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 ` L# c' Y7 W2 n* D1 Q
7 r+ }" E+ _: \+ ]3 s: [- q4 E 骠骑兵 ; h ~1 x* r2 V, y/ n7 J1 J* f
/ O+ F& f6 A0 b 7 x3 `* j5 S+ e$ S) N `" z: V: {+ x
* d, C' h, S) ~' V8 \ 摘要:反潜作战是最困难的作战样式,潜艇反潜艇也是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那么一艘潜艇再水下探测到了另一艘潜艇,如何确定对方是敌是友? 3 J J4 d) ?4 y4 z
! W) i+ O, V, J. ^+ T/ A* l5 Q' i
, Q" }. Y7 m( ^* K+ t( \
- B8 D% L+ B4 C* s" F
6 j- J+ j8 v7 I( e$ r/ C# x7 A 4 x0 G! k2 }7 `+ w# x
反潜作战是最困难的作战样式,潜艇反潜艇也是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那么一艘潜艇再水下探测到了另一艘潜艇,如何确定对方是敌是友? - Y6 A, V$ ~- z, }. x
6 j2 N T/ M$ W0 W( o
$ P! P) q% ^7 G6 L2 z
潜艇战是典型的暗战,犹如深夜黑暗中的刺客,主要依赖的是自己感知的灵敏。但是很多时候,刺客的目标是重要人物,并不是在黑暗中和对方刺客战斗,反潜作战也是同样道理,潜艇尤其是战略核潜艇,可不是为了和敌方的潜艇作战的! / }) V* _: b4 E% `. a. S# s
" T+ E: {( s, N' C
, T7 `) M2 U" ]7 u, }4 e
所以潜艇没必要分辨敌我,在深海的黑暗世界中,潜艇的最重要任务是潜伏,是确保自己不被发现。有人说可以通过声纹资料,通过敌我识别系统来区分敌我,也有人说可以不用区分,一经发现就立即击杀!这就是个认知误区,除非是潜艇奉命搜索某片海域攻击敌方潜艇的任务,而且明确这片海域没有己方潜艇。否则很少会主动攻击别的潜艇。大多数时候,潜艇的任务,是高于击沉一艘偶遇潜艇的。这时候,自己感知灵敏,先敌发现,那么最好的对应并非是击杀对手,而是更深的隐藏自己,让对方毫无察觉地通过。特别是搭载弹道导弹的战略核潜艇,即使你可以完胜对手,但是对方潜艇被击沉,就会暴露自己的行踪,这可比击沉对方一艘潜艇更重要。这就等于告诉对方,这一片海域有潜艇通过,那么附近是否有适合战略潜艇潜伏的海底地形?如果仅是路过,为什么要路过这里?这条航线可以前往哪里? 3 g# P- K" D1 u# Q3 A) d9 ?
1 k, R0 _9 z: N! o% J' L+ ~
4 i) B" ]3 t. s: Z; ~6 Q 相信我,如果是战略核潜艇,何时何地暴露这些信息,价值都远远高于击沉对方一艘潜艇。 5 M8 x3 A3 f- Y, i. w6 H: g% ?
8 z! w7 F: R% a
6 r+ O: Q$ T2 L
# f' q% x) F. u. j$ {! O3 ?$ a [
! ?! |7 i) c/ _' C3 ~1 Q2 J" d
) s$ @( k& l8 K y. }$ P 在有资格参与潜艇暗战的大国之间,互相侦测、收集对方潜艇的噪音特征,这是常规做法,但是不能太关注这类资料,否则打仗时,你会发现原本可以轻松进行对比,原来很熟悉的噪音特征,会在一夜之间变的无比陌生——潜艇噪音特征是可以伪造的!别的不说,如今我们的国力,只要有必要,给潜艇换个螺旋桨甚至主轴,再换一身消声瓦,很难吗?一艘潜艇建造时就已经准备了平时巡航训练时用的螺旋桨和战时更换的螺旋浆,很奇怪吗?
