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 ]% s. L9 b+ M ~8 |
广袤无垠的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是孕育人类生命的摇篮,孕育着地球上超过半数的生命。我国是海洋大国,有1.8万公里的海岸线,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已逐渐变为现实,但海洋还有很多未知的东西等待人们探索。今天今天,向阳生涯的高考志愿规划师向阳君就来和大家聊聊与海洋相关的一个专业:海洋技术。
- I& u% c! U+ x
( A. [& ~. u4 D& w! `0 h2 q5 C* K4 U 海洋技术专业侧重于应用
. N. Y4 g% `4 u( T% w $ ]$ m! U+ _. c* c8 P$ n+ o7 M
/ S9 C3 Z( w! g3 O) m; i 在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海洋技术与海洋科学属于理学中的海洋科学类。据厦门大学老师介绍,海洋科学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体系,也是一门实践科学,总体有两个大方向,海洋科学专业和海洋技术专业,其中海洋科学侧重理论研究,海洋技术则侧重开发应用。
0 I6 T Q @- m' d4 Y
) M) F1 \6 r! f/ D3 F
4 b5 [. w" P/ ^$ {3 U8 T
海洋技术专业以观测、研究、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所需要的各种技术与装备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海洋观测技术、海洋生物技术、海洋测绘技术、海洋预报与信息服务技术、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和海洋环境保护技术等技术领域。
+ \8 Q" ?! M6 T9 l# R5 s; v
) H4 A' U( [9 H
; y$ V; }. h5 U/ o+ w# ~# I, S 厦门大学招生网资料显示,海洋技术专业综合运用了数学、生物科学、化学、物理等多门类的学科知识,包括了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海水增养殖、海洋药物开发、海水淡化处理、噪声治理、水声通信等方面,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大有用武之处。
4 J% a6 U' B& Y5 y% _( }) t
, T2 o" m: W# x5 W4 I& w) Q/ w
B) I3 A+ ~4 ]" T* W 本科阶段主要学什么?
! x% F* G% p" L+ ]3 q4 L+ `
, O% D: L) f) Y7 g# u* y$ t0 T1 ~2 A . d( O" t4 D6 s+ H! R) J( J: l) s
海洋技术专业课程涵盖海洋、信息、机械学等学科内容,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性,可授予理学学士或工学学士学位。根据高校专业设置不同,学习课程有所差异。
# j/ _1 W1 ]; @$ \8 O% x
& |5 ~* D+ W5 C4 M3 J$ D
5 `6 F- P* s8 H3 o3 m$ J" a s5 [ 如厦门大学海洋技术专业本科阶段除了学习公共课程以外,需要学习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课程,学生在进行专业方向选择后,还需要学习不同方向的海洋科学核心课程,包括海洋生态学、化学海洋学、物理海洋学、海洋地质学、海洋物理等理论课程及其配套实验课程,同时还要学习方法技能课程,包括数据分析及专业英语等。
1 t4 y: ~5 I$ S k " d- E3 E7 r9 ^/ V/ Y6 l2 R" x
+ H' X0 Y/ q! ~/ u 据天津大学专业设置来看,学科基础课程包括海洋科学导论、潮汐学、海洋地质学、航海学概论、海洋光学原理、海洋声学原理、机械原理、电子学、计算机等信息类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海洋探测仪器、海洋水文观测、海洋定位技术、海洋大地测量、海底地形测量、海洋制图学、海洋认知实习、水文观测实习、海洋测量实习等。
( a. P5 I8 R8 N0 ?/ ^. v% M/ i% M
0 M8 s" J, I# Y2 l' @7 p
! U/ C% ~/ C& c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技术专业人才
$ v7 j. {* }$ N, h% s
; g. H: t# A2 G; q& @$ `
# a: J J- F! Z* g 21世纪,人类进入了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的时期,海洋作为全球各类资源的储量库和环境变化的缓冲器,已成为各国海洋权益和经济发展的战略要地。指出“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贡献”。国家及部分省市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及规划支持海洋经济发展。
* z7 y: q8 B+ i7 A0 B( a a" B; S) O
* J( ]& a& v7 T$ |4 F . C) u3 s. @! M( H
《“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明确走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中国特色海洋强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专章提出“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建设现代海洋产业体系。11个沿海省(市、自治区)和部分沿海城市先后印发了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相关规划。为促进涉海相关行业发展,相继出台了《海水淡化利用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十四五”全国渔业发展规划》等。海洋技术对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具有强大的技术支撑作用,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技术专业人才。国家对具备海洋技术专业背景的需求强劲,海洋技术专业就业前景值得期待。
# s* b$ [+ X+ f* F: G" _& F ' d4 f, v% I. H! q
) f1 w6 n% r% e, Y- `
海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势头总体良好
* e4 h% p. i: e3 q
/ L. V, X& F, n) T. e n" U+ L) Z 3 H; H8 [' _; S/ P
