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南沙港 6 N5 D& w0 G0 U
4 N0 w, q' u4 C' c1 e n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11月17日获悉,广州正在编制《广州市海洋经济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广州市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规划》等文件,进一步立足海洋事业发展的新阶段,力抓重大项目、重点工作,为广州建设海洋强市谋划宏伟蓝图。 “十四五”期间,广州将以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打造全球海洋创新发展之都为目标,强化陆海统筹科学布局海洋经济空间,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 e% w# r) f" O- ~' s
0 b( `9 U: W$ p3 V/ a$ j
广州市海况视频监控 5 N( a/ v1 v) j% r2 E C
8 m/ ~1 b$ d' J加强规划引领,谋划发展蓝图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广州古时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如今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经略海洋、向海图强是广州的历史使命和必然选择。广东省人民政府与原国家海洋局2017年联合印发《广东省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提出将广州建设成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拉开了广州建设海洋强市的序幕。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广州市海洋局)高站位谋划海洋事业发展,推进海洋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建设海洋强市开好局、起好步。2017年起,广州陆续印发实施《广州市海洋经济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广州市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三年计划》等规划和政策,从空间布局、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提出引领海洋经济发展的措施。“十四五”开局之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记者了解到,广州正在编制《广州市海洋经济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广州市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规划》等文件,“十四五”期间,广州将以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打造全球海洋创新发展之都为目标,强化陆海统筹科学布局海洋经济空间,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聚焦产业优势,促进转型升级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离不开强有力的产业支撑。据悉,广州拥有优越的港口航道资源,陆海要素兼备、海洋产业基础良好。近年来,广州充分发挥优势,促进海洋交通运输、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滨海旅游等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升级,打造海洋电子信息、海洋生物、海洋公共服务等新兴产业的特色海洋产业集群。在海洋交通运输方面,2020年,广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6.3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351万TEU,分别排名全球第四和第五,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上升至全球第13位。“十四五”时期,广州不断加强用海服务保障工作,推进广州港20万吨级航道工程、南沙港区集装箱四期和五期、南沙港区国际通用码头工程等项目,优化港口功能布局,同时积极开拓航线,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提升港口辐射能力,进一步巩固广州港作为世界大港地位和影响力,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截至2021年9月,广州港累计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4.87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807.42万TEU,港航经济运行情况良好。在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方面,广州以龙穴造船基地为核心,形成造船、修船、海洋工程、邮轮及船舶相关产业集聚区。广州持续加大力度支持海洋高技术产业领域首台(套)装备推广应用,支持相关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完善配套基础设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2019年广船国际、黄埔文冲2个项目入选广东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名单,实现全省船舶企业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零的突破。在滨海旅游方面,广州大力发展邮轮旅游产业,出台《关于加快广州国际邮轮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等产业扶持政策,加强邮轮产业招商合作,积极开拓邮轮旅游市场,培育完善邮轮产业链。南沙运营出入境邮轮自2016年起连续保持在国内邮轮产业“第一梯队”。广州正在加快培育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电子信息、天然气水合物、海洋公共服务等海洋新兴产业,为海洋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积极组织涉海企事业单位申报省海洋六大产业专项,2018-2021年累计支持12家企业,获得专项资助共计6500万元。两家涉海企业入围2021年9月发布的广州首批38家隐形冠军名单,多家入选广州科技“小巨人”名录。成功争取国家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船项目落户广州建造。
, p; r1 C8 C# ^1 Z/ Z9 B3 N广州市舢舨洲灯塔党性锤炼基地。坚持科技引领,培育强劲动能广州集聚了众多海洋领域科研院所和高校,在海洋科研资源方面具有突出优势。近年,广州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海洋事业发展。与中科院共建明珠科学园,打造国际海洋科学的原始创新策源地,支撑南沙科学城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推动建设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等海洋重大科研平台,及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极端海洋动态过程多尺度自主观测科考设施等海洋领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广州也高度重视海洋科技自主创新,大力支持海洋领域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同时加强海洋科技人才引育,大力发展海洋教育。刚刚印发的《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推动广州打造成为世界海洋创新发展之都。
, a% e- A* I) Q; B4 v, R2 A, y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重视生态保护,提倡亲海爱海近年来,广州严格落实海洋生态红线管控措施,建立完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积极开展海洋生态修复整治工作,海洋生态环境稳中趋好。2020年底,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负责实施的广州首个海岸带生态整治修复项目——广州市南沙区虎门大桥(广州段)北侧海岸线整治工程通过验收,历时6个月,修复海岸线长度955米,生态环境整治总面积44040平方米,原先杂草丛生、垃圾遍地的海岸带蜕变成极具海滩风情的滨海沙滩,为广州市民打造亲海空间。2021年,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启动番禺区海鸥岛红树林海岸升级改造与生态修复项目,通过红树林种植以及海堤生态化改造,提升海岸线生态系统功能,提高海岸生态防护能力,打造海岛修复的靓丽名片。
3 T; c1 p" V' v p
广州市南沙区虎门大桥(广州段)北侧海岸线整治。强化交流合作,打造海洋文化广州着力加强海洋文化宣传,打造亮眼的海洋“名片”。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每年定期组织开展“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活动,用丰富的活动形式吸引市民积极参与,培养全社会亲海爱海的良好氛围。广州弘扬海丝文化,组建海丝申遗城市联盟,开展海丝文物保护工程,举办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推动海丝申遗工作。持续加强海洋领域对外交流合作,主办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组织全市涉海企业参加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深化与港澳、深圳等城市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至2020年底,广州港的友好港数量达53个,“朋友圈”覆盖全球六大洲,延续广州开放的城市基因,拓展海洋合作新格局。
, j0 T5 S1 R. R) k. y) Q/ W4 e* o/ }( m5 J5 _9 I6 |! T
来源于:海洋知圈
; `" Y' G+ j+ G! M/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