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 c/ F7 L0 a, A* d6 F
- ]" b9 P- m+ m8 [: i 不知何时起,海洋产业乃至海洋经济开始热起来了。近期,不临边、不靠海的一些中西部省份,不仅要实现“通江达海”,还要围绕“海洋经济”做足大文章,一时之间备受关注。
3 Z# o. L- V- s ~, F, V" `% j
可能,就是这个时候,这些省份的考生和家长,才开始慢慢关注海洋相关专业。其实,与海洋有关的专业很多,就专业大类来说,分别都有1个专业大类以海洋命名。
- a. M' F& n6 U8 T
- K I V# [* T! A4 e
1 \8 h. D0 f& U
理学的学科大类,熟悉高校学科设置的朋友,不用想就知道可能叫做“海洋科学”,工学的叫“海洋工程”。还真让大家猜到了,真的是叫这两个名字,小编已经把2021年版目录关于这2类专业的内容粘出来了,大家可以大致先看一下都有些什么专业。
# [. `) o. M! j2 q
接下来,我们重点探讨的是海洋科学类专业,至于海洋工程类,我们在以后的文章中再一起学习研究。
% N2 }% s( U. q# z! h$ ~8 b
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海洋科学,高层人才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j& Y% g! i e- V1 v
在沿海省份,我们可以经常听到看到这样的说法: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发展海洋事业已成为全世界的一种广泛共识。
8 F5 J, d% p! m/ R1 |, `
. C$ N% |$ r& o s% r. v4 }
; q8 }8 V l' ^0 T! }8 i7 a 为了抓住这个难得的发展机遇,沿海各省纷纷提出了海洋强省建设目标。比如,山东近年来海洋强省建设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拥抱海洋、开发海洋、保护海洋,加快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热潮正在齐鲁大地蓬勃兴起。辽宁、江苏、广东、福建、浙江……哪一个沿海省市也不愿意落后,纷纷布局海洋强省建设的大战略。
7 K7 g( g9 U" S4 g
所谓的战略,都要有落地的抓手,比如建设海洋大学及海洋院系。于是乎,我们国家目前已经有了多所海洋大学。如果再加上成立于1950年的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以及其他综合性高校的海洋院系学科,应当说我们国家的海洋学科已经初具规模。
; \/ _8 I& r, C {
/ `/ s1 |% n! B& z1 m
! S/ I/ q1 ^3 `8 p7 m# d
不过,与远大理想相比,现实总是以一种特别的方式提醒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不是靠纯粹的人力物力堆砌就能够成功。这不,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除了厦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的A+,海洋学科作为一级学科,没有被评为A、A-高校。从这个角度来说,海洋科学在我们国家仍然处于攀升期。
4 o3 @% {3 a% k& w i" t
+ K' d2 ^, o* F; m( H2 i- g: B
7 Z6 F8 ^ z3 M6 r$ P* Z 一方面,海洋高等学校、学科院系会持续增加;另一方面,各大高校的海洋科学学科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这很可能就为海洋科学的高层次人才提供了展示自我、价值实现的较大空间。
) A& _3 d; c/ d e! v
海洋科学类下的4个专业,说到底都是为了认识海洋
% Q7 S8 l2 n, d3 i- j4 _ 前不久,教育部已经公布了经过审批备案的新专业名单,海洋科学类下没有新批专业,这就意味着小编前面给出的2021年版专业目录,就是2022年各个高校海洋科学类专业招生的主要专业,特别是前面两个海洋科学、海洋技术。
% e- w6 H4 B7 i: }, f
6 \( G7 p* @( T: T& `4 x: M
2 b1 \6 n: l' Z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海洋科学的各个专业:
4 ~7 k( k9 u B, @4 Z2 H ]# j 海洋科学,根据常规的介绍,一般都是这样: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海洋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物理海洋学、化学海洋学、海洋生态学、海洋调查及数据处理分析、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初步的海洋科学调查与研究能力的综合素质;能在海洋生物、海洋化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海洋生物和化学资源调查、海洋环境监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与管理工作。
. Q/ b& M4 v, D
海洋技术,则介绍为本专业培养具备海洋科学、遥感与信息处理和水声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海洋和信息处理技术及相关领域,从事海洋基础研究、海洋资源开发、声学技术研发及应用、信息系统开发管理及数据处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0 P/ v; u. E8 ]' g