《2021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初步核算,2021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9万亿元,达90385亿元,比上年增长8.3%,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0%,占沿海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0%。其中,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456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018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5635亿元,分别占海洋生产总值的5.0%、33.4%和61.6%。
+ a$ q8 q$ G$ \& W9 r ; U4 v/ b) N+ T9 `5 x
1 ~1 Z) r2 z9 ^, e: y" q: o& \
2021年,我国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34050亿元,比上年增长达10.0%,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潜力与韧性彰显。海洋电力业、海水利用业和海洋生物医药业等新兴产业增势持续扩大,滨海旅游业实现恢复性增长。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海洋船舶工业等传统产业呈现较快增长态势。
+ m: S; ~: x2 u, t+ t3 w
: L) z7 f% M9 V8 v
: y6 R6 R- b" L2 z
海洋技术专业毕业生去向
S! D# c0 ` M. P; ?0 W
% [5 x% p1 I& F, i* I
) o* L$ t% F' }! F: E% R7 m 以部分院校公布的数据为例,海洋技术专业毕业生可从事海洋资源调查与开发,海洋环境监测、海洋资源管理、海洋探测、海洋信息处理技术、海洋生态保护、海洋牧场及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等工作。
, h+ s9 A# }7 P+ M1 [( h) {
. ]9 U9 m/ H6 K2 ]/ V& V5 ^ . L/ I+ ~7 r) U& g; X, A, f, Q
厦门大学海洋技术专业毕业生流向海洋高新技术、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声学电子仪器研发、海洋活性物质研发、水产增养殖等领域。
6 x- _# z/ L7 s K6 T; r" U
7 w. p& N4 {: P5 |: A! { ) }$ k! P6 z/ S* G.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技术专业毕业生可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家海洋局、国家气象局、海军所属单位等从事海洋科学研究、海洋资源调查与开发、海洋环境监测、海洋资源管理、海洋探测与监测仪器及其它与声学、光学、电子信息相关的技术、开发等工作。
" D0 V' h# \& i6 M) f6 E5 X7 ~
+ Q/ {7 l' J# \3 n' c9 | ? , Y) o& C' o$ U0 d. K9 z5 d
海洋技术专业毕业生也可在海洋探测技术、声学、水声工程、光学工程、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海洋科学、信息与信号处理等方向继续深造。
9 q1 }. m0 N$ i+ P8 {3 V) f/ ^
. K& z; b9 p N/ f 1 }% V; f: _- r7 [
全国开设海洋技术专业的高校较少,目前约有30余所院校。不同院校海洋技术的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9 q4 D8 l% D g0 i2 o$ ]
* J" e1 s* _* H9 A+ p . q0 G* n; ~3 S% C( M
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厦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大学、同济大学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5所高校的海洋技术专业。
+ ~- d% P3 B% w! j
1 x7 N' |! {2 W4 E4 x7 _* Q8 y
& b5 J& [' e6 Y 厦门大学海洋学科可以说是我国海洋科学的摇篮,有着多年积累的科研成果和经验,科研实力雄厚。作为“A+”学科、双一流学科,厦大海洋在科研领域有着绝对的优势。厦大海洋有专属的“海上实验室”——“嘉庚号”科考船,将海上实践性教学从先前所局限的近海拓展至远海、深海,能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及扎实实践技能的海洋学科拔尖人才。
& M( I T) Z7 q f/ }/ O ]
$ L1 B5 G$ E" s" A$ k* Y
; R2 K& q) ]$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技术专业是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和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以海洋探测技术和海洋信息技术为专业方向,包含海洋声学技术、海洋光学与激光探测技术和海洋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三个人才培养模块。
1 x8 q2 _5 ~/ m, J 7 q' `" h9 C. U5 ~0 D& l; H
4 ]* K8 Q' d5 f1 u0 ]
浙江海洋大学海洋技术专业是该校海洋特色专业之一,海洋技术专业拥有2个国家级平台、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教学实验室、多个校外教学实践基地,拥有“浙海科1号”、“浙海科2号”海洋科考船,是国家自然基金委首个海洋科学为主题野外实习基地。
1 i" D8 d u7 Z+ T
$ D& O9 S6 W e+ Q5 A. F+ d O
+ ]+ F; C: W/ X' J) r0 \& I3 \ W 同济大学海洋技术专业依托海底科学观测网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科学工程平台,围绕海洋智能装备研发和海洋大数据挖掘开设课程,培养海洋观测技术、海洋信息技术方向的国家战略性新兴海洋技术人才。一年级按大类培养,后续按专业、专业方向、本硕博贯通培养。本科阶段海洋科学专业设海洋地质学、海底资源等专业方向,海洋技术专业设海洋观测技术、海洋信息技术两个专业方向。
6 o* Q9 X- B$ g. M& p * y! K- w) K4 a) M! ?
