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淡水养殖业主要包含大水面养殖、池塘养殖和稻田养殖等模式。为进一步推动3种典型模式“提质增效”,本文给出了未来绿色发展的路径:①大水面养殖需要尽快实现大水面功能分区、建立规范准则与加快产业融合;②池塘养殖模式需要加强池塘标准化改造、应用现代机械化设备与推广复合生态型与循环池塘养殖模式;③稻渔综合种养模式需要强化特色品牌、完善基础养殖设施与建设科技推广体系。
3 w) ~& y% B4 v) T8 p/ S1 r
3 c2 }' U6 m) ?- [& R& O3 j4 u- Z01
+ ^0 T b! C# Q$ n+ i大水面养殖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I/ N9 p+ m8 _/ [) O8 d- x3 l% o4 w6 u
2 A/ n/ E U! [2 X
$ I3 c9 O3 T1 q# f+ ]5 j+ q
水面生态养殖产业需要探索出一条适度开发、永续利用、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和谐发展的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 Q( K9 C* U) F8 v1 d3 [; |0 @; e- e5 Z$ t7 r
■千岛湖捕鱼 A. z7 t. v' D d* F4 R2 |
首先,尽快实现大水面功能分区。按照各地水域环境条件、渔业资源禀赋与水产养殖业发展基础,分析该水域生态承载力和差异化的市场需求,明确不同区域范围内的湖泊水库等大水面绿色健康的发展思路与定位。对于不同功能的水域(如可分为养殖与景观水域、饮用与备用饮用水域等)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实行不同的管理措施,对于适宜进行商品化养殖的水面而言,应当选择绿色养殖方式与品质优良的水产品品种,生产天然、健康、安全、绿色的水产品,充分发挥大水面渔业的生产潜力。5 v% V. G) _: H
! K1 r4 z. i/ |' P
( a# |8 r1 U" D* }8 V其次,建立大水面养殖的规范准则。必须建立严格的生产准入制度和行业行为准则,针对大水面养殖产业全过程包括初期规划、中期投资与养殖技术标准、后期水产品销售以及水域环境检测评估等,从法律、政策规定等制定行为准则,核发过程许可达标证,严格进行养殖准则规范。还可以探索建立大水面绿色健康养殖退出机制,如可以建立对于水产品产量、质量和水域环境连续5a检测不达标的养殖者强制退出,并对水产养殖业进行过程管理。
* R K9 C' m8 A2 {0 O0 l8 t4 {. e. L( T$ m1 T
7 r( P! n$ G& l/ o
最后,加快实现渔业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可以将大水面养殖基地与旅游、观光、垂钓、康养等文娱项目等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渔业多元化模式。通过研究渔业资源增值与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技术实现科学健康养殖、增加技能培训,使产量水平控制在环境承载力之内,恢复大水面生物多样性和完整性,实现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争取达到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S- n8 P/ B4 \/ r/ U' B
7 e5 t# z/ C! m& O! ]1 H8 c2 f
7 M& O2 I7 G- g
02
9 R+ N4 v& W, a v0 |7 _池塘生态养殖提质增效的发展建议
4 Y4 Z/ L5 o1 ?2 _8 K0 J s
) l+ l t# @0 G
a0 f! i" I# G) n9 W# y( E为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健康、安全的池塘养殖产业发展,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 j$ q. I& \! y" T$ f% a' F, g
0 e4 }0 @5 g! l# ^+ j5 }1 a首先,加强池塘标准化改造,达到健康养殖标准。以规范化的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的生产设备、排放水达到SC/T9101标准和现代化的管理方式为基础,以完备的苗种、饲料、肥料、鱼药、化学品等养殖投入品管理制度为手段,通过完善养殖技术、计划、人员、设备设施、质量销售等生产管理制度,建成高标准池塘养殖模式。
! D# T- ^; ~* i8 D0 c# G, y$ k. \
3 y u4 k" z* C% d% ~, b A& v
其次,推广复合生态型与循环池塘养殖模式。一是聘请水产技术专家对该模式养殖出的生态水产品的品质、口感、营养价值等方面进行专业权威的评价,增加消费者认知与市场广泛认可的同时,提高养殖户、创业者等对复合生态型与循环池塘养殖模式的青睐。二是制定出台权威的复合生态型与循环池塘养殖模式的技术规范,包括池塘建设技术、池塘养殖技术、池塘生态循环技术等,让养殖户“有技可依”。另外,通过增加养殖补贴形式鼓励和支持已有模式的典型示范点,引导其扩大养殖范围,以合作社为依托,为当地选择该绿色养殖模式的养殖户提供收购服务,构建与超市、高校、企事业单位对接的产销对接机制,拓宽销路。
. P4 r! Z# d9 J) C
7 y/ X' ?+ D$ _5 J7 r6 l' |+ j$ i8 t' O7 v- e
最后,大力推广与应用现代渔业机械化设备设施。一是推广池塘养殖增氧器械。地方政府可以“先购再补”的方式,增加如叶轮式增氧机、微孔管道增氧设备等的惠农补贴,引导池塘养殖户应用高效和能降低病害发生率的新型渔业设备。二是鼓励池塘养殖户更新与应用智能化设备。在养殖典型区域举办文艺演出活动,旨在大力宣传“在线监测系统和养殖周期全程智能化设备”的强大功能,采取免费试用、礼品相赠和“先使用后付款”等方式激励池塘养殖户应用智能化设备。; ~! f, W. t( z5 @8 d$ ]
# L2 d7 U! Z% @9 U
( @8 s5 N. [& v5 ^" v034 n8 R7 H3 P* G( J- ~/ i0 ~( d) w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 p: d: O3 }% P4 x. M
4 Q5 R, I& Y: ~
) y6 R& e, z1 v E, X1 o7 [实现稻渔综合种养模式高质量发展需要强化特色品牌、打开市场销路,完善基础养殖设施、强化产出能力,建设科技推广体系、保障生产服务。: ~! ?9 v- ~# Z, }* W8 d; t& j
. O4 ~( k" v" s: C- m
首先,创造地区稻渔综合种养特色品牌,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价值。一是加强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品牌宣传,充分利用抖音、头条等自媒体、流媒体等移动互联网技术,提高品牌认可度和影响力。二是推动稻渔综合种养的水稻和鱼类产品的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稻渔综合种养的产业化经营。' {5 {3 J g% u
7 ]- R9 {2 P; M+ t) B+ e* y* p$ U! U6 }+ `
其次,完善稻渔综合种养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稻渔综合种养的金融服务体系。一是加大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对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倾斜力度,设立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基础设施建设、苗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专项扶持项目,简化申请审批手续。二是建立适应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农业保险制度,例如探索完善自然灾害(洪水、寒潮、气候突变等)保险体系、敌害病害保险体系与市场风险保障体系。+ {3 B2 H! |8 m8 n
! E O3 F+ G' z3 [4 {
5 T& S1 m6 q! F# u# l- R# i
最后,创新和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立健全稻渔综合种养生产的社会服务体系。一是加大整合农业技术研究系统资源,引入农业高科技企业和农业科技协会等力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二是建立和开展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示范园区和苗种基地,发挥示范作用。鼓励建立技术经验交流平台,促进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用药技术和苗种等信息的交流。三是完善稻渔综合种养相关标准化体系建设,为稻渔综合种养产品认证提供制度支撑。, y7 {* t: b! g
3 M: N( `" S c( T' p& D' P( F) ^
, C& J$ ~, B% }, ^( s9 o/ X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5 h1 U/ u W8 K/ y: p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