& l; i' }( H7 K5 N: P v6 y 3 r0 g5 T3 o& C; U4 {! |5 E% `
; B5 G% }) f9 P8 ^& ]" f6 Z
上世纪八十年代早期,还是美苏争锋最激烈的时代,苏联就有一个类似我们调侃的“战略欺骗局”这么一个部门,这个单位就给苏联海军定制过一套发现美国潜艇的标准流程:一百公里就发现美国潜艇,大家依然不动声色,假装不知道,潜艇走了就随它走,要是过来试探,也随它,就当不知道,当美国潜艇越来越大胆,试探到二十公里范围,军舰或舰队要突然显得紧张和疑惑,会集中舰队所有侦测手段,对美军潜艇方向进行反复侦测,到十五公里,要猛然拉响警报,各船都要安排人员跑来跑去,做出慌张的样子,胡乱向潜艇方向开枪开炮,投放深水炸弹……所以,那时美国人骄傲的宣称他们的潜艇,苏联最远发现距离就是二十公里。
, s% k; r/ p1 _/ o% Y4 Y 4 m) P U+ Z4 U/ ^. `! H r
" ~4 W8 ]7 ?, j# r( i 那么某国的潜艇,某一天突然都没了大龟背,突然更换消声瓦什么的,还出现双胞胎乃至多胞胎潜艇什么的,我是一点都不会觉得惊奇的。平时台面上各种保密,各种遮掩,台底下每次出海都开的像拖拉机一样轰轰烈烈,连越南人低端监听设备都能监听的到,某一天就突然变成马路上电动无声杀手,我还是不会觉得惊奇。我只想说现在你的静音效果只不过提一提,戏不能演的太过!
: R1 |$ U" C+ ^1 g( X0 j / i* F9 j2 M7 r) s& g1 O) w' e; W
; s6 k4 D D+ G% l
用不到等到战争时期,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潜艇之间是不做敌我区分的,在作战或警戒海域发现水下目标立刻摧毁。这件事一直延续到冷战后期时期,到现在各个国家的战略核潜艇中也是携带攻击潜艇的鱼雷的。 ; `8 D+ c! q y9 i6 ?2 G
3 C* G+ K& ?0 b* p: }+ n2 U# q
9 l( A; }$ G% U / O- A4 ^; P, j) f3 r: t
: u" g/ K' E2 p+ I# D& }
% L5 w- a) X7 j! e9 [ 这个方式是为了保证潜艇的核威慑有效执行。 3 ^* \6 ~7 |6 t
0 C9 z c: G) R. {( a ) B+ ^7 H5 ]1 ^+ H4 ]
潜艇尤其是战略核潜艇周围的海域是一个禁区,通常并不在普通航路上,但一旦进入这个区域核潜艇会毫不犹豫地攻击目标。道理也很简单,一个国家的地面导弹发射井周围即便是友军也是不允许进入的。例如一架飞机飞越弹道导弹发射井周边空域,或者一辆军车或者家用汽车进入了弹道导弹发射基地周边,都会被直接摧毁,很少去问你为什么。
