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 |著名海洋学家、海洋战略家、中国海洋学科泰斗鹿守本先生因病逝世

[复制链接]

* h# P; Q* x) V4 P) r. Q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6 k, E% Z& Z+ D; @3 s2 o0 o
前排从左边数第四位鹿老先生

, L( R4 \4 z% p( z% A# O6 W: }* c鹿守本,1939年11月生于江苏省徐州市,1963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理系即从事中国海洋事业,为国家海洋局(现为自然资源部)老领导,中国著名海洋学家和中国海洋学科泰斗,中国海洋大学与大连海事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在任中国太平洋学会执行会长与《太平洋学报》社长兼总编辑期间,主编《国策论》、《美国论》等系列著作,在海洋出版社发行后在国内外产生深远影响。
: G1 f, |" O/ P  u6 f; M1 _1 L: N/ e! e+ I/ d4 M$ A. G. @
为了悼念鹿守本老先生,《海洋财富网》推出鹿老与杨春生、杨宝民2021年刊发的“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创树与践行中国海域经略大安全观”,以表追悼纪念之情。鹿老名垂史册,一路走好。
# G: F9 }5 O+ ~' V
王诗成于威海南海新区
' M. Z2 w0 o4 u5 j9 U( I: y
2022年9月1日

/ @$ Q3 Z. Y4 d; R, L+ z

4 o* |0 X6 g0 M0 R& M5 p" D<hr/>
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创树与践行中国海域经略大安全观9 L/ s+ }, o7 G4 a$ G# ]% U
& Z9 B9 ~, ~7 Z# N0 s  C
——兼论李靖宇等著《中国海域开发大安全观》的战略功力

. {0 H0 H$ w, |. y: X1 k' ]$ G' K. r% j3 m2 ^
鹿守本 杨春生 杨宝民
) G# v; h, ]) W" y2 k+ Q# i
  r" w- `  m9 ]) f( X& g8 {) p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业在“凯歌行进”中进入了新时代。正是立足于这一新时代的里程碑之上,习近平总书记作为执政党的领导核心和国家主席,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积极的姿态认真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和权力,面对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深刻变化,改革进入攻坚期与深水区,社会矛盾多发叠加,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安全风险前所未有,注重增强忧患意识,能够做到居安思危,身体力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5年1月2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就主持审议通过了《国家安全战略纲要》。这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要求,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使命要求,更是有效维护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的迫切要求,还是“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促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要求。6 ]3 P3 u" P  Q7 @
" ~* {* v* J$ v5 F( S
+ a' L; t- G& w5 N# x
正是根据这些要求,习近平总书记认定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其基本内涵是要用全局的、联系的、系统的思维方式,来思考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生态,以及科技、能源、粮食、卫生等一系列安全问题,通过科学统筹,运用多种手段,发挥整体合力,筑成国家的总体安全保障。为此,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在新形势下维护国家安全,必须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和重大发展利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道路”【1】。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断,是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而做出来的,需要认真领会,应当倍加珍视,必须积极践行。
4 w0 M: b7 D/ h6 p- z7 g1 G7 X5 a& b
纵观人类社会的航海历史,从公元前3世纪至15世纪中叶,中华民族航海事业始终雄踞世界前列。后来,由于封建王朝推行“重农抑商”的保守政策,不仅使中国错失了走向海洋、引领世界的战略良机,而且还从鸦片战争以来遭受了主要是来自于海上的百年屈辱。面对中华民族的深重苦难,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积极践行“兴海权,振中华”的民族主义理想;新中国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远见卓识,从国家根本利益出发果敢地采取了“收回旅顺军港,决定领海宽度,捍卫国家海洋权益”等一系列重视海洋的实践作为,适时地推进了“兴建水利,缔造海军,经略海洋”的重大决策,彰显了一代伟人的雄才大略。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十九大继往开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积极跟进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有理有利有节地主动应对美国战略重心东移所带来的严峻挑战,以应有的中国气魄和中国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决地做出了“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为炎黄子孙把握21世纪战略机遇期进一步走向海洋、全面经略海洋指明了前进方向。正是遵循着党和国家全面经略海洋的前进方向,力挺实现中央新一代领导集体所确定的“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李靖宇教授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海域经略大安全观研究(19FJLA001)》课题组的首席专家与学术带头人,积极组织具有应用研究能力的海洋学家和具有理论头脑的海洋干部,自觉地展开了中国海域经略安全战略研究,通过多年的辛勤努力终于完成了《中国海域经略大安全观》这部学术力作,即将作为“智库著作”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应时出版发行,有利于跟进和支撑党中央新近做出的“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筑牢国家安全屏障”【2】这一重大战略导向。
+ `" G( I8 _- q/ H2 [' V- n. z  B4 u- y4 {: j
在这部学术力作中,作者以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导思想,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基本遵循,以海域经略安全为价值取向,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外的结合上刻意求新,在国内外学术界首创中国海域经略大安全观,并且为此而创新了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其基本研究框架和内在逻辑结构是:主张整合海域为新版块,纳入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主张捍卫国家海洋权益,以区域为对象采取有效对策;主张大力推进海洋经济,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目标取向;主张关注海洋生态环境,强调分别解决各大海域问题;主张加强海洋社会建设,创新涉海职能部门管理模式;主张坚决维护海上通道,积极拓展国家对外开放格局;主张保障海洋军事安全,务实推进区域和谐海洋建设;主张承担作为大国责任,把自身海洋安全置于全球海洋安全之中。从这部著作能够看出,李靖宇教授作为中国著名的海洋学家所创树与倡导的中国海域经略大安全观,不仅在研究体系方面具有系统性和全面性,而且在研究观点方面更具有创新性和突破性,读来令人耳目一新,特此加以论列,以求为新时代“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和国际化推进提供科学理论支撑与决策咨询服务,从而显示出了这部学术力作的内在战略功力。
% A# Z. @0 ^8 a/ D1 @
0 q# ^% ^0 o: S' B
5 p$ |, v9 m: A4 K; X* a
第一,作者着眼于论证中国海域经略大安全观,首次明确提出要保障国土空间安全,必须统筹陆海两域国家开发战略

