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率先推出海洋光学专辑

[复制链接]
' [) z9 {; I- b3 y6 O. d
4 j5 z2 Y: C$ D" u: D% `
9 F' \1 j3 [" P) _
1 s8 e: q a2 B! L6 a# [. Z9 S- D

海洋光学是研究海洋的光学性质、光在海洋中的传播规律和运用光学技术探测海洋的科学。日前,为了践行国家的海洋强国战略方针,《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2020年第一期在国内率先推出了“海洋光学技术与应用”专辑。

, I- @8 i2 y) }

据悉,“海洋光学技术与应用”专辑集中探讨了近期海洋光学在深海原位探测、分析深海成份、探测海洋浮游藻类群落、藻类絮凝过程监测等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卫星海洋动力环境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潘德炉在专辑简介中写道:“专辑的推出一定会对国内海洋光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起着借鉴、引领与推动作用。”

- A x) x0 c$ Y1 j f8 W

在“海洋光学技术与应用”专辑里,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郑荣儿团队自主研发了一台小型显微共焦拉曼系统,并首次将之应用于海藻单细胞探测。该系统通过对四种典型微藻的检测验证,成功识别了“单个活体细胞内的多种细胞组分,证明了光纤光谱仪应用于单细胞量海洋微生物分析的可行性。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杜增丰等研究人员介绍了拉曼光谱技术在对深海极端环境下深海冷泉、热液等极端区域对喷口流体、沉积物孔隙水、自生碳酸盐岩、水合物等目标物进行原位探测方面的最新进展。由于海底冷泉及热液系统连通了大洋岩石圈、海洋水圈以及底栖生物圈,是深海物质与能量的传输通道,因此相关研究对认识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反应机理乃至深海不同圈层的相互影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7 j7 Y' X2 ^# l2 _

此外,中国海洋大学的多个研究团队还分别展示了激光衰荡光谱水下原位探测技术和海洋水体光学性质测量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的相关人员研究了光束发射参数对蓝绿激光海洋传输特性的影响,为调控蓝绿激光信号在海水的传输特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浙江大学的研究人员关于大气海洋高光谱分辨率激光雷达鉴频特性研究,对于提升大气海洋激光雷达的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中科院安徽光机所和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分别展示了利用离散三位荧光光谱法、偏振光散射技术在海洋浮游藻类群落结构和藻类絮凝过程监测领域的最新进展。

; y0 w) {$ y4 V" C4 [
+ S4 @1 a2 P% y' n
" Q, i3 F8 k% u. B
! A5 y1 a! f3 a% f1 K8 h5 _ + B7 i% Y# X: a ! H0 o3 b& A7 w- _ 4 X7 L" A8 m1 Y. R% f4 y* s4 k9 z3 C3 Y5 h) p6 F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為了你我愿給
活跃在2025-1-2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