1 b6 N+ S3 `* y- B. g! d 6 l3 L; q. L+ q$ f2 c5 n
9 E& O) b) V+ \8 h# Q6 Z; m 更何况是核潜艇周围呢?
* R8 h1 t. ^" u* T- |. l
, b9 i- N! R3 x3 i; ]$ Q, L + C7 S. Q6 M( ]3 j5 J0 g
到了冷战末期,世界各国都对其他国家的潜艇噪音特征收集得七七八八了,有一定能力来识别对方潜艇的存在甚至可以判断出对方潜艇的型号。但是并不意味着潜艇之间可以相安无事。 9 w3 {. o# V7 j2 p
5 T$ F: c0 {; Z& t
. n2 C% z- s) T; \ 潜艇一旦潜入海底,就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存在,通常依靠长波无线电与指挥中心进行通讯。但是长波无线电通讯本身码率很低,很难做到实时无阻碍通讯。因此潜艇能接收来自指挥中心的信息也很少。 + I# B- Q3 o& ]8 X* w, @
1 r3 @! i2 D" y2 H# p) S 5 Q" w) R; R( d8 z! J
它们也就成了最危险的独狼一般的存在。 2 H' O q# S# I e, V; i: x- }
9 d1 \; |9 p( b- [0 P( ]1 j * [! t% L0 W5 W) O! I$ c
因此即便是己方潜艇靠近,也很难判断靠过来的是不是一艘叛变的潜艇。于是不区分敌友,只要是突然出现的目标就被摧毁才是真正保证潜艇安全的唯一手段。
1 B/ f! ^& d" a
# m! ^' U% t% P3 h% E- B9 I. |
1 Z5 j& L- }- Q, ~) L 即便是狼群战术作战的德国潜艇,他们的集群攻击也并不是几艘潜艇一起上阵,而是在海图区域内划分好各潜艇所要负责的区域,才开始进行作战的,为的也是确保一块海图区域内只有一艘德国潜艇。 0 J3 g& M* d3 u6 n# K0 n9 O* F
: s6 f: j; A7 j/ e1 L6 n: t
' _3 A* f5 m; k7 Z 很多德国潜艇聚在一起的时候,其实并不是作战状态。 ; N) W: O! {2 @# [* I4 X
9 D% C- K# W' t& `
5 H0 L) j G2 s `+ j6 O
+ [% e% h: j/ C* A2 @1 k
* V/ P- j1 O; r4 `9 t
6 {% L: s, O( z) y 如果潜艇在水下探测到另一艘潜艇,要确定对方还是比较容易的。当然不使用所谓的主动声呐,潜艇一般都用被动声呐,防止自己的位置暴露。如果两艘潜艇在水下相遇,可以通过监听到的对方噪音特征进行对比,各国潜艇的噪音特征都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国家不同型号潜艇也会由于动力系统和传动系统不同的结构具有不同的噪音特征。在平时训练中,自己的潜艇都有非常匹配的数据库,一旦声纹对上了,基本可以确定是自己人。
" f4 ^- u" H) B t8 L* N* I : O# ~, Z" d$ j! a1 D% o# m3 J
) }: G% R+ x9 m( B: S( z) @1 E9 b
但如果是敌方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潜艇,就要小心了,很可能是敌人。因此收集他国潜艇噪音特征是和平时代各国一项重要任务,通过这些工作可以确保战时准确的敌我识别以及确认自己遇上了什么样的敌人。被动声呐的目的就是监听对方的噪音特征,来判断是不是己方的潜艇。平时潜艇之间的水下暗战就是干这个,收集对方潜艇的信息,录入数据库,因此潜艇部队的码头都有自己单独停泊的地方,不和水面舰艇混合在一起。一旦有外国军舰来访,潜艇都要回避,避免自己的水下参数被对方侦测到。
u! E3 R6 w4 T- A3 a. d) @ 6 u" C# T2 ?* m ?/ Z
3 _; J( r4 p' V* D7 Z0 W/ K
其实访问对方港口也是一种情报收集途径,还没有哪个国家派自己的潜艇去迎接来访的舰艇。如果两国的潜艇在一起训练,那么必然说明两国的军事合作已经上升到很高的高度了,如果是两国的核潜艇在一起训练,就更不得了。还有一种可能是单艇猎杀,划定一个海域,己方潜艇一概不进入,如果单艇发现有可疑潜艇,那么直接发动攻击,连信息比对都不需要。 " \! C# G7 D, f% H. s) }
% I% @4 U, E" `/ {/ y" W7 _
$ Y' u9 E5 g9 m' f6 c. V; [$ g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8 b% z( E5 }/ D1 m
9 o+ b# E: g V+ h8 b" z & o v7 C0 [( K2 d! U* s+ C6 p
举报/反馈 " x7 f. q+ N7 t" G9 h7 z
4 ? u9 g( z- P+ A2 M# I% x
' u7 B, ^# E7 ]% r, M) V7 b. H- P9 L8 h5 Q! w
& Y( S" t2 Z& Q. @( V% `
/ D2 t) U3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