. w# P. G3 p6 k( J* y/ |
3 N' v) m) f2 S* e$ j- Y在《中国海域经略大安全观》这部著作中,作者跟进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世界潮流,跟从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实进程,强调目前应当抓紧整合海域空间为新版块,并与东部、西部、东北、中部等方位性和功能性的陆域国土空间,一起纳入党的十八大早就阐明的“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之中,以便为全面落实国家从“十三五”到“十四五”规划纲要以及海洋经济开发专项规划提供创新思路和理论支撑。为了达到与实现这一学术境界和研究宗旨,作者强调必须对于整合海域为新板块纳入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进行价值定位,必须认定海洋区域开发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重要领域进行趋势判断,必须依据实施海洋区域经济开发战略的现实条件已经具备进行机遇认定,必须论证海洋区域开发势将成为铸就中华辉煌的蓝色引擎推进目标取向,必须着眼实施海洋区域开发战略积极采取新措施而进行对策创意。作者指出,对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海域国土,其实中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进行调查研究和实地勘察,并且明确宣示了对它们的国家主权。在这方面,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具有远见卓识,做出了开创性的重大贡献。  C$ f7 |* E4 Z

8 b/ Y& L7 O5 q0 W- z: f然而,时至今日,中国仍然没有正式把海域国土开发纳入到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来,也未作为一个独立的区域单元进行整体规划研究。对于这一战略投放缺失,必须在国家 “十四五”开局之际专门立项研究,加以妥善解决与安排。在这方面,作者提供的基本思路和操作对策是:审视历代海洋政策,重构海洋发展取向;检点国家区域战略,调整区域开发重点;评价国家区域规划,完善区域开发格局;廓定海域主权范围,大力整合海域板块。在这里,可以看到,作者不仅在积极推进整合海域为新版块纳入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而且还做出了开发海域创建中国区域经济新增长极的战略对策,主张强化海洋国土意识,明确政府相关职能;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创建新的经济增长极;整合海域为新板块,促进陆海统筹发展;注重海域经略安全,开创全球合作局面。应当肯定,作者的这些科学见解和政策主张,有利于优化全国区域经济开发格局,有利于维护海域主权和国家安全,有利于全面展示中华民族风貌和国家繁荣景象。
. `$ g' z2 X1 Q$ u) w/ G4 g
  A3 w$ z9 ?) c/ g1 o2 J, c- R! n6 B% v; q% ^$ d: ^: R0 t
第二,作者着眼于创树中国海域经略大安全观,首次明确提出要保障海洋权益安全,必须以区域为对象采取有效对策1 _+ J/ ]! b3 X

