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进万米深蓝!我国深海科考由“进入”向“探测”推进

[复制链接]
                                                                                                   
, ?9 l; R$ |: M( X6 W/ V( r9 y

近日,“海斗一号”无人潜水器和“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进行了协同探测试验。


" Q0 b% ?) D/ c" U
4 l; ^: V1 ?9 J3 Y& v

在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科研人员正在检修刚刚出海回来的“海斗一号”。这个像鱼一样的全海深自主遥控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深渊科学考察中,在国际上首次在“挑战者深渊”西部凹陷区进行了大范围近底地形探测。


7 {8 I2 `; n! Q
6 m% X/ `: u9 [, z3 Z- v3 a
“海斗一号”总师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研究员 唐元贵:“海斗一号”是一款全海深的自主遥控无人潜水器,它具有自主模式、遥控模式和混合操控模式,基于这三种操控模式,它可以灵活地来应对面向极端海洋环境的科考活动,比如说深渊科考。3 \& t1 u" T3 U1 b3 B! _$ T$ Q

/ ]: b9 [+ p) P, s" A3 z

今年8月至10月,“探索一号”科考船完成了第21个科考航次的首个航段,其搭载的“海斗一号”在无缆自主(AUV)模式下,打破了多项无人潜水器世界纪录,最大下潜深度达到了10908米,首次实现了无缆无人潜水器AUV万米坐底并连续拍摄高清视频影像。

5 L1 O9 {8 K2 j7 [

航次专家组认为,“海斗一号”在目标物探寻、海底地形地貌探测、实时影像直播和目标物在线识别等应用领域体现出明显优势和价值,为万米深渊科考提供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手段和装备支撑。

# }, [. e  x% I$ h4 f1 K: b( i# G

0 Y' z/ N, H. z# R6 e4 g' }

与此同时,“奋斗者”号也完成了首次常规科考应用,并进行了深海仪器装备的万米海试。“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7700至10900米深度共下潜28次,其中七次超过万米,在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最深区域进行了科考作业,共有18名科技人员首次参加“奋斗者”号下潜。

( W5 X- Q3 ?6 L( b

* y1 ~9 X  @- ~1 `+ ?! R1 u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微生物研究员 张宇:这次“奋斗者”号主要执行了两方面的任务,一方面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设备的海试支撑,另外一方面是科学家下潜航次的工作,在下面对地质、生物、化学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科学考察、数据的采集和样品的采集。
3 u# D- ~6 O( B; q* T2 A7 M. y
429a21324d49e5fba5dc16f7866b00ec.png

  b3 m+ O1 y1 k+ P1 s- k

至此,中国万米科考跨入了使用载人与无人潜水器装备协同探测与作业的新阶段。在同一条科考母船上,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无人潜水器和着陆器交替下潜作业,此次在“探索一号”上成为现实。

5 _8 K2 ~, J6 K1 e4 \* o( S
af9003ecb6fa417ede0feebfd53a460c.png

. ~8 R" i& P# G3 v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 李硕:本次深渊科考中,我们探索了两型潜水器相互配合、协同作业试验,充分发挥了各自在技术上的优势和特点,比如发挥“海斗一号”在海底大范围探测的能力,同时发挥“奋斗者”号近海底精细拍摄,机械手采样等近距离作业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万米科考探测与作业的效率。
7 E( `" C# \1 h# z* n5 Y0 R+ D

“十三五”期间,我国万米深渊科考通过自主研制的技术,实现了技术手段“从无到有”的发展,体现了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未来,深渊科考将进行技术与能力的升级,提高我国各型号全海深潜水器的智能化水平建设,由“进入”向“探测”继续推进。

& b* t! h+ A) e4 [; r: H+ G
               
. T( f5 d, Y( I- m5 t5 y* f- g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dmin
活跃在昨天 18:38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