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 Z% P) G. v p* Y L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学科大类:工学考试科目:大学语文、高等数学Ⅰ、英语、计算机 0 Y7 W" N0 u1 R8 `3 K
可报考专业:
8 ^3 f g- G4 F! G- _5 A$ S 5605 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类
) G+ a4 m; {5 ^, w9 n1 d1 Q- O& J 6003 水上运输类
# q6 w# `6 r6 Z9 t% `  ; |' D3 G+ Q0 u% x3 X$ a0 Z) J
专业简介: 2 x+ g( F: {& z. z" P3 U! ]& |
·是什么 ]3 R0 g: \8 g9 `4 v
船舶与海洋工程主要研究船舶的构造、航行原理、安全性设计和国内外重要船级社的规范等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的设计、研究、制造、检验、使用和管理等。例如:船舶动力装置的设计,船舶抗风浪性能的检验,船舶轮机系统的保养和维修,船舶的使用驾驶等。关键词:船舶 出海 建造 质检 * Z0 d9 c' e2 ~) }
·学什么
7 y) X, f- V# P 《船舶静力学》、《船舶操纵性与耐波性》、《船舶动力系统》、《船舶建造理论与工艺》、《船舶结构力学》、《船舶结构强度》、《船舶结构设计》、《船舶静水力计算》、《船舶流体力学》、《船舶设备与系统》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游艇。 1 N- x7 r' n/ i, g- M
·干什么
D6 A3 G6 A6 i( e 海洋运输类企业:船舶设计、生产制造、质量检验、船舶管理、船舶驾驶。 : ]+ @+ @% z$ p
培养目标: : a1 c( G$ y0 i% K( G# \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人文科学修养和创新意识,适应社 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数学和力学基础,掌握船舶与海洋工程 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该行业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技能,能够从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研 究、设计、建造、检验、维修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
, M ~) ]3 c; ]# W& f. j 培养要求:
% w8 p! H: F7 F7 N6 ]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物理、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工程环境学等方面 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接受工程制图、力学分析、结构设计、工艺技术、计算机辅助工程、工程管 理等方面的系统训练,形成研究、设计和建造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的基本能力。
2 U/ x7 E7 t7 v: D% t; j# c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 u: L% R/ Z8 Y( y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人文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2 J2 x: C: F& B 2.掌握数学、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 {; q" w& _: v2 a% z 3.掌握船舶和海洋结构物的力学分析方法、设计建造和施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0 k {- `" z+ q. ]' v5 T# m 4.具有应用计算机进行分析、设计、制图和工程管理的能力;
4 D# W+ G1 l9 w/ @- z7 P% Y 5.熟悉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法规制度、行业要求、海事公约和规范标准;
c: M0 J! Q# I 6.了解船舶和海洋工程开发研究的学术前沿和先进设计制造理念;
: M2 T. v: |, _+ F0 {7 E' t: m- P 7.具有从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建造和开展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创新 的基本能力; 0 b& Q! v' t: ]5 W! G
8.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良好的书面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 H2 k$ K' N3 ~6 n- v& y5 N/ z: a9 { 主干学科: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
* M; p1 h/ P5 v+ L 核心知识领域:力学、工程图学、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建造工艺、结构物性能等。
/ }# s1 `6 K5 A/ P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课程设计、金工实习、专业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 毕业设计(论文)、科技创新性实践活动。 2 D6 F4 u( R" n5 ~& V7 {, l
主要专业实验:工程力学实验、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性能试验、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结构力 学试验、专业综合性实验。 4 _. D+ O/ n8 i% t2 ^
3 J" d* [/ F0 ?; w; u' U2 u
2 S u( Z/ ]6 @& Y) c* R4 H& B% Z6 B# O# Y0 B2 M; K' ^
3 b* e E5 X" H* H
% z3 c3 s3 [. F1 R
# E7 C# Z( d/ f: u
; f/ w- E# r6 r3 U/ k+ M6 k8 M. f
( A7 C$ g! k. ?3 K O' V3 F+ {* z" z
3 c8 @6 o$ h4 x) C6 C5 Q8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