& Q+ ~, n5 I" A8 [+ k1 m; p早在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就已经把海洋开发与保护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来加以定位,强调要坚持陆海统筹,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作者认为必须首先认清我国海洋现状和发展态势。作者看到,在中国的主权海域中,除了渤海属于中国的内海,不存在他国染指和侵占的情况外,黄海、东海、南海这三大海域,分别与相关邻海国家存在海洋权利主张的重叠区。具体地说,在海洋权益维护方面,我国面临着诸多亟待处理的主权问题:在黄海区域,我国与朝鲜半岛两国之间划界纷争的潜在矛盾不容忽视,特别是近年来美韩在黄海专属经济区内频繁进行联合军演,并且悍然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严重地威胁了中国的国家安全;在东海区域,我国与日韩之间存在包括钓鱼岛、苏岩礁海域主权归属问题在内的划界争端,尤其是日本右翼势力在钓鱼岛问题上动作频频,已经对中国海域主权构成了严重威胁;在南海区域,中国大片主权海域已被某些东南亚国家分别划入各自的专属经济区,目前多数岛礁仍被外部势力实际占有,并且在美国等西方大国的撑腰下合伙进行掠夺性开发资源。由此可见,中国海洋的国家安全形势相当严峻,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分别地加以应对。
# ]7 y& ~) C0 b- b% A6 s
4 r8 P0 A5 [, G) r为此,在《中国海域经略大安全观》这部著作中,作者以主动担当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分别给出了政策建议:关于中国南海海域面临的主权挑战,作者主张加强海域立法工作,尽快完善海洋管理制度;促进海洋科技进步,推动海洋经济全面发展;提高海洋文化水平,促成维护海洋权益氛围;强化海军行为能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利益;加大外交谈判力度,和平解决南海诸岛争端;排除外部势力干扰,注重双边协商解决问题。关于东海海域面临的主权挑战,作者主张强化海洋安全意识,提高对东海权益的认知程度;积极研究法律依据,努力探寻东海划界的历史渊源;坚定主权归属立场,切实维护我国东海的主权利益;夯实政治互信基础,贯彻共同开发和平共处战略思想。关于黄海海域面临的主权挑战,作者主张建设综合性的法律体系,不断强化海上执法力量;配备机动灵活的海军编制,努力提高防御作战能力;建设政治互信的国际平台,积极加强海上安全合作;依靠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逐步提高资源开发效率;增强海洋安全的国民意识,形成维护海洋权益氛围;把握朝鲜半岛的特殊关系,对于未来问题深谋远虑。作者认定,只有这样循序渐进,才能有效捍卫国家海洋权益,为国家全面经略海洋铸成战略依托,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3 a' Q2 c3 S% j+ O, N) e! Q$ d/ D5 e$ N
9 p: t- h- ]# Q' C  k) D7 f6 R* I7 n9 [7 m  D# G
第三,作者着眼于倡导中国海域经略大安全观,首次明确提出要保障海洋经济安全,必须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目标取向3 q* z4 e% q, k+ d; H8 m
& _2 q; ~0 ]6 ^3 W* m! @) C2 X
作者看到,中国海洋开发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除了海域主权争端、海洋环境恶化问题外,还面临着海洋经济发展不可持续、近海产业布局不合理等方面挑战。因此,作者主张,在国家 “十四五”开局以后,需要高度重视海洋开发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从战略层面进一步认识海洋科学开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力求实现资源与产业的正确匹配、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推动国家海洋事业的全面进步。为了逐步实现这一可持续发展目标,作者在《中国海域经略大安全观》这部著作中,注重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做出了关于中国海洋开发的经济安全战略构想。首先,作者阐明了中国海洋经济开发的理论支持,既展开了中国海洋经济安全的科学内涵,又论证了中国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还提供了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国外经验借鉴,从而为中国海洋经济开发阐明了进取方向。当然,这种进取不能是主观随意的,而必须根据中国海洋经济开发的资源禀赋。因此,作者分别论述了我国海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可再生能源等主要海洋资源的富集程度和利用水平,说明只有依托海洋资源科学开发才能有效地支撑海洋产业发展,只有海洋产业布局合理才能繁荣海洋经济,并且据此逐步地成长为海洋经济强国。这是国家全面经略海洋、建设海洋强国的前提和基础。/ M9 o3 \: U( |, q% o* d) i
而中国要实现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作者认为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循序渐进:第一阶段为2020-2025年,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建设东亚地区的海洋强国;第二阶段为2025-2030年,坚持全面提升综合国力,建设亚太地区的海洋强国;第三阶段为2030-2035年,坚持和谐发展理念,建设世界重量级的海洋强国。从此以后,中国不仅是海洋经济强国,而且也会成长为海洋政治强国,并且有条件把自身的海洋安全置于全球海洋安全之中,真正能够承担起建设与维护和谐海洋的国际重任。为了逐步达到这一理想境界,中国在海洋经济强国建设进程中必须起好步。为此,要充分认识中国海洋经济开发的现存问题,主要表现为海洋运输面临较大风险、海洋产业布局不够合理、海洋科学技术创新不足、海洋经济开发缺乏资金支持、陆海统筹尚未形成格局等方面,所以必须适时做出中国海洋经济开发的推进对策创意:启动海上运输安全战略,切实保障国家利益拓展;合理规划开发海洋资源,全面优化海洋产业布局;健全海洋科技创新体系,支撑海洋经济跨越发展;加大金融战略投放力度,保障重大海洋工程建设;完善国家海洋开发规划,造就大“S”型海域经济带。作者认定,只有这样努力下去,才能为实现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十九大关于“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战略目标奠定基础。
4 \0 L) O$ |* v7 T6 J# r( F! C  @( a9 n6 M: ^
9 p$ n& |% \- i; m! X
第四,作者着眼于贯彻中国海域经略大安全观,首次明确提出要保障海洋生态安全,必须分别解决各大海域污染问题
3 p+ F0 @5 M; p; D5 s5 B* m/ ^
( r+ x: m) E* n4 \作者经过调查研究证明,在当今世界公认的10大环境危机问题中,目前有4个涉及海洋,即海洋污染、渔业资源衰竭、海洋稀有物种灭绝以及海平面上升。这些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和恶化,都给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特别是随着沿海经济发展、海洋事业建设的高潮迭起,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有可能进一步加剧,对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会形成一定的制约作用。有鉴于此,国家早就要求统筹海洋环境保护与陆源污染防治,加强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完善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增强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在此基础上,党和国家进一步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眼于陆海两域开发的统筹安排,号召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明确要求“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据此,作者在《中国海域经略大安全观》这部著作中,主张从实际情况出发,注重分别解决各大海域的突出问题:必须全面监控渤海石油勘探,建立海上污染事故应急计划;评估黄海海域环境容量,建立海上排污总量控制制度;推进东海综合整治方案,建立污染物内外源防控机制;促进各国合作开发南海资源,建立海上资源开发高效制度;加强国际合作防止污染,签订越界污染共同防治协议。作者提醒人们,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到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开局,已经形成和完善了党和国家关于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部署,而关键在于落实。
/ Q( y4 h. h1 Z( S6 f! G' W- ~# k7 }  h8 }
为了落实这一重大战略部署,作者首先把目光投向了污染最为严重的渤海区域,并且有针对性地做出了对策创意,强调要以陆海并重为前提,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以工程建设为重点,从技术上根本治理;以环境安全为宗旨,从监管上加大力度;以污染付费为手段,从制度上控制污染;以循环发展为取向,从源头上减少排放。针对环黄海经济圈国际合作开发的生态环境安全问题,作者的对策创意是:明确海洋资源开发价值,调整海洋产业结构,引领区域经济繁荣;合作监测海洋环境,评估海域环境容量,实施排污总量控制;建立突发事故应急制度,加强海上石油探采监控,督查海上运输;加快科技创新,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制定区域性生态环境保护法,完善海洋环境法律体系,强化执行力度;推进多边国际合作,协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使环黄海经济圈有序开发。关于东海区域经济开发的生态环境安全问题,作者着眼于全局,有针对性地做出了对策创意:切实做好陆海统筹规划,做到海洋开发与保护并重;加强陆源污染入海控制,注重协调海洋功能区管理;加强海域生态系统修复,大力推进海洋保护区建设;制定海域综合整治规划,构建安全预警与防护制度;建设现代海上执法队伍,加强海洋开发的监督管理;强化海洋环境维护意识,保障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全面提高事故应急能力,完善海洋预警与防护体系;切实启动有效保障机制,增加海洋生态保护投入;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坚决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关于中国南海区域经济开发的生态环境安全问题,作者站在战略高度要求加强海洋开发制度管理,确保经济开发合理合法;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注重海洋低碳经济发展;提升海口垃圾处理能力,完善陆海共同管理体制;强化生态环境安全意识,提高海洋生态文化水平;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实现经济与环境统筹进步。作者认为,中国南海海域作为国际黄金通道,又是中国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南大门,所以应当下功夫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新时代发展理念,把生态环境保护贯彻于中国南海海域经济开发建设的全过程中。
$ ^6 K  l* w+ p2 B" r& p* i# \
* C. y9 o6 u  Z- k9 u3 g) H
% Z- D  G3 e/ o5 y/ a8 b1 _" [5 e8 `第五,作者着眼于落实中国海域经略大安全观,首次提出要保障海洋社会安全,必须创新涉海职能部门管理模式
; G! ?4 S/ b: Q* ]5 I4 \6 k1 `7 n# |
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资源可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然而,以海洋资源开发为依托,推动海洋经济快速发展,其中也存在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随着开发利用海洋活动的日益升级,海洋社会安全问题越来越凸显和尖锐。因此,作者分析了影响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社会安全的现存主要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做出了对策创意,以求真正实现我国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社会安全的和谐统一,从而进一步体现了《中国海域经略大安全观》这部科学著作的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特色。作者指出,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在政策因素、环境因素、地理因素等方面的综合作用之下,区域经济获得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重要战略区域:占全国国土面积13.4%的东部沿海地带,承载着全国的40.3%的人口,分布着50.6%的大中城市,贡献着60%以上的国民生产总值。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东部地区中的海洋社会安全建设却是一个薄弱环节。在我国,与陆域社会的农民、农业、农村这“三农”问题一样,海域社会的渔民、渔业、渔村这“三渔”问题也是亟待解决,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海洋社会安全建设,跟上国家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步伐。1 s/ E# W1 M" m, d

