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学成果:海洋学院师生在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海洋社科理论研究新成果
- d' Q" G8 X. J" Y0 F0 A5 p" P g% N7 L( g& C H
发布日期:2021-05-07' [) _) @. y( G0 }2 m7 f; `+ ] G
! Q5 J, E0 C" Q) B6 |3 a4 F
(通讯员 陈韶阳)日前,由天津大学海洋学院教师陈韶阳与2019级海洋科学专业郑清予同学共同完成的论文《美国海洋思维剖析及对我国海洋强国建设的启示》在CSSCI期刊《太平洋学报》2021年第四期发表并登上杂志封面。' n9 f. x$ s6 l
" d; \2 @: c9 f4 s( a
图1 论文登上期刊封面 图2 论文首页 . f" `, q# ~5 I2 @# |
文章采用文献调查、实证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实现了对哲学理论问题的深度解构,并以现实发展问题为出口,强调并着力解决理论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逻辑和方式。文章从思维方式的角度探讨和分析了美国海洋发展中的成功案例,提炼形成了“海洋自由思维”、“政府主导思维”、“知识产权思维”、“立法思维”、“必要性思维”等海洋思维,阐明各“思维模式”的理论体系与应用实效,采用后期案例进行验证补充,实现思维内容与方法的全面表达,从而达到对美国海洋思维剖析的目的。通过把国家与“生态系统”进行类比的方式,将国家问题转化成“生态系统”问题进行研究,挖掘“国情差异”的内涵与本源,分析美国海洋思维同中国国情间的可移植性和匹配度问题(见图3)。依据“根基”原则,分析思维方式指导下的适宜我国国情的海洋战略,提出美国海洋思维的中国式转化及在海洋发展中的针对性建议。
$ r& `7 q% v" l! V/ G& s8 @' A% t# k2 _/ J# u# ?
图3 “生态系统”视角下国情差异的形成机制
* R& k( R1 ?9 ~8 G' y- ~0 P文章作者之一的郑清予是海洋学院的二年级本科生。该文的雏形为《中西方海洋史导论》结课论文。在创新思维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努力,不断深化理论剖析、完善逻辑结构、构建完整研究方法,最终形成了这一社科领域高水平研究成果,同时也是《中西方海洋史导论》课程的重要教学成果。该课程以培养具备人文素养、家国情怀和宏观战略视角的综合型人才为目标,注重将海洋科学、海洋战略等学科进行交叉融合,运用辩证唯物史观的方法对海洋发展史中的重要事件进行解释,分析其根源、依据、趋势和特点,突出方法论在海洋社科研究中的重要性,将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密切联系,使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海洋认知思维,将教学与科研深度结合,教学相长,不断提升学生的主动思维和创新能力。' h& J5 J) e" X; j! c7 e! h$ Y' ~1 a
据悉,《太平洋学报》是由中国太平洋学会主办的海洋社科领域顶级期刊,是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CSSCI)、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中国政法类核心期刊。近年来期刊影响力不断提升,成为海洋社科研究最为重要的学术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