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1 [' ]# Q3 c( e6 O7 f3 D5 J
“大洋号”科考船在海上回收“潜龙四号”无人自主潜水器。 4 B7 Y* K1 ?# L8 ]
近日,中国大洋73航次科学考察队搭乘“大洋号”科考船返航厦门。本航次在东太平洋克拉里昂-克里伯区国际海底区域开展了历时105天的资源勘探和环境调查,航程总计2.3万多公里,顺利完成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多金属结核合同区和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多金属结核合同区年度任务。* P" s u% L, t# O1 i
本次考察由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组织,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中国五矿集团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共同实施。航次主要利用我国自主研发的6000米级“潜龙四号”无人自主潜水器(AUV)、结核富集装置、土工力学原位测试仪、箱式取样器、重力柱等设备开展了16项调查项目,获得了大量地质环境样品和丰富的原始数据资料。0 C- |4 \0 m( y2 w
本航次的实施,进一步拓展了中国大洋协会和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两个多金属结核合同区控制资源量和探明资源量范围,为后续深海资源开发夯实了基础;为合同区环境影响参照区和环境保全参照区环境基线研究提供了底栖生物、食腐生物、颗粒物通量、温盐参数、海流参数等重要基础数据;本航次首次完成了多金属结核丰度原位评估系统和富集装置等勘探装备功能海上试验,为我国深海资源勘探开发技术装备研发提供了重要支撑。" d2 G1 E8 V5 N* t0 q
在自然资源部统一部署下,我国目前在深海资源领域已成为全球唯一拥有多金属结核、多金属硫化物、富钴结壳3种矿产资源和5块矿区的国家。近年来,自然资源部持续推动深海大洋工作,我国在海洋装备技术、海洋科技人才和深海资源勘查等领域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将为履行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签订的勘探合同义务,绿色、和平利用海底资源,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重要支撑保障。
0 E& {. `, z) o5 P7 U" v6 W% b; _- u$ h' i! a2 t
4 s+ b9 W t9 {0 @2 A& d# j- I \& ?
文章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