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z/ V9 X4 Q7 n 原标题:行业研究|无人船精准锁定污水排污口 让污染源无所遁形 $ O2 g2 O! K1 L. Q' ~9 V2 s
: n6 l9 y$ u$ Q% y A z1 W# T 5月16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2022年一季度全国水环境情况通报。通报指出,全国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但同时,水生态环境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依然突出。部分断面水质出现反弹,部分地区消除劣Ⅴ类工作滞后,旱季“藏污纳垢”、雨季“零存整取”等问题突出,全国水生态环境保护依然任重道远。
3 J# D5 t9 j+ L8 @3 e; ] 藏污纳垢之处,如果只是依赖用脚步实地踏勘、人工采样等传统方式,很难确保每段岸线全覆盖,真正做到“不遗漏任何一个排污口”。而且,传统排污口监督管理,需要耗费大量监测成本。
7 p% I; X% [3 D( C5 w% ` 无人船作为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的创新排查方式,大大减轻基层监测人员的工作负荷,经济型和可行性兼备,有效支撑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
% M2 ?# h% p( B c! P “高科技+笨功夫”保障排污口全面排查# Z+ y, }3 R; ]2 l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
2 Y$ _) M5 b( Y8 C, a: v9 ^1 n$ l3 }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开展排查溯源、实施分类整治和严格监督管理三项重点任务,以改善流域、海域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不断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
8 v, d1 E: b2 J/ \ 《实施意见》提出各地应按照“有口皆查、应查尽查”要求,组织开展深入排查,摸清掌握各类排污口的分布及数量、污水排放特征及去向、排污单位基本情况等信息,为分类整治打好基础、开好头。
9 w$ _ ]% [* {0 ] 生态环境部坚持试点先行、先立后破、稳扎稳打,选取了重庆、泰州、唐山作为排污口排查整治试点,摸索出了一套可供全国参考的排查体系——
- G# n U1 ]5 x5 |. s% V2 @% ~ 充分利用无人船、卫星遥感等高科技手段,代替人下水先跑一遍,寻找隐蔽排口,实现“应查范围”无死角。随即组织人员沿岸实地走一遍,做到每段岸线全覆盖。最后请专家进行质控把关,确保每个排口不遗漏,“高科技+笨功夫”保障排污口全面排查。 / Z& g: }: s0 r
云洲无人船率先承担长江排污口“体检”3 \( l9 g- D2 [% a' |2 I; ?
2019年2月15日,生态环境部宣布启动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暨试点工作,将重庆市渝北区和江苏省泰州市作为试点,云洲应邀参与,率先在江苏泰州和重庆两地的行动中承担污染源排查任务。
, z7 g' |- P$ a. Q3 |4 r 针对长江泰州段疑似有暗管河段,生态环境部使用云洲TC40暗管探测无人船搭载侧扫声呐和定位定向仪,对全长2公里的排查河段进行暗管排查。河岸两侧有多家化工企业,技术人员通过声呐反馈图进行全方位科学分析判别,发现了8处洞口,其中疑似管道口有3处。
9 A3 v3 L' Q; V% N' F- V4 R6 ^9 o) @6 G: U4 ]# O5 K% n. H
w2 ^. g: ^! ^& p* n! t6 z1 F' e' j+ p' U$ H! H: B9 z0 p+ ]* d+ s6 d
' w! T" [1 ]* k, E7 W
% b4 Y, Q( q( B2 r V
在重庆两江新区黄桷水库排查时,排查人员闻到一股生活污水的臭味,初步判定水下可能有排污口,但是因为水库较深且水体浑浊,排查人员下水排查难度大。为了准确摸清水下情况,排查人员采用了自带声呐扫描技术的云洲TC40暗管探测无人船,将侧扫的动态声波数据实时回传到电脑基站,得到一个非常直观的图像显示,初步甄别该水域是否有暗管。无人船搭载的定位定向仪,同时帮助排查人员精确定位目标位置和获取具体参数。整个排查过程,无人船仅用时20余分钟,成功发现该水域4根排污暗管,并锁定了可疑点的具体位置参数,方便执法人员取证。 ) Z2 F/ q6 ~6 o
现场作业人员表示,从侦查的情况来看,云洲TC40暗管探测无人船最大的优势就是:非常快速,而且得出的前期数据信息非常准确,完整记录了排查水域的水下情况,带来了直观的效率提升。
" h' u% H" J% r$ F9 r5 g9 Z 成功完成排查任务后,云洲智能还提供了精确详细的排查报告,为生态环境部门制定污染防治方案提供了第一手的科学依据。央视对无人船在此次行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予以了高度评价。
$ m; c6 ~4 a# p a* f 生态环境部统筹整合入河入海排污口职责,继长江排污口“体检”后,还先后在黄河、渤海等流域、海域开展了排污口排查整治试点,组织生态环境系统人员近万人次,走遍5万多公里岸线,综合运用无人船、卫星遥感和机器人等先进技术手段,在“查”上下功夫,全面排查了各类排污口超过10万个,初步建立了入河入海排污口名录。 8 |1 f3 L. ~3 R: {
截至目前,生态环境部借鉴试点经验,长江排查发现了60292个排污口,渤海地区排查发现了18886个排污口。同时,黄河的排查整治现在还在进行中,完成了黄河上游和重要支流大概17000个排污口的排查,基本摸清了排污口底数,为科学整治夯实坚实基础。
7 r/ O( I& |" i( ~+ _ “人船互补”打造排污监管3D立体网络
- z4 m( f$ L7 W; d 暗管是造成绝大多数工业废水污染的元凶,它们深藏在水平面以下,不动声色地向河流、湖泊中排放着污水,仅凭肉眼又难以寻其踪迹。传统的暗管排查办法是用水下摄像头一点一点找,但碰上污染严重、透明度低的水,摄像头基本就没有了能见度,这个时候就要靠探测设备来寻找暗管了,而将探测设备装在高机动性的无人船上自然成了最佳选择。
* o# [. e2 V) D 云洲智能的无人船,除了可搭载侧扫声呐以外,还具有采样和水质监测功能。它们探测精度高、探测范围广、GPS定位准确,除了深度参与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外,还在广东练江流域、深圳茅洲河、安徽池州、江苏响水等地,开展暗管排查及水质监测,取得良好成效。 # k, t& A( y% i9 ]
特别是东部沿海平原地区,水网密布、支流众多,各地政府部门在作业过程中使用云洲智能的无人船,实现了“人船互补”,打造出排污监管3D立体网络。无人船航测与传统的人工徒步排查、质控攻坚核查手段结合,组成“水-陆-空”一体化排查手段,相互印证、相互支持,高效识别排污口,为溯源严查提供可靠依据。 % F- n0 J* ~4 u+ S% @5 }2 _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J8 }8 I4 f! U& {4 u6 b( b
2 d, c" {+ a Z7 H 责任编辑:
9 f# @0 X# A: E6 p, F6 _' t6 O: X( B) A; g( S
; W/ H7 `+ x/ n6 D* Y( B* y
4 A. G% P, Y; E6 a9 k( M
! Y- i3 e" b" j& t(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