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j8 F: z3 j0 n, G8 t' @
" _8 I) j- K. `' T: o/ o7 ]6 x 提起数学科目,它真可谓是很多同学在上学时期的“一座大山”。包括笔者在内,至今想起学习数学的体验,都深感“压力山大”。 : \( r+ T9 u% t+ z9 g
' z+ J( U! ]$ F) [( E& i3 G " ~% C! l& N- |! L
这门学科很抽象,有人曾在网上发出这样的提问:假如可以取消一个科目,你希望是哪个?想必家长眼里使用率不高的英语科目,其实更多同学投给了“数学”。
, |3 E7 [4 i8 V8 K# F! O6 x- U# R
1 z0 N1 @. r9 y4 B
5 }) N/ k; J* O! R# J! Q/ g 在我们文科班里,也有“得数学者得天下”一说。大家在小科和语文、英语方面,拉开的分值不算大。可是数学考试后,普通学生跟尖子生的差别,可真是“没得看”。 ) i) Y' \3 p+ R/ l& |
) R$ t" Y% Z( m+ J( `2 v0 g2 J
* w$ C/ Q: C8 U4 F; l
不过总有一些学生,他们可以用更轻松的方式理解这门课。但大家有没有发现,这类同学往往会有一定的共同点。
# p( Z. P+ L; ]: q" {4 T9 ` ! H& v' R8 q- [3 [
' Q$ _# V& i. n }
; M2 D( R- C9 l( C ) r+ y8 h0 J5 Q4 G- G Z( {
+ R! b1 c B+ y/ A* Q! ~
有数学天赋的学生,往往具备以下特点,不问分数也能猜出来
) A" Q; |( D- b1 b! ~! {5 F# B
" ]6 Z$ P9 L, A* _& u
, Q) Z" q, v( ]! P A8 S$ r 笔者跟某位中学老师聊天时,他突然提及了“数学好的学生有特质”。笔者回想起曾经的老同学,再结合老师的总结,仔细想想还真是那么回事。 ( c* P9 |9 g0 ]
$ l! I" z; z) ~5 m$ B0 I
: Y" P- o6 `# o9 t
反驳和质疑的思维比较明显,例如“嘴犟”
8 T4 c* X9 R7 s+ g; b3 J2 [8 C l/ Y5 C! O9 V$ m7 U
: E. I4 J. `$ c1 f9 i 如果你家的学生总是喜欢“顶嘴”,家长说出什么观点,他不会像听话的娃那样默默接受,而是总喜欢反驳,先别苦恼。因为他很可能是有数学天赋的人。说明他主动思考的习惯要比别人强一些。 4 p+ M [& L: K; z& q, n! |/ b+ p8 I
' ?, n# @0 r& S
4 i# Q+ w4 `. u/ L2 @9 Z ' Z+ C+ p0 R9 X' h
W# P J/ `$ \ ~
8 `0 v q! [; {3 s1 _ q 事无大小都爱“较真”
# c# M3 \8 f9 E6 d4 C
7 o2 x! u' t2 P* \: y
8 z) P( l9 b* h/ q: W8 Q 有些同学非常随和或者现实,特别是已经进入中学阶段以后,他们开始知道有些事没有必要那么认真。但是有些学生则相反,无法接受“得过且过”。
( m' Q& E& Q' e# Y% S
' L6 [5 Y" J0 K+ G 7 r) n2 o( e1 ^) o+ U4 [
比如同学之间一点小误会,看上去无关紧要,别人可能都忘了,但他们必须找对方解释或者理论。生活中买了东西,也容易因为细节不符而争论。 ( `1 u0 H0 W3 O/ L2 t( ^
0 M$ |0 _5 k: i8 U9 f
* a3 K% N9 C- x8 D+ p
对外在条件没那么重视,不太喜欢打扮
0 @; x2 w9 k. f) E
$ v& g3 ]3 [' u4 s& p" S2 ^, x8 T
$ _; r. r7 n) a2 k 有个很有趣的现象是,好像喜欢外语的同学里,不乏热衷前卫打扮的人。而擅长数学的学生,大多是比较朴素的状态,或许他们的思路更习惯于思考本质的层面吧。 7 E A- B3 v% y: f+ b7 H& p
! K) _4 g& N' i4 v E, @
( I% \+ I* U& R5 I 就比如北大那位数学天才,就是韦东奕,人家收入不低,但依然只穿着几十块的衣服。真可谓“简约而不简单”。 / I1 ~0 s" v* g) |5 }% T! Q
6 B2 Q- c/ K) `
. e9 l) z, p" K4 u: p4 t- ~3 g + L9 L# q- ^0 z q# ]$ t0 E( ~( R
1 l( A i, G3 y0 \. W- I# n+ n j
( S# t) s8 p! M4 R
生活中也机智灵活,很会分析 / H. v# M0 P( B8 X' f
4 w% O; s$ @. ` _# m+ ~0 z5 [ % _1 U6 ? M- X7 g
有些具备数学天赋的同学,就算你不问他们的成绩,看日常表现也能猜出来。数学好的人思维一般都非常灵活,脑子转得特别快。
" R* B( v/ Y5 `& o9 |
, [6 X2 J; e% [, H8 m8 x4 K7 f
