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3 b8 @0 I8 c+ F! ]7 j' l
“国之润,自疏浚始。”在沪上,有这样一支团队,他们20多年来执着于疏浚船舶的自主设计,自主设计了亚洲首艘重型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鲸号”,支撑了我国绞吸疏浚装备技术实现由跟跑、并跑向关键技术领跑的重大跨越。 2 m. m2 v8 k4 C k$ T/ H0 q
这个团队就是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团队,日前,该团队荣获“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称号,受到隆重表彰。
% P' Y. S2 `5 G/ y' w/ K 攻破“卡脖子”技术 - Z; N9 G, q" y( ]! b5 F. J G4 y
小到污染河道的治理,大到远海岛礁的建设,疏浚行业都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然而,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全球主要疏浚业市场几乎看不到中国企业的影子。 : o7 |+ o- Z5 K: x
2000年起,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团队(以下简称“设计团队”)与上海航道局等单位自主研制了国内第一艘海上大型绞吸挖泥船“航绞2001”,揭开了国内自主研制现代海上大型绞吸挖泥船的序幕。 % s; X8 X' `7 G4 z& m
此后,设计团队乘势而上,相继开发了我国首艘采用浅水倒桩技术的“天狮”、首艘采用变频技术的“宇大一号”,亚洲最大的非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麒号”,当时亚洲最大、世界第三的重型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鲸号”、世界第一的重型非自航绞吸挖泥船“新海旭”等系列船舶,在“一带一路”国内外港口、长江航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W; q( o+ ^3 M" H1 o, b; a: [2 D4 K
在海上大型绞吸挖泥船的自主研制过程中,设计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 q; W9 h- e: ], U( \0 v# V% B( l
突破了海底高强度岩礁快速挖掘关键技术,实现了水下快速、高效挖掘高强度坚硬岩礁;攻克了船体、挖掘装置、定位装置等多体耦合动力学设计分析技术,大幅度提高远海典型海域的作业窗口期;创建了海上大型绞吸挖泥船总体设计体系,实现了我国海上大型绞吸挖泥船以及核心设备的自主研发、设计和制造。 ; f5 f U% I; | M
经过长期的科研攻关和技术积累,设计团队完全掌握了绞吸疏浚装备相关特种作业设备设计的核心技术和特种船舶设计开发的核心内涵,攻破了挖掘系统、定位系统、传输系统等一项又一项“卡脖子”技术,带动了疏浚行业装备技术和配套设施快速发展,推动形成了装备设计、制造和应用的完整技术体系和完整产业链,实现了从“被封锁”到“限制出口”的历史跨越。 0 D s- Z: W! v, A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获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这是中国疏浚业首次获得此项殊荣,为促进世界互联互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 H! ~" k; r5 J5 c3 s) l+ M0 ? 提升国际影响力
v3 u+ Q- g6 z 在设计团队的众多作品中,“天鲸号”毫无疑问占据着最重要的分量。设计团队负责人告诉记者,该船配备了多种当时国际最先进的疏浚设备。 & v a- |% u6 \5 I3 s
如今,以“天鲸号”为首的系列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服务于国家战略任务和重大工程,深度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成功实施了远海岛礁建设、港珠澳大桥等重大工程200多项,在建设海洋强国、维护国家领土及领海主权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中国速度,大幅提升了我国在世界疏浚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 X" G t' k% ^8 |7 ]7 I* b 此外,设计团队完成了10多艘软体铺设船的船型和铺设设备开发,已成为软体排铺设的标准技术;率先开展了海上风力机安装技术与装备研究,为东海大桥风电场开发了风机整机运输船等,使得风机整机运输和大型起重机整体吊装成为我国海上风机安装的成熟技术与工艺;研发了目前国内斗容最大的“长鹰8”的铲斗挖泥船,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了自主设计、建造大型铲斗挖泥船的能力。 - A. O/ A+ z7 `4 E9 _4 c" h' _$ _
