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c/ N/ c8 ]* d* U' y$ c
1 v% `+ b* ?+ f' c5 D0 v7 ^1 u
在11月23日这一天发生了两件重要的事情,11月23日07:45,搭载“高分三号”02星的“长四丙”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就在同一天,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第二批101名队员乘坐“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从上海起航奔赴南极。这两件事情的联系点就在于当日发射的“高分三号”02星。 ; M/ _3 }, W" g- ?
) V8 Q; [. \8 e) a* O1 X% ] “雪龙二号”
& Y- n6 V1 A7 I: n 作为高分三号系列的第二颗卫星,为我国海洋观测、水利应用、灾害监测、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更强的信息支撑,具体应用之一就在于为“雪龙号”南极科考船探测航道冰情,提供海冰密度和厚度等重要数据。 4 |$ ]# E5 M( G3 S+ `5 K
3 ^! O. Y# s8 W7 I8 v# z 在此之前,“高分三号”01星对“雪龙”号航行情况的监测仅能做到一天1~2次成像,02星投入使用以后将与01星在太空组网探测,大大缩短重访时间,可实现单日成像3次以上,意味着同等条件下获取数据更多、速度更快,有助于提升航行路线的精准性和安全性,为“雪龙号”安全航行提供路线规划[1]。 % S2 Y" `7 y6 Y6 m
+ S& K$ n" z2 g& p. b, o
“高分三号”示意图 ! j$ g% `- k: A1 b1 r
上述“缩短重访周期”是“高分三号”02星相较于01星改进的方面之一,此外还有四大方面的改进提升:“延长成像时间”,02星延长了在海洋观测模式下单次开机工作时长,加强对破坏力巨大的海洋内波监测;“优化成像机制”,实现探测影像的地势起伏更加立体、细节呈现更加清晰、成像范围更大;增加AIS船舶定位技术,其与SAR(合成孔径雷达,卫星主设备)数据结合应用可以提高船舶识别监测精度,跟踪海上船舶的位置信息并引导对船舶成像和识别,保障海上生命安全、提高航行的安全性;增加了星上实时处理器,在特定观测模式下可以即时进行数据处理,无需数据处理中间环节,观测数据直达用户,从探测到用户拿到影像图的时间间隔由01星几小时缩短至十几分钟,大大有利于应急救援[1]。 " J8 K2 C. G: Y1 s | V/ E8 Z* c& r
$ Q4 b7 o% z- C* b, T' s ' Q+ A1 [8 j3 I( p
在遥感卫星方面,人们对于光学遥感卫星会比较熟悉,这类卫星能拍摄全球各地的高清俯视图,其中不乏众多的壮丽美景,也能拍到自己的家乡,比较能够激起民众的兴趣,谷歌卫星地图就是使用光学遥感卫星拍摄的。目前,代表民用光学遥感卫星最高水平的是worldview3,其全色成像分辨率已经达到0.3米,能够识别地面上的行人。但是,光学遥感卫星有其固有的缺陷,由于其基于可见光被动成像的属性,导致该类卫星探测无法穿透厚厚的云层,很难在夜间工作,也无法探知被森林等覆盖的区域以及地表以下浅层的情况,这些问题就需要另一类遥感卫星来解决——雷达遥感卫星。
, D. a; L* h7 x* x) i * O+ x+ a# L6 W9 {$ m$ j9 ]
“吉林一号”光学遥感卫星作品 9 C7 C. B' n* l8 u
不同于可见光的传输,雷达电磁波能够穿透云层、森林、地表进行全天候、全天时、高穿透的探测,可以在多云天气实现对地面的无障碍探测,可透过森林观察森林覆盖区域的地表情况,还可以勘察地表以下浅层区域的情况,等等,在海洋观测、水利应用、灾害监测、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应用价值是巨大的,也就无怪乎“高分三号”系列能够诞生于“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民用领域项目。
8 w7 y, X1 M' _8 A5 r7 O8 U9 K
- d8 P% @2 ]8 l" d 雷达遥感卫星拍摄的北京南站 ' U; l* z, I) Z& J
目前,在世界领域,遥感卫星除了光学遥感、红外遥感,雷达遥感已经成为另一重要支柱。为缩短对特定区域的重访周期(即提高时间分辨率),雷达遥感正在向卫星星座方向发展,可以提高对探测区域的覆盖密度。此外,多星编队协同工作也是雷达遥感卫星发展重要方向,通过多颗卫星在轨组成特定形状,构成一颗虚拟卫星和一个虚拟大天线,能以更低的成本提供同等功能和性能,实现对大型雷达遥感卫星的替代。
: X* L4 y$ c6 S $ ^: y$ {8 ^( X+ t: W# i
* g p0 I7 w ` “高分三号”02星的发射是南极科考事业的福音,有了它与01星组网,“雪龙号”科考船就拥有了更强大的千里眼,可以更安全更放心地航行。与02星处于同期研制的还有“高分三号”03星,这将是一型更加先进的雷达遥感卫星装备,期待“高分三号”三星组网形成更为强大的遥感探测能力!
; `. `' Y4 z! f/ L2 q 作者:大白高国
6 R/ {( \: x4 T& _$ n( l 本文为作者原创,@轻舟一号是文章唯一发表账号,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与作者 2 G1 _7 [7 n4 k
参考资料
$ K0 [0 y$ M# O; p {; X1 a [1]部分引自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发布 https://mp.weixin.qq.com/s/apXzOmMkwsPkuQSgagHUjA
6 X: f4 Q0 m2 y. ]! v/ r y
# [3 a O ~5 x1 |, m/ W# m( E z# _: U* b& g' u
' F" u. [& m( `/ |! @8 e4 N) ?
6 s: D* J! G4 l$ U( }" h,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