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深耕科技创新一线,从海洋中寻宝!培育发展新动能-海洋三所

[复制链接]
坐拥355平方千米海域面积,194千米海岸线,厦门海洋资源得天独厚。在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海洋三所”)有一群“海洋寻宝人”,他们深耕海洋科技创新一线,抢抓科技新赛道,培育发展新动能。
' b- E% k9 x2 j& n' m) z2 v6 b) w4 S

) P# m9 h( ]7 C! `
6 Q& _$ P' B+ e
$ R; z; `- f, X- v. i' }4 m“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连日来,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海洋三所引发强烈反响。科研人员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的科研工作者,既生逢其时,又重任在肩,将发挥自身优势,在广袤的蔚蓝大海继续潜心钻研,为海洋科技事业发展和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3 {: n9 S+ D5 V2 b+ E0 ~
" r0 V, D2 i/ d8 f

# D  Z8 r+ i3 B0 r7 \$ S% }- a$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加大攻关努力解决“卡脖子”问题
; S5 C& i( M4 m8 b# j5 \+ o7 c( ]: F1 Q6 Z6 s' @* i& i
10月17日,记者走进海洋三所,一间间实验室里,忙碌的科研人员正埋头工作于各种精密的仪器设备中。来到活性筛选与功能评价实验室,一股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香气来自副研究员何建林手中正在研磨的深褐色粉末,“这是龙须菜,别看它很普通,酶解后可生产海藻寡糖,开发出绿色、安全的新型海洋生物功能制品。”0 I( a+ U0 ~* Z, O

5 i2 s# G2 R3 V3 d" E* c! J“我的工作就是从海洋中‘寻宝’,依托海洋生物资源活性筛选与功能评价实验室,从各种海洋资源中提取出有生物活性的物质,为海洋食品和海洋药物开发提供技术支撑。”副研究员何建林从事海洋生物资源活性筛选与评价研究已经10余年。在他看来,“党的二十大报告为科技创新指明方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将加大科技合作和攻关,解决‘卡脖子’的技术问题,特别是针对困扰现代人的代谢性疾病以及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开发产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3 N6 {& `* k. _" F+ S7 M3 ?- _* S( Q, j  N: C
幽静深远的大洋海底,蕴藏着无尽宝藏。位于海沧生物医药港的海洋三所海洋药源生物种质资源库,保藏着丰富的海洋药源生物种质资源。副研究员王昭凯表示,他十分关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科技创新的论述,“作为一名普通科研工作者,我会把自己的本职工作融入国家创新发展的大环境中,充分挖掘、利用海洋生物种质资源,为海洋科技创新提供种质资源的保障。”) g  i6 P' H& _# q0 M0 _7 ~9 D

$ s5 i$ f) {5 b5 h# A" d% e; P2 Z  h海洋三所是一家具有60多年历史的海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机构。“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这让我们科技创新的底气更足了。”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张怡评研究员表示,作为国家级综合性研究所,海洋三所科研人员始终瞄准国家及地方战略需求,坚持问题导向,攻克一个个关键技术瓶颈问题,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特别是在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成果转化方面不断突破,近年来已成功完成成果转化25项,为12家企业的产业升级、新产品开发提供助力,建成10条生产线,有力促进了海洋生物产业发展。
, m+ U# @$ e* ?: d& w! {2 [' t" q: |+ L+ e0 n
2 P% B+ c8 H6 N; v0 f) T4 Y- C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科研人员在实验室开展相关项目研究 资料图# w' D0 n8 v/ r. M; J! e6 c, H  s

! }3 U" H6 a5 W$ `+ M- M, [坚持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3 w  D4 J3 e1 w5 L7 s" N; A+ s
9 |* K3 K& d# B2 X1 ]! V, U6 S在海洋三所的微生物酶实验室里,高级工程师产竹华正在使用离心机,提取海藻活性物。在这个实验室里,他所在团队研究出“一步法”海藻寡糖制备工艺,获得了多项发明专利授权以及厦门市科技进步奖。
3 v2 }/ e- k9 ]5 ~4 z1 U9 i0 X7 B; V2 o/ Z& n/ X9 C% t+ [
“该项目已经实现了成果转化,建成了国内第一条年产吨级的海藻寡糖干粉生产线,实现了海藻寡糖日化产品、食品、生物医药原料的产品销售,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产竹华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我们团队备受鼓舞,今后将继续努力,深度挖掘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更多绿色、安全、高效的新型海洋生物功能制品,推动生物技术在环境污染控制、资源高值化、废物资源化等领域拓展应用。”& |8 f. H+ ]4 H6 X% y
9 E& o! I5 O7 I6 @  b% I1 |
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中试是难点和痛点。由于缺乏配套的中试研发平台,许多科研成果只能以论文的形式存在。位于翔安的海洋三所海洋生物产业化中试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中转站”和“孵化器”。这个平台建立六年来,越来越多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在这里“开花结果”,论文中的公式和数据,孵化成支撑产业发展的硕果。, Z4 R+ r0 g! f2 J% D& w1 l, ]
# d. ^+ c* [( K* k- P/ J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高级工程师陈晖表示:“科技成果,是否能够成功转化为生产力,是其经济社会价值的重要体现。我们平台将继续推动实验室成果落地转化的中试工艺研究,使之形成能够批量生产的成熟工艺,助力海洋经济产业发展。”. A3 x5 M) h6 w2 b- z' _
( m$ V% L1 L3 D8 t( _* P( r

. N  _! q5 n: p

0 G2 N4 A2 }& H& C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4 F* M2 D" E" L3 q3 w
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靶诘主
活跃在2021-7-1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