) M7 C/ k' l2 _6 y3 p为此,在《中国海域经略大安全观》这部著作中,针对渔业生产面临诸多困难、渔民业已成为弱势群体、渔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具体表现,作者以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为指导思想,立足于战略高度做出了中国海洋社会建设的对策创意,值得重视:优化海洋渔业结构,形成现代渔业经济体系;坚持以民为本原则,健全海洋社会保障体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渔村公共服务水平;统筹陆海两域发展,积极推动全域社会进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树立中国海洋社会形象。作者认定,海洋社会作为中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与陆域社会一起加强建设,并且要把国家关于陆域社会建设的优惠政策和成功经验,从实际情况出发运用和推广到海域社会建设中来,促进海域社会与陆域社会一起走向中国社会文明发展的“阳光地带”。为此,作者还提出了关于陆海统筹战略取向下的中国海洋商会创建构想,以期促成行业社团的经济合作组织形式;作者着眼于国家行政体制改革大局,又大胆地做出了关于整合涉海职能设立国家海洋事务部的战略推进构想;为了加快中国海域经略大安全观的践行速度,作者还积极展开了中国海域经略大安全观下的社会文明建设问题论证,主张从近海向深海远海进发,并且具体划分为3个发展阶段:2020-2025年为启航阶段:从近岸到近海;2025-2030年为扬帆阶段:从近海到深远海;2030-2035年为复兴阶段:从深远海到海洋强国。作者满怀信心地指出,经过上述3个阶段的循序渐进努力,大约需要20年左右的时间,中国就会在主权海域实现经济繁荣和社会文明的战略目标,就会以海洋强国的形象屹立在世界东方,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得以实现的重要标志。
  [2 l; z' H8 j7 d
% R/ z* u. P# Z  A& U/ Z! O: T" B* M0 ]; W* \' j/ e# l6 |, X% j
第六,作者着眼于践行中国海域经略大安全观,首次提出要保障海上通道安全,必须大力完善四通八达战略格局. k: l$ |# B3 A4 T. B0 R

