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生态环境部指导各地深入落实国家重大战略,编制实施生态环境重要规划,推进生态环境领域重大改革、重点工程和重要政策,开展相关重大专项工作,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实践创新成果,涌现出了一批典型案例,现选编,供有关部门、地方在工作中借鉴。
i" c R I. @) b+ T' { 为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加强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厚植蓝色牧场”重要指示,进一步加强海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保障黄渤海原生物种遗传多样性安全,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 (以下简称烟台片区)在全国率先推出“政企社科”四方联动增殖放流新模式,构筑起政府引导、科研支撑、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海洋生态“大养护”格局,为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深耕蓝色牧场奠定良好基础。- U! Q1 s6 M8 o1 P. Q$ Q$ d) f
8 {1 G/ C4 S; k" V- i- a% f3 K
) e' b/ v# u' u
5 N. N0 ^) P, ~0 E( s0 A M8 ]6 x8 b, N7 @4 V( q- {2 W$ Y; Y) n+ p
* ?8 U6 m3 e8 t7 l8 n
制定目录清单 完善标准体系: B% h7 T- I. k" ^
1 T8 Y9 f6 m L7 m# s: l, J3 ?推动“放前”管理标准化
" `4 I. |9 D0 _- c1 V 烟台片区涉海科研院所利用海洋资源调查研究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在全国率先制定了《黄渤海重要野生水生生物资源增殖品种指南》,为育苗单位及社会公众提供清晰明朗的指导性目录清单。海洋渔业部门、国家及省级水产原良种场根据目录确定渔业增殖放流品种结构和规模,于每年6月向社会公布放流品种目录。
2 a0 F: _' M; K8 o$ C5 u* V$ `# p高标准建设国家海水养殖综合标准化示范区,按照《农业综合标准化工作指南》要求,收集340项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为科学育苗、有效增殖提供标准化的养殖示范规程,搭建育苗养殖标准体系。; P: V/ x# a# u" a& U7 s
该项举措推行后,实现了放流重心由“大宗经济物种”向“生态环境需要的系统物种”的精准转移,大幅改善水生生物群落结构,渔业生物的资源量和多样性趋于稳定,生态链明显恢复,有效推动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修复增加15%以上、高营养层级生物资源量增加30%以上。* |3 `" @# b; A1 u z
搭建云上平台 完善驯化体系; X4 l* `. ^& W" a% O0 r
& D6 e. y) a: W9 Y0 y+ |0 w' t推动“放中”实施规范化6 p- I( t7 n- [9 @
坚持对社会化增殖放流资金高效化引导应用,在全国率先出台《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社会资金募集管理规定》,对社会多元化资金投入进行集中管理、统一使用、开源节流,提高社会资金使用效率。创新运用山东省云放鱼平台、烟台一手通资讯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广泛发动社会力量,组织社会公众通过线上统一认购、线下独立打包、指定地点、集中放流的方式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增加社会参与度和增殖放流体量,有效规避了因社会无序放生对生态链的破坏。在全国率先编制《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野生驯化方案》,指导企业对工厂化繁育的苗种进行科学、规范的野生环境生存能力驯化,提高增殖放流品种放归大海后对自然条件的适应率。
o' `) v3 a1 Y9 A0 E3 ~; V- r( |: g# T
强化育苗繁育 完善监督体系( W/ B- b' u! [$ Q& e
3 V1 o5 L, i' a$ r7 }" W推动“放后”保障长效化* O1 }2 X8 S/ S
发挥国家级海洋渔业原良种场在鱼、贝、参等多个品类的繁育技术优势,引导企业从生态效益最大化、海洋生态链的完整性出发,制定育苗计划,有效保障了增殖品种的供应量。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以拖网调查的方式跟踪监测增殖效果,出具评价报告并及时向公众发布,以社会公众的有效监督倒逼渔业主管部门和企业优化增殖放流实施体系,使水生生物资源修复形成螺旋上升态势。模式推广以来,已在烟台、威海、东营三地投放社会化认购鱼苗200万尾,放鱼养水、造福子孙的社会认同感逐步建立。/ h$ l/ x, `/ [* B+ F
通过对增殖放流的“前中后全链条”管理,实现了从“政府主导政府做”到“政府指导全民做”的模式转变,有效调动了社会资源,充分凝聚了有心致力于增殖放流工作的社会力量,实现多元化增殖。8 ?" m7 b8 l4 |" U/ Q1 n. H1 r4 b
2 I, m* r* o1 j6 U. K
+ ]% F+ v5 B6 f- q
, }; S# ^! `' Y8 Q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L) [2 G$ ?1 S9 c) v* u
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