5月起推进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旨在适应信息化条件下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关系等发生的新变化,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 H6 F, `5 k a+ Z+ P( x 在本次公布的327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中,入选数量前二十的高校(共33所)有23所为“双一流”高校,陕西师范大学和天津大学排在最前,各有7门入选。南大只有1门入选,与多所学校并列,前边有2门(含2门)以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的高校有71所。福建师范大学作为“双非”高校,有六门课程入选,位列第二。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兰州大学以及中央民族大学等五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没有相关课程入选。
0 m2 m3 H- Q( m" b9 {
/ {' `# T! g% x 2 t' p& z3 d% F! i- Y
8 p2 W6 r- E# K, Q4 h, X- m
# O& f7 ]) \4 o) Y: Q( C
; l6 ?& I3 e0 \) [+ ^ 在327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中,经济管理类课程入选数量最多,共40门,占12.2%。此外,基础医学类、化学类、土木类以及文学类课程的入选数量都超过20门。 1 @/ c2 Q/ U9 ~" i9 x+ {8 d: `0 z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占比最少,仅有184门。其中,中国传媒大学入选课程数量最多,共4门。184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分布于161所高校,入选课程数量为1门的高校共有143所。南大和多所大学并列,共有2门入选,前边有4所高校课程超过3门(含3门),排名表现较好。其中,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未来编辑部实践课程获得社会实践一流课程。 m" _- G3 M6 B/ M% |$ g
在184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中,与创新创业相关的课程有40门,为高校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比赛提供支持。与思政类相关的课程有23门,大多是与思政类理论课程相辅相成的实践课程。另外,有10门课程主题与乡村振兴、乡村保护相关。
1 U T \* R; R) n! v: q# d+ f% u 参与申报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的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白净教授接受新潮采访,谈了她对教育部评选一流课程的看法。
2 \' ^9 t" o& f* f# i1 |- g 白老师说,三年前教育部推出高校“双一流”建设方案,废除了原985、211标签,其中一个目的是引入竞争,让更多的高校有机会通过建设优势学科,实现学科排名突破,不再让个别大学“专美”。“一流”大学和学科,除了考察科研成果,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而教学最终要落实在课程上,教育部评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目的就是要让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更加重视教书育人,把教学和科研的重要性提到同一高度。
' `3 K7 y0 s- m2 K5 G 白老师说,从这次教育部公布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总体情况来看,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涵盖面更广,共有620所大学的3560门课程获选为一流课程,远远超出“双一流”建设高校范围,让更多学校有机会通过建设一流课程,提升教育质量,提升学科和学校口碑。二是课程种类多,5大类课程,除了传统的线下课程,还包括线上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可以看出,教育部推动教育改革的决心,鼓励采用更多新型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让优质教育资源辐射更大范围。三是重视实践教学,鼓励在实践中育人,通过实践提升学生思想品德和实践能力。 . f: k2 Z7 w& f% N6 c6 m( s
白老师认为,教育部推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相信还会有第二批、第三批,这些一流课程,未来有可能成为学科评估的指标,因此,必会引起高校的格外重视。
: O( P, @3 E! @4 {, R4 i$ U: b0 L& a& Y0 X3 D
3 h: T% j K" i" Y A$ X
* T; p, N9 {3 N7 |7 x
. R& }$ R2 h) ~' T3 i4 c. T3 g3 ?
; V8 f* Q2 ` b0 c/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