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Q/ o& P& j6 q" Y& ^. @
比工资这事是最糟心的,因为口袋里的钱永远不够花,也因为永远都有人比你工资更高,生活更高。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钱人往往扎堆到一起,形成自己的人脉圈子,穷人身边剩下的都是穷人。正如《我不是药神》里,假药贩子张长林的那句:
' X9 ]$ b' \6 X: A
“世界上只有一种病,穷病。”
2 x9 ?2 q' h, A. ^! o% |" P" n
也正是因为穷,因为出现在电视网络媒体上的永远都是挥霍浪费的富人,所以我们总觉得自己不幸福,总觉得焦虑。而这个问题,与其说是要一个很难统计出来的精确数据,倒不如说要的是一种对比。这种对比,让人能够不感到那么焦虑。
6 a+ J8 ~( p$ Y4 r+ H2 A6 g/ p
正如很多人说的,4000-5000的工资放眼全国,已经是很不错的待遇了。因为按照金字塔原理,越往高处走,人数就会呈现指数下降,真正能够站上塔尖的只有1%。当然,4000-5000工资的人也会很焦虑,特别是看到美好的平均工资数据时。
/ w5 }/ F* _. {5 r8 e% b" H+ d 拖后腿了,严重拖后腿了!37个省会城市的平均工资,没有一个低于6000。不是拖后腿是什么!
' s* O3 d& J( V( y3 _

9 `) {! V2 N. M- t1 F5 M 但我们狭小的圈子,往往封闭了我们的视野,更何况人性的眼光总是喜欢往上看。4000-5000工资的人,往往是构成城市企业单位中最中层的阶层,他们拥有一定的学历、工作经历和技术能力,他们可能是毕业两年的应届毕业生、技术工人、基层销售人员。
/ t5 J$ t- C/ i+ L# ?0 x$ J 而由于东西部、南北方的物质条件、生活水平、发展前景的区别,往往也呈现出从村镇到城市的趋势。多少大学生毕业了,愿意回到农村的,就算回去了,也往往是考公务员回去了。这些人就成为了一二三线城市发展的基层。
9 t1 q, Q9 C9 K0 A! v% {
相反,留在没有什么发展机会的农村的老人,出现在各种大型工厂的辍学青壮年,以及为城市环卫,写字楼清洁,以及从事餐饮服务的人,4000块已经是他们薪资待遇的天花板了。
) d$ F7 W2 }6 {1 a- ? 笔者有个朋友的爷爷在村里帮别人看房子。这家人在外打工,已经在城里买房了,留着老家的房子也是为了农村的地。各位猜人家一年给多少?200。真的,没少打零。
6 ]9 \& e8 }% I) d; W 市场情况决定价格,200块反映出的既是当地的消费水平,也是那个中部农村的收入情况。
* @4 o% i3 t) `5 ^ 关于城里的环卫工人,记得前段时间有个新闻看得特别触动:环卫工人月薪2600,因路面有烟头被罚900。每天干着最累最苦的活,却领着最少的钱。很多人看到最低工资标准时,也许就看看,感觉跟自己也没什么关系,但之所以每年都会上调,确实因为它跟很多人的切身利益有关。
: a% }* g. v2 r4 o 笔者查了下,2018年的最低工资标准中,北上广深都突破了2000,其中上海是最高达到2300;黑龙江、辽宁、广西都只是1000出头,其中广西最低只有1000。而很多人就真的领着1000块的工资。
0 Z& K" d1 z1 Y 这么形容一下,是不是感觉更加直观了。所以要说领4000-5000工资的人多不多,几千万人肯定是有的,从这个数量级来说很多,而且他们也正遇到事业发展的瓶颈,没有背景只有背影。但放眼全国,相比与月收入4000以下的人来说,是不多的。
L h/ n, x8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