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关于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的思考

[复制链接]
本文节选自《关于海洋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的思考》,共2537字,预计阅读需15分钟4 ~4 G) A1 A! _0 {0 B  j/ g
中国是陆海兼备的海洋大国,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海洋工作“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于国家安全和权益维护”的新定位,而海洋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的构建则是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工作建立统一规范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是自然资源领域重要改革任务之一。2018年“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提出组建自然资源部,其三定职责包括:针对自然资源调查建立统一规范调查监测评价制度、实施基础调查和专项调查及监测、评价成果的监督管理和信息发布以及指导地方调查监测评价工作等。
+ Q( W" J3 C: D0 o6 ?- K  c8 [" h2 D+ T' D1 A' o) i

* O4 v: l# a$ ], I) X  o2018年机构改革以来,自然资源部立足“两统一”职责,以调查监测和确权登记为基础,持续推进自然资源重大管理制度改革,在开展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的同时,系统重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的任务部署和工作内容安排,并公布了相关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方案与导则。
- G) c" r( [$ }
% i0 j% g: K) O) X. M

/ l: y  ?1 s5 F1 {) I  e5 d但是,由于本轮机构改革前陆海管理二元分割,相关标准规则差异较大,海洋调查监测制度体系难以与陆地相关制度衔接,导致海洋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存在诸多技术问题、遗留问题和复杂性。为此,本文基于研究就关键问题和制约因素系统地提出对策建议。1 ?/ Q4 e* M+ L+ D( n" e5 m! P

9 ?& V: r' Y; Y+ ^; \# s& _# ~& Y1 \" G% V9 z' r# t

7 y, ~: s: y; v2 \/ n, ~( b  Q! O! t- X3 V" A
1 c+ u0 Z5 r2 J- K2 a8 M& n+ d
9 ?6 r' u! ]8 B- l  H7 d. e2 Y
随着我国海洋经济迅速发展,海洋调查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部门和机构开始参与海洋调查活动,调查主体日益增多。然而,在海洋调查工作取得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缺乏统筹规划、监管不力、调查资料共享不畅、服务水平低等问题。自2018年自然资源部的组建及其“两统一”职责提出后,自然资源业务由分散、割裂、孤立走向系统整体,从而要求站在地球系统科学视角重新审视和管理陆海自然资源,对海洋自然资源调查提出了新挑战。3 t; e8 r: o: E( A3 D
PART, ^( r8 i, ?  \
01海洋调查与监测逐步融合,但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调查协调和技术规范体系海洋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缺少顶层统筹协调机制。目前,国内海洋调查活动涉及多部门多行业,缺乏国家层面的整体规划为指导,各部门、行业间缺少沟通协调机制。海洋专项调查间缺少衔接,调查区域、内容和周期等缺乏统筹安排,部分部门组织的海洋调查往往与其他部门专项出现简单重复,而重要海区、复杂海域的海洋基础性资料却存在缺漏。中长期计划安排的缺乏,导致海洋调查工作的系统性、长期性和全面性不足,影响海域调查的管理工作。同时,调查力量布局和调查资源配置存在不合理现象,海洋调查的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受到限制,调查效率不高,精度不细,规范不强,成本不低,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各项需求和国家海洋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  t- k2 }. f7 ~" i
当前,虽然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工作中已应用一些新技术,但海洋调查与监测核心要素信息自动化提取技术仍是目前的主要瓶颈之一,具体表现在:调查对象影响因素多且复杂,导致难以准确把握海洋资源不同要素之间过程联系;空间信息获取手段智能化程度低;水下信息智能化获取手段缺失;海上应急监测数据获取不及时;海洋灾害预报信息精度低等。海岸带调查过程受阻,受海岸带周期性涨落潮影响,仍存在资料大部分空白区,可称为“盲区”或“盲带”。受调查技术及装备的限制,人从滩面下不去,船只从海上难抵达,只能乘潮作业,落潮时徒步在干滩调查取样,涨潮时搭载小型船舶自海向陆抢滩作业,调查时间紧、范围受限、效率低,还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迫切需要新技术手段提高调查效率。" ^) V- a( V4 C, T
PART3 @: E! r) Y4 _- {, @8 M/ m
02
海洋调查存在交叉重叠,调查数据资料种类繁多,规模庞大,管理复杂
( l1 f5 e0 J/ R* k- E% h) B6 _
" W# X  d( E! `! X$ |

, B  x, n/ ~$ c海洋调查资料统一汇交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海洋资料行政监管乏力,海洋调查数据没有统一的归口部门,缺乏统一管理协调机制。由于任务来源不同,在我国管辖海域开展的海洋调查活动基本处于各部门条块分割的状态,不同涉海部门和机构、企业纷纷下海开展海洋调查工作。7 G: w- s! C0 Y) f- A+ }  W
多头管理造成各自部门利益为重,调查数据难以实现部门之间、单位之间的共享和交流,导致人力、物力的严重浪费。涉海部门之间调查资料相互掣肘制约,部门间缺少信息沟通,没有建立完善统一的海洋数据交换标准、规范、质量控制和信息服务系统,信息共享存在壁垒。此外,海洋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建设仍不能满足各单位数据使用需求,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海洋重复调查和资源的闲置浪费,使数据资源得不到有效的整合利用。& f# N8 b/ z2 v* X
PART7 X, R. Q( V& Y# s% F# Y
03
陆海管理部门虽已整合,但管理制度和标准体系的一体化仍需相当长的过程
  Z0 C5 I  B7 K1 v, M
3 u/ a4 V& `3 A; O# s. ?
" A; [! ^- M$ r" O5 Q. C
现行标准和海洋行业标准得不到全面、深入、准确的贯彻和落实,标准实施缺乏监督,标准未实现最大作用。此外,部分调查活动监管力度不够,导致敏感要素和限制区域的调查数据存在潜在风险。调查设施的布防随意性较强,非法或不明调查设施缺少合理监督管理手段,随意搭载、安装或投放调查设备的现象得不到规范或管理,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 b) M5 C3 Z9 Y监测技术标准的规范化,将指导海洋资源调查监测工作的科学、统一、高效开展。尽管我国已基本构建海洋资源调查监测标准体系框架,但标准的系统性、规范性和完整性还有待完善,现有出台的标准少,更新迭代速度慢,需要的标准得不到及时制定。随着海洋调查科学技术的迭代升级,许多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如云计算、人工智能、卫星遥感等技术在海洋调查工作中得到应用,但是,以上新技术新方法在海洋调查监测过程中的标准尚未制定实施和推广普及,导致海洋调查标准体系的构建与科技发展存在断层情况。) s5 x; {- x& b% Z/ w* d) S- u6 \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K8 y' ~! V) X: f( o, P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靶诘主
活跃在2021-7-1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