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1 ?% q1 m! Z% i$ h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 H) b, o* g4 {: t. t4 ` o 1.答案:D加速度
" K3 H4 I4 J$ a& ? 2.答案:B P和Q位移大小相等
3 J2 h C- w/ h2 d' W 3.答案:A若甲乙质量相同,则其所受浮力之比1:4
! B; K4 u' v) Q# e8 ~ 4.答案:A电流表Al的示数变大 $ g7 `% e6 N% Z' D, s( N
5.答案:D 2 Q. ?2 W7 l9 u
6.答案:B气体吸收2×105J的热量
" s9 ^5 l3 J7 L, O% W6 C/ ]; W 7.答案:C两个轻核单独存在时总重量大于聚变后新核的质量 @/ f' I9 z8 B
8.答案:D 4.9eV $ ?8 s* m3 f4 D
二、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20分)
. E, F2 P0 R* O$ V# `5 N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0题20分,第11题30分,共50分)
' F6 v# U( L! t# H s: S6 t: A 10.【参考答案】
E+ g c4 ^' h" D' g6 t0 H (1)错误原因在该同学在对粒子碰撞前受力分析时,洛伦兹力方向判断错误原因可能为学生对于判断粒子受力分析时左右手定则使用条件混淆:
- |0 ~' e- c0 h+ [/ B% x* j (2)教学过程如下:
2 } ?& q4 C2 K. z+ |- c2 J( M' r 教师提问面对此类型题首先应该做什么?学生回答明确运动过程和受力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将过程分为碰撞前和碰撞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重力、电场力和洛伦兹力的方向并强调洛伦兹力方向判定方法。学生进行碰撞前受力分析,列平衡式,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磁撞后受力分析,根据数学知识,联立两方程,求解得到E。 3 c+ S0 y, h) d
11.【参考答案】 6 E9 X* Z: f- I, k& q
(1)胡克定律中“弹力的大小跟弹簧伸长的长度X正比”应是“弹力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压缩的长度X成正比;需记录初始时,指针所指位置;oae纵坐标为重力,横坐标为对应的刻度。 4 E/ {4 F/ n' U% ^% W. p' A
(2)《天工开物》中测量弓力涉及到三个物理知识: / {3 D4 m; _) E
一是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二是胡克定律;三是杠杆平衡。
9 b/ A. r8 d& U2 n3 | (3)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 v9 i3 F* [2 D5 R) p/ H
教学设计题(本题共2小题,第12题12分,第13题28分,共40分)
; n% m9 Y" S* ^+ z" r$ O0 W* A 12.【参考答案】 # p( n: ~; S j+ v7 q1 Q8 f' S& T
(1)物体做初速度为v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 v/ E: Y& X1 s5 ~4 }
(2)教学片段:
" K* \, _, e- D3 r$ {- s 引导学生观察图像中能得到的物理信息有哪些?学生回答每时刻物体速度和VO。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根据已有的物理知识能得出结论。教师讲解图像在物理问题中的优势。
( {; Q8 S& y8 a& y4 ^1 ^; D 13.参考答案
, N' N3 w6 n b0 ~1 v' ~ (1)电场线特点:不闭合:不相交;电场线越密的地方电场强度越大。
. J) W& ]$ g9 L0 F: L+ Z3 X (2)教学设计: 9 v9 k+ o5 l% Q6 D4 e
评分标准: ; Y* Z" b- a; p
(一)优秀(20-28分)
2 [" G# n. V+ D: t. m/ }# p 1.目标阐述正确,具有可操作性可评价性,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 " w2 l! Y$ P# S- ^0 ]
2.教学重难点分析正确。 u- @7 e7 k; j3 R% n# o \
3.教学情境创设有新意,正确体现目标,内容充实、适当,环节清晰过渡自然,有效引导学生参与,启发学生思考,皇现方式合理。 6 D6 G8 J, L! J( S# m7 o
4.体现新课程理念,运用探究、自主、合作等学习方式适当、正确。 3 q9 v% H A$ D
5.媒体运用恰当,有利于教学的实施、目标的实现,能开发教学资源。
; d8 y1 x1 [4 P& h 6.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出学科教学特点,符合学习者特征。 & U9 P* t' F6 u! G1 L' d
7.课堂小结完整、精炼。作业量适当。 9 i/ [& O3 y! ?: M# f3 T1 k
8.字体工整,表述清楚,书面表达合理,符合题目要求。
" s( L5 `! @# L8 e 9.内容完整,图表运用得当。格式整齐、美观,布局合理。
4 V2 [% q: J; R (二)良好(15-20分)
3 @( w% L) j6 ]$ i' i 1.教学目标表述比较准确。
. P3 d3 U- J0 \% _6 l4 K 2.重难点事宜且目标明确。
: D* c8 k, c: t8 ^. Y 3.教学环节完整,体现教师引导,学生主体地位。 5 b9 \2 o' @' x6 Z1 u
4.突出重难点。 6 M. q9 J6 \* B8 ^8 W7 A
5.字迹清楚,表述流畅,书面表达基本标准,符合题目要求。
$ ~: P. Z7 w* I# v7 t (三)中等(8-15分) ; k% U9 k! I6 O! U; U: W1 K8 i
1.教学目标完整,表述较清楚。 0 E2 v$ F- a; f9 W# c! k/ ?
2.重难点基本适宜且明确。 " W0 O3 F8 n. Y9 {
3.教学过程完整,环节清晰。 " G( L& v2 k( c% Q6 }: t6 E
4.基本符合新课程理念。
( ?8 G2 U4 _3 ]" _/ F1 F+ Q, M% t3 z 5.字迹潦草,书面表达口语化,基本符合题目要求。
2 m1 ^0 Y) `* r$ V* L% h( T( P6 Q$ w5 P* o' S, q
% D0 n* D+ a }1 t: B% L8 ]) g5 t' X7 a0 p" K
6 M/ h% N/ j) p/ G: P6 [+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