) y/ Q& X# o7 s0 n' z
4 o. x+ E7 O# w1 t 海洋资源与环境属于特设专业,其实就是从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抽出了关于资源和环境有关内容新组建的学科,旨在培养具有生物学、环境科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实验、实践基本技能;具备生物资源增殖与保护、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海洋与渔业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能从事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科学研究、教学、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保护及海洋管理等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课程设置包含海洋生物学、海洋科学、海洋环境修复与治理、海洋管理和规划等多方面内容。
+ ]- }5 I+ ~5 u2 ]8 v9 Y! D4 X 至于第四个军事海洋学,一般高校不会开设,我们不做介绍,如果到特殊院校学习这个专业,与普通的海洋科学、海洋技术专业内容基本一致。
^, {. k! S, G4 H 为什么海洋科学类下的4个专业,特别是前面三个专业名字怪怪的?那是因为作为基本专业的海洋科学、海洋技术的前身,分别是海洋学、海洋物理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1998年本科专业调整时,上述四个专业被调整整合为海洋科学、海洋技术两个专业。这种科学、技术分开的专业命名方法,在其他学科的本科专业中也有,比如生物科学。
2 m+ F1 P" s( T& @# ]# M$ O
' B! B! g% `. ^2 A
% t% ^ Z3 w5 n( v
知道了这个背景,大家可能就会明白了,海洋科学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其主要内容包括对于海洋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和地质过程的基础研究,和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海上军事活动等的应用研究。由于海洋本身的整体性、海洋中各种自然过程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和主要研究方法、手段的共同性而统一起来,使海洋科学成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
8 S j2 O9 l) Y# w7 {$ C
/ p5 G. \; j$ j8 a) E& u
' U5 z7 i+ N ], L( h% U! L2 ^ T
其实,说白了就是用自然科学数理化生的知识和原理,来认识广袤的海洋世界。
5 }" k2 T! |& E% z v5 _ 报考建议:兴趣不一定是第一位,从小接触海洋也许更重要一些
; k% ?- J- u/ f( k* I* W5 H4 M! M
前面啰嗦了那么多,大家可能大致知道海洋科学类各个专业到底是干什么的,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5 G7 J6 t, G- i+ z- S" ^4 b 作为一个学科来说,当然是研究越深入越好,学生的专业基础越扎实越好。但是,没有任何一个学科的毕业生可以全部留在高校科研院校工作,所以就业还是最需要考虑的因素。
7 T* A: h( s" N
2 t$ E* o( F' X+ T# x& m, {
9 E, a. s3 y+ v& `! \: V 相比工学专业来说,理学专业的悲哀就是一眼就让人家以为没什么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海洋科学类专业的老师们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想出了很多好办法,主要是明确了一些看上去实用一些的方向。
' }* g1 G+ I5 @( ~% A 比如,海洋科学专业下面,探索出来了海洋气象学、河口海岸学;海洋技术专业下面,发展出了海洋调查技术、海洋化工与防腐技术、海洋测绘技术专业、海岛开发与保护开发;海洋资源与环境,则开发出了近海环境监测与评价、海洋滩涂开发与管理。
; Y8 g, M$ Q/ \; q! N
# j* Q; ` T( t
* B. [! s, V+ N1 I
尽管如此,真正对口的单位主要还是国有单位,民营企业从事海洋科学、技术有关产业的不多。
9 y* O. c t+ B% N. _
在这样的背景下,就业不会说特别容易,尤其是本科生。从这个角度来说,报考海洋科学类专业,是不是就要奔着兴趣去了?
' p, O4 Y' G0 X* h* E9 |
( o- @% O' L* p/ c, W P9 H
% A8 w* t% X8 `1 C 小编认为不是这样,对于这个专业来说,由于地域属性太强了,对于内地考生来说,如果连海都没见过的话,凭着想象中的“兴趣”来报考这个专业,完全没有必要。
; H3 l" m4 R) B# d) { 理由很简单,海洋比陆地要复杂得多,高考前连海都没见过,太多的不可控因素了,那么多专业,没有必要选这个未知的领域。
* h% O. m, \* U, [7 R7 X9 r! d
# ^; [# |5 c8 W- a+ j$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