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公布万米深海科考细节 无人潜水器破纪录10767米

[复制链接]
/ p$ \) Y; b4 i, K7 |( b9 m+ E

原标题:中科院公布万米深海科考细节 无人潜水器破纪录10767米

E; I0 w: {& D* w$ }; ]5 i5 W+ @; |2 _+ Y/ }

如皋商务信息网讯 8月23日,中科院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专题公布“探索一号”科考船的万米深渊科考成果。在此次科考中,我国自主研制的“海斗”号无人潜水器成功进行了1次8000米级、2次9000米级和2次万米级下潜 应用,最大潜深达10767米,创造了我国无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及作业深度纪录。“海斗”在万米海底成功获取超过100升的万米海底水样,这是我国深海设备首次获得万米海水,在国际同等或类似装备上也尚无先例。我国也成为继日、美两国之后第3个拥有研制万米级无人潜水器能力的国家。

9 Z% y D/ ]+ x4 U

“探索一号”是我国4500米载人潜水器母船及具备通用深水科考、海洋工程应用能力的科考船舶。2016年6月22日至8月12日,在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开展我国首次综合性万米科考。此次深渊科考历时52天,完成作业任务84项。

- D6 x7 _6 k& L) Z

除了“海斗”号无人潜水器两次下潜超过万米,我国自主研制的“海角”号和“天涯”号深渊着陆器、“原位实验”号深渊升降器还进行了17次大深度下潜,其中 “天涯”号和“原位实验”号3次突破万米深度,在海底停留作业皆超过12小时。

5 W3 I" n/ |) Y% T L9 Z: J 4 w! G9 W2 P& V! S( b% M

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航次领队刘心成称,“探索一号”所载的“原位实验”号深渊升降器,搭载实验装置在海底成功进行了深渊底部氮循环的原位培养实验、“天涯”号深渊着陆器在万米深度,单次获取大于100升的海底水样。本航次取得的成果表明万米深海已不再是我国海洋科技界的禁区,这是继蛟龙号7000米海试成功后又一个海洋科技的里程碑。

" c1 O2 X: [8 k. G6 `7 ?, B

此航次还有一些在国际深海领域进行的开创性工作和突破。比如,科研人员使用国产海底地震仪首次在挑战者深渊西部开展主动源人工地震勘探,成功获得一条完整地震剖面;利用船载绞车系统和沉积物采样设备,获得了9150米水深的箱式沉积物样品,创造了同类型深海装备作业深度的新纪录。

# n7 a" [& j& u } * Z8 P- Z& c' M! ]( t$ p2 f: B/ R8 B$ ^

也有一些在国内深海领域进行的开创性工作和实现的突破。比如,我国自主研制的水下滑翔机下潜深度达到5751米,接近目前国际上水下滑翔机最大下潜深度(6000米),创下了我国水下滑翔机的最大下潜深度记录。

8 d: J6 R7 ]1 \

值得一提的是,科研人员通过深渊着陆器和升降器共进行了13个潜次的大生物诱捕实验,在5000米至10000米级深度获取两千余个大生物样品,其中包括钩虾、深渊专属的狮子鱼以及未知物种。

) `$ t/ t. H+ F& } H h # e; N9 r7 a( w" L, h8 k4 `& n" r

科学家们还成功获得了深度序列完整的海底沉积物样本以及马里亚纳海沟水样。这些样品填补了我国长期以来无法获得超大深度特别是万米 海底数据和样品的空白,为揭示深渊生态环境演变、全球气候变化等提供了珍贵的研究样本,将极大地促进我国深海深渊科学研究的发展,

/ ~9 F6 B3 U) _. ~! [% k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表示,此航次所获得的深度序列完整的原位探测数据及水体、沉积物和大生物样本,填补了我国长期以来无法获得超大深度特别是万米海底数据和样品的空白,这将极大地促进我国深海深渊科学研究的发展,并有效推动我国海斗深渊科学研究体系的建立。(责任编辑:ALEX)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4 J" w$ w: r9 d; K1 @" `; e. _1 [4 O) D

责任编辑:

, [1 `$ a2 ?5 ?. Z- D ' c, n/ o, _ K! h) l! H) X" k+ u0 m* Q- L5 i. y9 Z0 R 0 C4 Z5 L4 p3 u0 C5 @+ Y 3 N+ u9 M, ^ `) U2 S8 d; s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刘雨寂
活跃在7 天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