( h1 \# i) X9 x; {作者指出,21世纪作为经济全球化的鼎盛时代,走向海洋是拓展国家利益的必由之路。中国作为世界贸易大国,维护海上运输通道安全具有重要的资源、经济、生态、社会、政治、军事等多方面的战略价值。特别是在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对国际重要海上运输通道蓄谋全部或局部掌控的情况下,中国必须注重解决海上运输通道安全问题。为此,中国要进一步落实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关于“畅通海上贸易通道”的战略部署,大力开拓和完善四通八达的战略格局。正是着眼于这一战略目标,作者应时做出了关于中国海洋开发的运输通道安全战略构想。为了开阔人们的眼界,作者首先透视了中国海洋开发的运输通道安全背景,证明美国霸权主义力图掌控泛太平洋海上运输通道,亚洲有关国家染指海上通道威胁我国运输安全,所以中国必须提升对海洋运输通道安全的重视程度。而要提升对海洋运输通道安全的重视程度,就应当认定中国海洋开发的运输通道安全价值,搞清楚保障海上通道安全的重大意义:既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又有利于支撑我国能源战略;既有利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又有利于促进我国和平崛起。然而,中国海上通道安全现存问题还有很多,作者主张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注重国际合作,共同维护世界海上战略通道安全;拓展外交空间,促进有关沿海国家增强政治互信;建设现代海军,为解决争端维护通道安全提供后盾;制定综合方案,全面保障我国海上运输通道畅通。在此基础上,作者还满怀信心地展望了中国海洋开发的运输通道安全前景,确认全面增强国民海洋意识,能够促进通道安全深入人心;注重完善海事管理模式,能够提升海上交通运输效率;不断加强多边政治互信,能够有效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着眼大局建设台海关系,能够保障实现中华民族全面经略海洋的战略目标。
0 n8 V! M" D$ T1 e8 N
1 g) C7 q: ]6 [: \作者强调,为了开拓和完善四通八达的海上通道格局,中国必须造就和依托大“S”型海域经济带,进一步加大东进、西拓、北上、南下的综合推进力度。特别是在“北上”方向,即开拓中国东北方向的海上丝绸之路航道,国家目前甚为重视。领受国家使命,作者乘势展开了关于中国开发海上东北航道、拓展国家利益的战略推进构想。为此,作者透视了中国开发海上东北航道的时代背景,既透视了气候背景:全球气候变暖,通航前景广阔;又透视了国际背景:世人广泛关注,海域争夺激烈;还透视了区域背景:航道历史悠久,积累畅通经验;也透视了国内背景:海上通道布局,拓展国家利益。在此前提下,作者认定了中国开发海上东北航道的战略价值:缩短中欧贸易航程,降低海上运输成本;避开敏感海峡水道,提高海运安全系数;加快北方经济发展,优化全国生产力布局;就近获得油气资源,保障国家能源供应。为了实现上述的战略价值,作者采取一分为二的科学态度,深入探讨了中国开发海上东北航道的现存问题。主要表现为:人文环境复杂,利益纷争激烈;自然情况特殊,通航条件不利;军事价值重要,霸权威胁海运;基础设施缺失,助航能力不足;生态系统脆弱,极易受到阻滞;高端人才缺乏,影响航运能力。针对这些现存问题,作者从拓展国家利益出发,站在战略高度做出了中国开发海上东北航道的推进对策创意: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对北冰洋地区认识;调解北极争端,参与构建国际合作机制;继续租借罗津港,开拓图们江出海通道;倡导自由通航,积极完善沿线基础设施;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现代船舶航运能力;加强海军建设,保障国家海洋权益拓展。只有这样,中国才能逐步打通海上东北航道,直接面向欧洲大市场拓展国家利益。也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中国建设与完善四通八达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 F" V1 f5 r2 ~7 Q( [
$ `5 m% M2 q6 `$ v0 ~/ G