! `6 Y7 @: R8 Q9 U6 C/ m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海洋技术专业设立于2015年,办学特色是以海洋技术应用为导向,综合利用海洋探测技术与信息处理技术,监测海洋动力与生态环境,调查和开发海洋资源。拥有两大教学科研支撑平台,分别是江苏省海洋动力与遥感重点实验室和江苏省海洋环境探测工程技术中心。依托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先后建成了江苏省高校首个多功能声学水池、自主卫星地面处理与应用系统以及多个校外实习基地,拥有丰富的海洋观测和实验仪器。
; q2 l! z+ {( Q
- e, [9 ?. B9 p; o; X6 u4 A
+ q# r1 g) o3 e8 L& Q: t- q 身体条件有要求
4 A( P8 q* s# x% Q3 v- f9 K
F. J5 B6 ^2 \4 @+ f! U0 P' B
! G4 ~" b4 u( ]) G 需要提醒考生注意的是,海洋技术专业对考生身体条件有一定要求,需参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招生章程》和高考体检结果填报志愿。
* Y9 B1 A& m, d U, v
1 V" r$ I0 Z: |2 ^5 f 5 I- r! h2 u. z6 I" i7 z+ m+ M
根据《指导意见》,患有轻度色觉异常(俗称色弱)、色觉异常Ⅱ度(俗称色盲)的考生,不能录取到海洋技术专业。
( y$ a5 n9 k6 _" d) \* |+ ` 3 B! S) X6 h* D! ?8 C9 u- J& b
7 q+ W2 _0 Q6 V2 ~
屈光不正(近视眼或远视眼)任何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400度的,一眼失明另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400度的,不宜就读海洋技术专业。
/ [6 d- d7 b; d( U) W T) h7 Q
+ q; x) ]9 e* w9 q
% |; ]. l' N- w6 w0 G 另外,患有下列疾病也不宜就读海洋科学类专业:
, A# u; x' i. A
" ^2 ?9 R" e; @8 e$ H / w+ f2 X- C0 v8 C% Z3 R
主要脏器:肺、肝、肾、脾、胃肠等动过较大手术,功能恢复良好,或曾患有心肌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慢性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病史,甲状腺机能亢进已治愈一年的。
8 I% O% S9 T+ E0 S% i9 N
: a2 r: T- Y F1 |1 e d
( c2 W) g7 Z1 [* g! E" Y
除了《指导意见》,考生还要认真阅读所报高校《招生章程》,看该校海洋技术专业对身体条件有无特殊要求。
, t8 h5 X( |$ {2 P& ^
( k) }) C; m. b: |& S
+ c$ k! q8 C- h0 N. [4 [# I 考生要热爱海洋、热衷实践
, l: B; p* w& r/ {1 I5 E8 m6 ~
5 T8 h4 E, h6 _8 t. N 8 H2 {( C4 w- q; y% N
考生想要报考海洋技术专业,要具备以下四种特质:一是要热爱海洋,愿意认识海洋、探索海洋;二是要基础知识扎实,最好能擅长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的其中一门或几门科目;三是能耐得住寂寞,有稳定的思想,这样才能进行更加系统、深入的科学研究;四是要热衷动手实践、能吃苦耐劳,适应外出采样、野外实习等工作。
; V3 {- B7 p5 q3 V
1 {; s' b3 c6 J0 v' p 8 b; L: m7 H$ _6 O6 n
总之,考生报考时要充分考虑自身未来发展方向、学习能力、专业兴趣,以兴趣和个人发展为导向,经过深思熟虑后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 r+ ?5 w/ X. Q1 \- D2 R
1 P7 ^' B3 G, F- p5 d
" ]2 m/ h, e% y% @4 m9 Y
# [! d/ ^6 k W$ p8 c. s
, ]8 P) C, E4 M* L( v: \6 t9 c2 e7 F; P V- h1 c4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