设计团队研发的疏浚装备技术,支撑了中国疏浚行业的更新换代,提升了我国疏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近20年间,随着国内疏浚装备技术不断进步,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极少数几个能够自主开展大规模吹填造陆和航道疏浚工程的国家之一,疏浚行业自主研发水平跻身世界前列、疏浚能力跃居世界第一。
3 D' f8 a8 K4 \9 B! y9 K1 D/ q 培树应用型人才
5 R/ A1 N; P. O% i; u% t# f5 @ 设计团队成立于1978年,由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系的水面舰艇设计、民用船舶设计、船舶造船工艺、海洋工程四个专业合并组成。团队目前拥有我国首位造船界的中国科学院与工程院两院院士、年逾百岁的上海市教育功臣杨槱,“辛一心船舶与海洋工程科技创新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谭家华,高校唯一一位“船舶设计大师”何炎平,以及一批年轻富有朝气的教学科研优秀人才。
& ^* Z- b% P | 多年来,设计团队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断提高政治站位,牢牢把握党的办学方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学生树立师者楷模。围绕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教学,设计团队开设了《船舶设计原理》《船舶原理》《船体构造与制图》等学科专业主干课程。
$ ]0 G; I. \: _! O, R 设计团队还有效地把活跃在科研攻关一线的学术领头人纳入教学工作中,将科研最新成果搬进课堂,坚持教学改革、实践育人,引导学生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海洋里,为我国造船、交通运输、海军装备、海洋开发等部门培养了众多高级科技人才。
' V6 z* b) p8 T! r9 \ 在承担饱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同时,设计团队时刻不忘肩负的社会责任,参加了“学森计划”等一系列活动,以课堂讲座等形式对高中生开展科普教育,培养他们对海洋强国建设的理解和对船舶海洋工程专业的兴趣。
5 F! w( U& ~* d: Y2 O& A( F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未来,我们将针对海洋强国战略需求和船舶绿色智能化方向,努力增强人员、知识与技术方面的储备,积极面对新时代新机遇新挑战。”设计团队负责人表示。 ; n7 y" N9 L- E4 P
* V0 z) G2 S/ q3 v
3 O, d3 {1 t8 i9 J% h, l" ]" ]. i5 a; x; q) p- D+ c
4 R1 C7 ^+ U ] Q% @
+ R" n. r8 h, }6 t9 O2 w1 N( D1 o$ D9 P6 E. T7 J0 E
+ P: \& J, m3 w2 ]- p- ~( e% I, r& J; x# d1 ~, b
1 o, X% B; T! h
! b. x5 W4 F: r6 S5 D0 }- c7 C. f7 [, I$ a2 j! O9 I
& Z9 |2 E4 O( }* w# l6 A/ D
' l6 u6 E5 [" J) C9 |
( U6 @+ Q. ?$ \- z. Y7 P6 } ]2 P b) m3 f! H+ ?7 v& E
2 V/ G5 C' }. m A+ p, i/ D
2 o2 r9 s8 o* {) {8 I9 ~
l2 r: y' z" W9 _' X
b! }& ?1 j! _3 j# \* `* z2 r6 ]- M8 p, ^- U' b4 k8 U; B
7 @+ g `6 ]5 @2 I! @8 W
% t' _" h/ A) B' K/ K0 e1 A/ e! |+ [& _/ W3 X/ }" k% f& w
0 q3 t/ k: O- [1 q9 u& T. ^+ h* K# ]
$ V b R# h- D. @3 R, A: J
/ G; _' l* O& N, X. T c7 T" B7 c1 u: o/ c7 y) r' N: H
: M, A# Q! u5 S
( t0 U, O* c3 a7 m! [4 @! O! }/ x* ~9 X2 Y$ d x; O8 f' m0 L4 C+ Z9 i, O
% p! @# e9 i6 L+ y: R
8 u3 ?; W4 U: j" [% D& M. z: C Q
3 r) c* D. O) _% z6 F# [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4 e+ Z; |4 [& i0 i* L e
4 Y0 x2 j# \$ [( n, h- X; I, j9 T
% r" `/ @& [9 ~' b. b% J
) J' O7 A7 W c+ T+ I, R" o
5 v" E$ g X9 w4 ^, e4 _$ r2 F) Q! S/ V4 W! w: |2 I% a
6 e: }0 W5 ^5 W. N4 \0 q; B6 H9 Y8 ]
; Z1 T+ }9 t: }) i' q; q. W; i4 K+ ~
# Y U' d! K+ g3 }: z6 p- r5 \# N6 u( j/ `- |
?. N- n$ R- Y" W) G( a
2 F J( F) K0 y9 G
) A, G3 y8 a$ H |9 M5 i4 y6 S; j; J; {$ Y$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