- |! t6 d, q* p( P  y- \! m+ Q: Z. ]第七,作者着眼于力挺中国海域经略大安全观,首次提出要保障海洋军事安全,必须务实推进区域和谐海洋建设
9 ]( r. {0 K# B  n" U' V' Z$ ]5 r( g- U) r; S4 }
作者指出,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今世界上,中国海洋安全建设仍然要以军事安全保障为前提。特别是随着美国战略重心东移、日本政客推波助澜的军国主义倾向日益露骨,致使中国海洋军事保障安全凸显重要。因此,作者应时因势做出关于中国海洋开发的军事保障安全战略构想。为了在这方面提高认同感,作者首先分析了中国海洋开发军事保障安全的时代背景,不仅阐释了中国海洋军事保障安全的历史背景和时代背景,而且还展开了中国海洋军事保障安全的国际背景和区域背景。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作者又透视了中国海洋军事保障安全的现状与态势,指出了中国海洋军事保障安全仍然存在的复杂性、被动性和紧迫性。据此,作者进一步对中国海洋军事保障安全价值进行了充分论证,阐明中国海洋军事保障安全是世界和平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区域地缘政治和谐的基本前提,是国家经济发展安全的关键手段,是海洋社会文明建设的有力支撑,是海上通道安全顺畅的重要条件,所以必须大力加强。为此,作者着眼于世界和谐海洋建设全局,立足于国家海洋权益安全大局,在战略高度上展开了中国海洋军事安全保障的对策创意:明确海域领海基线,形成我国海上防卫体系;强化海军行为能力,提高海域划界的话语权;增加高端武器装备,保障我国海洋航行安全;夯实现代海军基础,坚定海洋地缘政治立场;加强海警素质建设,完善海防技术设施系统;注重专业人才培训,提高海洋军事战略能力。作者认定,只有这样努力下去,才能建立一支强大的海上军事力量,促进我国海洋军事保障安全达到与海洋强国建设相匹配的水平和质量。
- i1 x( [8 Z. V0 R7 P2 Y$ K2 x& V* m8 O8 x6 L4 L
正是着眼于这一点,作者证明海洋军事保障安全的第一要义是捍卫国家海洋权益。为了提振信心而采取切实行动,作者引导人们再次把眼光投向了中国南海海域,主张借鉴我国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管理经验和国内改革开放设立经济特区的成功经验,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推出了关于创建中国南海海域合作开发特别经济区的战略推进构想,值得深入研究。作者指出,中国南海海域诸岛是中国固有领土,海域油气、矿产、渔业等资源丰富,海洋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作为国际黄金通道,中国南海海域又是中国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南大门,不仅具有不可估量的潜在经济价值,而且具有极其重要的国家战略价值。作者基于对和谐海洋与国际合作、世界和平与局势稳定、合作开发与互利共赢等多方面的现实思考,主张以海洋军事保障安全为后盾,致力于创建中国南海海域合作开发特别经济区。这样做,既是在借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积累的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建设成功经验基础上做出的战略选择,也是对上述二者实践的继承和发展;既吸纳了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的成功经验,也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己的独立见解;既有利于贯彻“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既定方针,又能够有效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作者阐明,在海南省三沙市域的基础上创建中国南海海域合作开发特别经济区,能够直接体现国家行为,有利于缓和中国南海海域愈演愈烈的危局,为解决南海主权争端做好铺垫;有利于合理开发中国南海海域的海洋资源,为解决资源匮乏难题做出贡献;有利于中国南海周边省市经济互动发展,为加快陆海统筹进程提供契机;有利于加快国际海洋科技创新合作进程,为推进科技兴海战略注入动力。这种努力,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可行性。0 Q' q# O) u" d" {7 K) c4 y

