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不辍,打造海上“蓝色粮仓”

[复制链接]
作为中国的“海洋科技城”,自20世纪60年代起,青岛先后发起了“藻、虾、贝、鱼、参”五次中国海水养殖浪潮。与前五次养殖浪潮解决海洋生物资源苗种产业化不同,“国信1号”养殖工船以现代信息技术和工程装备为支撑,以“游弋式船载舱养”为特征,实现了深远海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正推动着青岛市在第六次海水养殖浪潮发挥引领作用。2 ~/ r# Y% R% w, h) P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麦康森说,过去我国的海水养殖浪潮都以品种为代表,这次“船载舱养”则是生产方式的转变,有效利用海洋,对增加人类蛋白质供应空间具有战略意义。从某种程度上说,作为我国深远海养殖的“大国重器”,“国信1号”养殖工船是践行大食物观、向江河湖海要食物的典范,展现的是山东不断向海图强的开拓历程。
9 ]! d5 ], I8 `+ N8 f" j) y

4 e3 B! E4 J) I: K' e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 Y; \7 `$ O$ s/ R近期,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正在福建宁德外海域游弋,看着长势良好的大黄鱼,跟船数月的国信中船(青岛)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养殖技术部经理曲善村心里美滋滋的。“上一批鱼苗已具备出货条件,我们一直在持续供应。”
0 O3 r% I8 G: p  t就在3个月前,“国信1号”首批大黄鱼已起鱼上市。这个刚刚诞生半年多的全球首制10万吨级养殖工船,跑出了发展加速度。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作为青岛市唯一一家将海洋产业作为主业的国有企业,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信集团)正在持续通过创新驱动发展。8 r6 J2 y' i( y9 R7 P" E
成功打造深远海可移动“牧场”从青岛出发的这几个月里,按照野生大黄鱼洄游路线,曲善村与同事同“国信1号”舱内数百万条鱼苗一路向南,11月底,他们随船从浙江台州海域游弋到福建宁德外海域。如今,这艘满载鱼苗的“国信1号”巨轮正在深海耕海牧渔。20世纪70年代我国老一代海洋科学家提出的“未来海上养鱼工厂”的蓝图构想真正走进了现实,而这背后,是国信集团与多方合作伙伴多年的攻坚克难。“养殖工船建造是从0到1的产业,投资能否收回、工船能否建成、市场能否接受、产业模式能否形成,研发团队成员身上背负着巨大的未知和压力,但我们坚信没有什么是解决不了的。没有人做过,我们就整合国内最一流的行业专家联合技术攻关;没有数据支持,我们就自己搞实验积累数据验证设计。”谈到研制过程,青岛国信集团副总经理董韶光说。4年间,这个平均年龄39岁的研发团队锚定目标、大胆探索,他们联合中国船舶集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组织各类专家论证会80余次,考察调研100余次,澄清船舶技术、养殖产业化问题1000余个……直到现在,国信1号”项目推进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曲善村与同事仍历历在目——该项目试验船改造负责人王侨因水土不服、秋季温差大、工作强度高大病一场,但哪怕是上吐下泻、高烧不退,始终坚持与团队并肩战斗,最终在68天的极限冲刺中完成试验船改造,比预计时间提前近一个月;“国信1号”生产副总经理俞淳,在鱼苗入舱阶段,坚持24小时驻扎在养殖基地上、穿梭于鱼排间,累了就在办公室闭闭眼、歇一歇,渴了饿了喝冷水吃冷饭,只为确保能随时观察鱼苗生长情况;即使除夕晚上,“国信1号”团队成员还在船上摸爬管道,很多人的衣服磨出窟窿;试验过程中,不少人晕船呕吐,但仍坚持跟船,仅在船上每天步行近3万步……经过持续的技术研发和攻关,他们最终将“养殖工船”从一个模糊的概念逐步丰富成详细的图纸集和报告集,先后完成养殖工船研发、建造及海试,突破了船载舱养、水体交换、减摇制荡、减振降噪、清污防腐、智能集控等六大关键技术,开创了工业化封闭式船载舱养模式的先河。

# b# N; I- K" O+ H" p% P) ^#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今年5月20日,当长249.9米、排水量13万吨、载重量10万吨的“国信1号”面世,随即引发轰动,成为全球唯一一艘建成并运营的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其15个养殖舱总养殖水体近9万立方米,每年可提供高品质鱼类3700吨,超过了查干湖全年的捕获量。“从设想到落地,这条船,中国人等了40年!”董韶光感慨。如今,这艘颠覆了传统养殖模式的船开到哪,哪就是渔场,且能有效规避台风、赤潮等自然灾害,模拟野生鱼洄游路线,俨然成为一个深远海可移动“牧场”。
8 S# I) L1 @8 X/ E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将陆续投资建造50艘养殖工船“国信1号”运营以来,便开始在黄海千里岩、东海舟山列岛、台山列岛和南海南澎岛间游弋,开展大黄鱼等高品质鱼种养殖。早在9月1日,产自“国信1号”的首批65吨大黄鱼已起鱼上市。截至目前,“国信1号”已实现鱼苗入舱300余万尾,累计航程近4000海里。“全船2108个测点信息可对15个养殖舱内水、氧、光、饲、鱼进行集中控制与实时监测,养殖密度是传统网箱的4-6倍,养殖周期可缩短1/3以上。” 国信中船(青岛)海洋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及商务总监田乃东介绍。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提出,“创新是第一动力”。“国信1号”诞生后,国信集团并未停下创新的步伐,而是超前筹划,正在加快推进工船产业的迭代升级,启动“国信2-1号”“国信2-2号”工船及30万吨级超大型养殖工船设计。按照规划,“国信1号”的姊妹船“国信2-1号”“国信2-2号”预计于2024年底交付使用,30万吨超大型工船已启动功能论证和总体设计,预计2023年底前启动建造。除了对工船进行升级,国信集团也将丰富养殖品种,未来将研究养殖大西洋鲑、石斑鱼等高价值鱼类。国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建辉表示,中国前五次海洋养殖浪潮都发生在青岛,在青岛这块海洋高地上,希望青岛国信集团能够以“耕海牧渔,工船引领”的实干,成为又一个隆起的高峰。“高铁已经成为中国的名片,养殖工船也可以成为中国的一张新名片!”在更长远的规划中,国信集团将在未来五年陆续投资建设50艘养殖工船,形成总吨位突破1000万吨、年产各类海水鱼40万吨、年产值突破500亿元的深远海养殖产业链条。同时,带动船舶设计及建造、智慧渔业、物联网、水产品深加工等多个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对广袤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向海图强,打造国家海上“蓝色粮仓”,为全球深远海养殖贡献“中国方案”。
2 b$ e. R% L2 q  }9 `5 H6 j6 _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2 l, g- n  N: g; H+ ^& H
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dmoqhholgb
活跃在2021-7-3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