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P* l- \( |: H3 n4 J# y! {- X
张志阳在实验室 烟台海岸带所供图8 c: l; l, o4 v6 @& Y M% m- i
& x( p$ C+ B* c" x% K$ i9 B. e- c
人物简介:张志阳,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33岁获评研究员,开始教授博士研究生,并入选山东省人才工程。2022年,被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青年联合会授予“山东青年创新榜样”荣誉称号。- g* h" W% L) `
环境监测是环境领域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环,对各项工作的进行以及人们的生活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而我国在此领域仍缺少许多先进的方法和设备,是一片有待开拓的“科研土地”。8 W4 O. E' o' v: Z6 }
从硕士时,攻读海洋化学;到留学海外,钻研物理化学和纳米光子学;再到归国组建团队,培养新人……张志阳便是在这片土地上不懈耕耘着的那个人。
* \& q; d' M; R" f, X. T求学之路,反复锤炼% n1 G" A( f4 e
1988年,张志阳出生于安徽霍邱县的一个普通农家。2007年,他考入安徽师范大学,就读环境工程专业。6 y) d& V( E: K Z% I
入学以后,张志阳才了解到,环境工程是一个涉及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各个学科方向的“理科综合”专业。
6 P9 A V2 e; Z( y$ {* @如何确保自己对学科知识掌握得足够深入呢?在本科学习中,张志阳了解到,我国的环境监测十分依赖国外的方法与设备。
" P2 S2 `. U8 f% \于是,张志阳决定未来从事环境监测领域科研工作,为中国的环境监测的发展添砖加瓦。为了学到更深入的化学知识,2011年,张志阳通过推荐免试进入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攻读海洋化学专业(海水分析检测方向)硕士。- ?1 X$ t& D/ b- o% |1 G2 k" z
入学后,他花费大量时间努力学习补充化学知识,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获得“中科院院长优秀奖”,也成为研究所迄今为止唯一硕士阶段获得该荣誉的学生。& e$ z- ]2 m! y6 D3 ~$ I
2014年,张志阳刚结束硕士学业,便前往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申请到德国科学基金会的全额奖学金。8 e: z2 t |3 C b$ b; v" m; B" h
张志阳的新课题“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与催化反应机理研究”,需要学习大量的纳米光子学和物理化学知识。这意味着张志阳面临着一个全新的领域。不仅如此,他还要面对语言差异、饮食差异和文化差异等生活上的问题。/ n+ x9 c: ^* x/ K/ K8 }: X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张志阳在催化领域权威期刊《美国化学会-催化》上发表了他博士阶段的第一篇论文,也是他德国导师在此杂志上首次发表——不仅德国导师十分满意,课题组的德国同学也对他刮目相看。
$ x3 G( `; w: r7 m4 S# c" [1 T. [! ?正是这段德国留学经历,让他“很好地培养了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张志阳深知“艺多不压身”,在未来科研中要想持续创新,必然需要多学科交叉的储备。& U3 u& @2 c% A O7 h, N6 g
“不必急于求成”的他决定,在博士毕业后再次转换研究方向,前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任博士后职位,研究“智能响应纳米材料自组装”的课题。6 m! a5 A/ m. D) \" k) X
在不断的求学过程中,张志阳不断汲取新知识,成为了一个多学科背景的科研工作者。
$ x# [& U9 i- m不忘初心,心系祖国
: z1 t. s1 s2 t0 }# A% d; ]5 d6 _三年五载,一生牵念。尽管身处他国,张志阳却时刻关心国内发展和政策,时刻准备回国工作规划。+ H7 K8 D% ]8 l" M
在国外,他积极响应大使馆的号召,了解国内人才引进政策。2020年初,其硕士导师、研究员陈令新受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的委托,向他发出回所工作的邀请。/ H9 J% m" Q9 B( G- g* f
陈令新对他说:“国家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很需要环境监测方面科技人才。研究所能够提高一个很好的平台,可以让你在感兴趣的方向做深入研究!”尽管此时张志阳已经收到了帝国理工学院和慕尼黑工业大学的邀请,但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职位,选择回到祖国的怀抱。
0 }3 b! O+ m9 f回到烟台海岸带所,张志阳的目标是“星辰大海”。他紧密围绕国家发展,面向陆海统筹国家战略及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需求,聚焦海岸带环境快速分析监测方法与技术开展项目研究,希望为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贡献绵薄之力。
2 `: w9 o% F5 Q" [8 o/ q张志阳结合自身多学科的背景和特点,利用光学纳米材料的高灵敏和指纹识别光谱学等技术,旨在解决海岸带环境监测与分析存在污染物含量低、种类多、干扰大等难点,成功申请到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中科院海洋大科学中心重点部署项目等项目,并组建了自己的科研团队。
' q4 Z& E9 O k3 {提及未来,张志阳希望自己能够瞄准一个领域,深入挖掘科学问题,敢“坐冷板凳”,不断推进其研究工作的有序、深入开展和突破,真正做出“0到1”的科研成果。5 _- b/ `2 `( Z+ L5 _4 y
立德树人,放眼未来- g+ R6 t* q2 y
作为科研工作者,张志阳和他的团队成员始终坚持秉承严谨认真的态度,发扬永不言弃的“科研工匠”精神,目前,已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并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 h" B0 k5 a# I& o4 s5 B2 X
作为年轻的研究生导师,他同学生亦师亦友。张志阳引用《论语》名句“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来激励学生,希望学生制定更高的科研目标。7 O8 ^: {, S" e, G0 G5 o( W- j6 `& {
同时,他还将国外学到的优秀指导理念与教学方法积极应用于科研指导中,注重培养团队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能力,调动学生的自我学习和探索能力。4 R; E1 K0 G8 t2 _& M# Z' n9 C4 B
“提出一个科研想法要清楚解什么决科学问题,有什么独到之处?”“参考文献的时不能模仿,只能超越”。这都是张志阳常对学生说的话。
* u* G( A& v; ^$ |张志阳认为,立德树人是人才培养的出发点。他强调科研诚信,对学术不端零容忍,要求学生对实验的可重复性反复验证。
( E% h1 e! y. S) k除了科研思想上的指导,张志阳也到实验室第一线进行教学,给学生讲授科学实验的细节以及实验的设计。他的原则是“用最少的实验验证最多的想法,不能盲目做实验”。当学生碰到难题时,他会带着学生从头开始把实验一起做一遍,甚至有时会陪学生做实验到深夜12点。 V @0 P9 e; u/ r/ z
老师为学生们指明科研的航线,一起乘风破浪。在他的引导下,很多学生计划继续攻读博士,希望以后从事科研工作。) ~# B3 N2 ~2 {" c7 u6 k$ ]; x
科研道路漫漫,张志阳以充足的知识储备为武装,以国家需要为方向而不断努力。未来,他将向更高处迈进,向更深处钻研。
- i* f% {) Z" W) I/ A" o* h ?& L( C1 \4 k3 c! r6 @8 T
( D" C+ J0 U: j9 d5 g( B* f9 i
" U; y6 k) s" s! ^/ b) _8 `/ S6 R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o3 D: |2 N. ?0 g, Y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