0 k$ c5 a9 b3 ]1 _8 `% Y: E作者认为,为了进一步保障海洋军事安全,有必要大力实施海上屯田战略。为此,作者大胆地进行理论创新,积极建言献策,首创关于中国实施海上屯田战略的务实推进构想。可以看到,在当今世界上,海洋科学与信息科学、生命科学一起,正在这三大重点领域涌起新一轮的革命性潮流,有利于人类提高人类的生存手段和生存质量,有利于进一步拓展人类的生存空间和生存环境。有鉴于此,中国要成长为世界大国和海洋强国,就必须积极跟进新一轮的革命性潮流,立足陆域面向海域求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目前不仅在海洋经济开发中存在瓶颈问题,而且在海洋安全形势上也不乐观。面对复杂多变的海域安全形势,呼唤有识之士承担责任。因此,作者在这里首先透视了中国大力实施海上屯田战略的时代背景,既阐明了中国大力实施海上屯田战略的历史背景和理论背景,又阐明了中国大力实施海上屯田战略的全球背景和区域背景,并且在此前提下认定了中国大力实施海上屯田战略的价值取向,论证大力实施海上屯田战略有利于中国推动海洋经济开发,有利于中国维护海洋权益安全,有利于中国协调周边关系发展,有利于中国实现建设海洋强国目标,有利于中国推进和谐海洋建设取向。不仅如此,作者还分析了中国大力实施海上屯田战略的关键环节,说明实施海上屯田战略要以所需的人力资源、资本市场、先进技术、政策支持等要素为主要抓手,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为此,作者别开生面,展开了中国大力实施海上屯田战略的推进对策创意:积极发展绿色海岛经济,为实施海上屯田战略做出示范;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为实施海上屯田战略插上翅膀;探索海洋资源证券市场,为实施海上屯田战略筹措资本;完善海洋政策法规体系,为实施海上屯田战略确定依据;构建海洋防务经济联盟,为实施海上屯田战略奠定基石;组建国家海洋建设兵团,为实施海上屯田战略提供保障。只有这样,才能有条件力挺中国海域经略大安全观成为实际行动。
, R: O# U4 _9 s5 k; \8 U8 G% y0 V4 z8 \
+ b& {. t1 K+ t! y9 p) x, u6 A
第八,作者着眼于推广中国海域经略大安全观,首次提出要保障全球海洋安全,必须加大步伐跨入海洋强国行列: G3 Q; i- g" O( U' `9 r/ ?

