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N4 L4 k5 Q; l$ w* u2 x. K( i 近日,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生态监管室和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合作开展的全球易危黑嘴鸥分子生态学研究取得新进展。海洋监测中心雷威博士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将该研究成果以“An efficient molecular sexing of the globally vulnerable Saunders’s Gull (Saundersilarus saundersi)”为题发表于业内知名期刊《Conservation Genetics Resources》。 相关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以及中心博士科研启动经费项目资助。 ! E' {+ B& A- H# x( w
 2 v! V) [ F" ~5 y
黑嘴鸥
9 k. ` ~9 @8 ]5 W* X (摄于辽宁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 E) Z9 s# ?9 b, G7 |/ t 黑嘴鸥是高度依赖滨海湿地生存的全球珍稀濒危海洋性水鸟之一,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以及《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均将该海鸟列为易危物种。国内黑嘴鸥主要分布于辽宁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中,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稳定分布有全球最大黑嘴鸥繁殖种群。近年来,随着人类开发活动的不断加强,天然滨海湿地持续减少和退化,黑嘴鸥生存状况令人堪忧。
+ E7 E" @2 v' N+ c 性别鉴定对于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与管理至关重要。和全球50%的鸟类一样,黑嘴鸥难以通过外部特征或其他行为对其进行性别鉴定。针对这一技术难题,我中心科研人员利用分子生态学原理积极开展了相关基础研究,率先建立了黑嘴鸥性别鉴定分子技术。相关成果可为今后制定黑嘴鸥保护管理策略提供可靠技术支撑。
2 u. \' O& E9 z# k  # `3 w: H2 q* c3 B ~& M8 f
黑嘴鸥性别鉴定分子技术
' e- b+ c- r3 [; X( l; Z# u& C7 ?" o, M 
. W8 k9 i! h, Y4 i7 G0 D0 C —END— 9 M1 F( N, h D% _; M
信息来源: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 X v t8 z0 v4 O5 e
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及海洋知圈编排
9 ~$ B8 M; @6 P6 M5 I9 g 《物理海洋学导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董昌明教授主编 5 b0 K j2 }& g9 @( G
知晓海洋 | 探知海洋
2 i* D0 F8 I* m& n2 o- K1 B) z 宣传海洋 | 服务海洋
6 c, J: H) M; {/ i8 [
A$ K* c& e U ^# v; A8 _+ U6 y) k: w$ c9 Q
) u$ ^/ `7 R% } D, P5 C7 u$ L; y+ ]4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