( a3 v2 p) { N* ^0 ?6 c6 N 我们大多数学生习惯了被家长和老师安排,所以有时自己遇到困难,不免显得有点木讷。而这类学生却很擅长分析事物,给出合理方案。
3 Q. K$ D+ M7 F P( ^ $ k+ e* H U4 r
4 [% F6 \6 s3 v9 w/ p5 b7 {( A. G
学习数学有很多重境界,达到这个水平就很优秀了* E0 J) P* A9 ~/ w, p
% `$ ^& O5 p# O% [. [4 |7 y( T
( u/ }6 w9 g4 A4 D" l9 P- r 网上有位数学老师曾经总结过学习这门科目的几个“境界”,具体有多少笔者已经记不清了。不过其中几个阶段却令人印象深刻,在这里分享一下。 * q' y& j q0 ]& Z( F5 t- U: \0 O
1 [5 E8 z- Y* ?2 e2 ?" u# f! @ @/ x
H9 S, m, [* J3 X
j8 N& H9 C8 U/ b0 z* u3 V
9 k/ i; A- Z+ p' u6 L; I" o+ x $ E5 _% b9 u6 u' J) g; x
初级境界就是能认真把老师讲的东西理解下来,完成作业。上升一个台阶则是可以主动寻找“提升”的习题,将各类典型题记在脑海里。
* R( V5 \' ]* V4 @2 {4 k, { 3 W' s' ]/ F' f4 K7 }
, ^7 ?7 }1 S; a" k1 c I5 { 但是这还不能算真正的“优秀”,因为这始终是跟着别人的节奏和安排。能达到这个水平,才属于进入数学的“内部境界”:自己出题。
( Q; Y+ D- b1 l3 P$ Z3 h, @ & t! v3 c. X, B. D8 B$ m
6 R5 Y: {7 j- p( {* q% `, I 在部分考试中,确实会出现这样的题型,给出一定的条件和题材,让学生自己围绕这个知识点出题和解答。能达到这一步,证明考生是真正理解了这部分知识的应用方式。
& g3 U) q H2 g: m! C ) v2 }1 A4 I% l/ G
0 H/ Z8 B2 P' \
只不过这类题在阅卷时,会耗费老师更多精力,既耽误时间也增加了误判的概率。所以在重要的考试中,几乎不会出现这种题型。 3 h( x9 ~# G2 R
, y B7 N& h% s9 o, X `5 X+ _. M
# g+ f2 J! B0 b8 i& t
% ~+ Z, s1 H0 i, u' I! |
" m) y2 M& P+ w" Q; p
% Z. A; X$ ^/ l3 E% H3 m, L" A 但是真正的学霸偶尔就会训练自己这种能力。更比这更高的境界,则是真的将学习数学作为乐趣,不是单纯为了考试而学习。
- y* ?: r) m- H9 m B/ I: K! P
7 V0 A& e4 J( ^3 @+ Y! i9 `- ~ / \( X3 v n; Z1 m, f" X- X; j
数学好的同学,高考时应该优先选数学专业吗?
3 `6 o5 Y' @% s' [9 M$ a
8 ~! N2 B; _$ F6 d
$ x& A4 C% G+ A7 C: W+ ?& l 家长看到子女在数学科目有明显优势,可能会考虑以后报考专业时,如何利用这个特点。但是值得提醒的是,除非学生真的有浓厚的兴趣和超常的天赋,不然不太建议限定这一专业。 / B' J/ V/ u5 t: n$ t
" t+ ]7 y) Z1 i8 [- O$ G
( r7 F0 l- i, C$ {
5 Q/ ~ ~( |! L/ u9 I8 c6 _ Y
) t8 l& U6 f9 M7 h # l5 T a& |& u' J. o& i! n! Z+ q; x
高考时跟这门学科直接相关的是基础数学、应用数学等,但是学习难度和方向跟高中时显然不同。没有足够的实力和兴趣会感到很枯燥,期末考试也要负担很大压力。
S; N& x/ ]* }5 {, @$ Y# _" I
I: x5 t, `; n$ X: `2 {) \) L, b" a2 h : g- X$ E+ a+ N' k7 z' h3 \
可以考虑计算机等需要强大逻辑思维、毕业生平均待遇又高的专业。当然,学习计算机也需要有英语基础。如果英语太差,连及格也很难,那就不建议选择了。 * o3 B# g+ x* B _* n5 [
: B3 v: F* \7 I5 F- h 5 V$ V! o4 k# t* ]3 l1 x0 m* j
国外对数学也很重视,很多国内的学霸去海外深造,但是希望他们可以不忘爱国精神,记得报效祖国。#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教育# 3 w; c8 ]6 [& {, }& b/ q
2 C; h7 ]. P& I: h* A m
; a" l3 {" L* ^5 g; w& W# r1 Q 举报/反馈 , C" I0 x/ M9 i3 a6 o
) t5 J% R( m4 ~' q+ @ s
9 U% o! t8 m6 p$ d# y, D$ i$ W( Q9 r- X- K" ]
/ `$ u4 a5 j# x. N+ m" O+ ^
% Z& U* Q6 U4 ~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