2 |( `8 _+ ]  o3 M当前,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新时代。践行这一新时代主题,创建可持续发展的和谐世界,给子孙后代营造一个和平、合作、绿色、美好的全球环境,是各国政府必须共同承担的历史使命。而要实现这一崇高目标,关键在于海洋,必须使之成为构建和谐世界的依托和保障。然而,由于霸权主义势力、恐怖主义行为、海盗活动等多种势力的行为作祟,致使全球海域并不太平,海洋形势相当严峻,各种海洋安全问题日益威胁着海洋可持续发展。因此,中国需要树立全新的海洋安全观,促进国际合作,维护海洋和平,协调各国合作建设和平之海、友谊之海与和谐之海。为此,必须认清美国穷兵黩武、倚强凌弱、好勇斗狠的帝国主义本质,坚决反对那种以一己之私妄图搞乱亚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霸权主义行径。作者指出,今日之中国,早已甩掉了西方强加在炎黄子孙头上的“东亚病夫”帽子,再也不能容忍外部势力气势汹汹地在家门口寻衅闹事,绝不会对当代霸权主义因袭列强体钵的横行霸道而熟视无睹。因为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获得了应有的大国地位,不仅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各大国际组织的重要成员国,对世界事务具有决定性的话语权,肩负着一个大国的国际责任,而且具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军事保障能力,所以有条件也有义务协调开创全球海洋安全的新局面。- R3 v0 _& `/ R( Q+ i

; {" v: g) u6 s! G领受这一新时代使命,作者放眼于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负责地为中国协调开创全球海洋安全新局面而设定了建设性标准:在海洋政治方面,主张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争取和平安宁的海域周边环境;在海洋经济方面,主张合理开发与利用海洋资源,全面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在海洋社会方面,主张落实涉海群体的保障政策,注重解决好渔村渔民渔业问题;在海洋生态方面,主张有效保护好海洋生态环境,预防和控制海洋生态灾害发生;在海洋科技方面,主张强化海洋开发的科技支撑,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海洋产业;在海洋军事方面,主张积极抵御外部的军事威胁,准备打赢海洋方向的局部战争;在海洋文化方面,主张构建人类与海洋互动关系,更好地服务于和谐社会系统工程。依据这些设定的建设性标准,并且从解决现存问题出发,作者还在操作层次上展开了中国协调开创全球海洋安全新局面的推进对策创意: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力求和平解决海洋争端;建立强大海上力量,应对海洋方向的突发挑战;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走正和谐海洋发展路径;协调沿海国家作用,完善海洋安全组织体系;大力改善国际关系,促成国际海洋全新秩序。
0 Q- I. ]2 ?# n3 y/ N4 j1 L$ l3 ?7 _) o. H3 O3 X) u8 p
总而言之,从《中国海域经略大安全观》这部科学著作中可以看出,作者既敢于直面现存问题,具有理论勇气;又能采取科学态度,主张从实际情况出发推进务实对策。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中国海域经略大安全观中突出了一个“大”字,全面地覆盖了海洋资源、海洋经济、海洋社会、海洋生态、海洋科技、海上通道、海洋权益、海洋军事、海洋合作等领域,所以命题为“中国海域经略大安全观”,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义和新时代发展理念的宗旨,充分体现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在海域经略方面的目标和取向。正是基于科学发展观的要义和新时代发展理念的宗旨,正是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在海域经略方面的目标和取向,作者才能够做到面向世界和未来,为实现党和国家关于“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确定思路:注重海洋经济发展,为海洋强国奠定物质基础;注重海洋社会进步,为海洋强国铸就前沿阵地;注重海洋生态文明,为海洋强国开发示范基地;注重海洋创新驱动,为海洋强国提供战略支撑;注重海上通道安全,为海洋强国建设扬帆远航;注重捍卫海洋权益,为海洋强国维护发展空间;注重海洋军事保障,为海洋强国进程保驾护航;注重海洋国际合作,为海洋强国提供广阔舞台。由此可见,作者在海洋科学领域推出的这项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成果,坚持的是学与术、知与行、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追求的是“为人民服务,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服务”。这种面向世界和未来的学术进取精神,值得提倡和发扬。
4 }6 t- Q: d8 N( z 1 g7 H. R: P0 K0 z2 w
注 释:
; W% z4 L7 [9 o( h2 I
& p$ c( c3 B9 x; U9 H4 j1 O0 ?【1】《全面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人民出版社2019年2月版,第7页。
# i& W5 k, M6 ~& n8 r【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零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人民出版社2020年11月版,第13页。8 a" Y/ H# J1 O* T; o* s+ L
0 Q# F. t5 @0 ?% ^; _, V) }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靶诘主
活跃在2021-7-1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