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z+ r1 k( I8 ^: ]( e& s; a6 t% {/ h8 w' S, B3 p' Y7 s
陆海统筹视角下海岸带生态修复分区研究
( a4 z0 r- l0 y——以象山港流域为例
7 ] T% `- {$ a' x; j$ S作者:鲍维科,林倩(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研究中心)
) _( P; v# W# ~! f5 n' V" D/ M【摘要】为系统推进海岸带生态修复和实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文章以象山港流域为例,基于国土空间重塑理论和景观生态理论,在陆海统筹视角下构建“本底评估-风险诊断-格局构建-分区修复”的海岸带生态修复分区技术框架,并进行生态修复分区。研究结果表明:象山港流域的生态重要性整体较高,其中林地水体生态系统是核心,约有50%为生态极敏感区域和生态高度敏感区域;12个生态源地通过生态廊道相互连接,呈现“两横一纵”的总体生态安全格局;结合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生态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分析以及海洋功能区划,象山港流域可划分为2个等级生态源点、3条生态带、1个恢复区、3个缓冲区、3个保育区和5个修复区,分别开展相关生态修复工程。0 h$ W9 s8 n- v7 p" {4 A$ V; z
【关键词】陆海统筹;海岸带;生态修复;生态廊道;生态系统$ ?; a& s$ y, }0 t. D& e4 o, }
+ ^( f6 _ `9 ^3 ? n. P2 N" o29 @* e' u2 ?. |) t( e$ z
" [2 K9 j% Y! F$ A2 d. q! Z B' o
蓝色海湾修复社会资本参与的PPCC洞头模式4 h; K/ |1 X, Q0 O
作者:李昌达(洞头区海洋与渔业发展研究中心);顾诗灵(宁波大学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系陆海国土空间利用与治理研究中心);马静武(温州市土地整治中心);乔观民,李加林(宁波大学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系陆海国土空间利用与治理研究中心);郑衡(洞头区海洋与渔业发展研究中心)
% ]- y/ K0 Q8 u# n1 Y0 ~【摘要】为有力保障海洋生态修复项目建设以及实现高效片区治理,文章以洞头蓝色海湾修复项目为例,详细分析政府和社会资本价值创造和价值捕捉(PPCC)模式的运行方式,并总结其经验启示。研究结果表明:蓝色海湾修复总体表现为片区开发,且具有很强的公共物品属性和外溢效应,应用PPCC模式是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的重要创新;通过参与主体的动机凝聚和资源互补创造多元价值,根据不同参与主体的价值捕捉机制实现合作共赢,从而形成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建和共治以及经济、生态和社会价值共享的PPCC洞头模式,蓝色海湾修复项目取得明显成效,进一步实现成功的多元片区治理。
6 D c s2 y+ L8 @【关键词】蓝色海湾;生态修复;价值创造;价值捕捉;片区治理/ n6 V; E& i( H/ n7 p
* J W& i9 i$ I! C" S" @& f
[9 O& e* c0 d; \
3' K8 p6 o# t" K
7 w" x) J$ `; G: s' f, q( j
区域渔业管理组织对脆弱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浅析
: w+ n+ N. x' {6 N% V# O作者:陈凤,唐建业(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 j6 D4 U) p/ v% d" r【摘要】21世纪以来底拖网渔业的快速发展给脆弱海洋生态系统(VME)带来极大威胁,导致公海深海渔业发展不可持续以及海洋生物多样性降低。为更好地实现养护海洋渔业资源和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目标,同时为我国在保护VME以及管理公海深海渔业方面提供参考,文章分析八大区域渔业管理组织(RFMO)针对VME保护采取的系列措施及其保护VME的可行性,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并对我国在RFMO中保护VME进行展望。研究结果表明:《公海深海渔业管理国际准则》在RFMO保护VME的实践中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RFMO采取的措施限制深海渔业活动,但为保护VME和养护海洋渔业资源提供重要基础和保障;未来RFMO应加强信息共享和技术合作,发展VME分布预测技术,同时在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方面积极开展双边和多边合作;我国应进一步研究和实践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方法,平衡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积极参与国际渔业管理和VME保护并促进合作,加强南极海域海洋保护区综合治理。6 S! ?2 ~- }# ]. `3 Y6 L! \
【关键词】海洋生态系统;区域渔业管理组织;深海渔业;生物多样性;国际合作& E6 b/ j5 m2 M; W7 Y8 w5 f. d, ?
; V, T/ _4 ~' Y% L2 c
$ K8 H" @/ B5 z( U7 m4( Z; X0 D9 c4 B! w
2 e0 J: x( u2 R5 q. d3 a/ s+ [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法律体系的构建3 {* g3 | W( H' B. f! M
作者:刘洋,赵龙(大连海洋大学海洋法律与人文学院);姜义颖(大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l7 C+ H2 H8 d$ o; G4 s) P【摘要】为有效应对海洋环境污染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文章在明确海洋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基本概念、分类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立法现状和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海洋环境污染突发事件是突发环境事件的种类之一,成因可归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具有污染源复杂、突然性和不确定性、危害后果严重以及应急处置艰难等特征;目前我国宪法和法律针对突发环境事件有相关规定,而专门规制海洋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法律规范多见于行政法规和规章;以问题为导向,构建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法律体系应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制度、完善风险信息收集途经、明确执法主体职能职责和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健全公众参与制度、建立企业信息通报问责制度以及完善后续调查评估制度和相关补偿制度。4 w' f" O/ K, e N
【关键词】海洋环境污染;突发环境事件;海洋生态环境;应急处置;法律体系, C+ F0 g. n& C: n; {) [
1 f9 [; o7 w* K
' t2 X3 F* c6 E# b3 A9 P5+ w0 W" B6 `* J/ c4 m& J& t
4 K( g; Z; j# U9 e* |" Y; p( s围填海工程对湄洲湾海湾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 l% }1 c. G+ `8 D8 c9 u; Z( P作者:戴桂香,苏荣,蓝虹,黄央央,曹宇峰(国家海洋局厦门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7 q* ?5 c# p; F! |* f
【摘要】为有效防控围填海活动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文章依据相关技术导则,以生境、生物和生态系统压力为指标,基于海洋生态环境调查结果,评估围填海工程对湄洲湾海湾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累积影响,并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围填海活动强度持续增强,2010-2013年湄洲湾的海洋生态环境明显恶化,海湾生态系统稳定性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自2012年起达到严重受损的程度;应严控湄洲湾海域的大规模围填海活动,重点关注渔业资源和底栖生物的生境恢复,同时优化技术导则中的初级生产力赋值。
, g6 I$ ^9 A4 _3 q' c6 w【关键词】围填海;海洋生态环境;海洋生态系统;渔业资源;底栖生物
) [. ~% V8 \8 \8 g) |, x
0 N) ~' e* y5 s! x3 Q
E5 ^) I/ n# [0 D5 t6
9 d/ G1 W% I' E2 m8 c7 t+ C6 A4 \0 f# R# \
滦河口-北戴河海域水环境质量状况评价- y X# N) z- [; Q' c) w2 |
作者:李微微,王众,杨雯,张勇(国家海洋局秦皇岛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
7 L4 R0 p8 ~& ^【摘要】为加强对重点海域水环境质量的掌握以及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文章基于24个站位的监测结果,综合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富营养指数法和有机污染评价指数法的评价方法,评价2015-2019年滦河口-北戴河海域水环境质量状况。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整体水质较好;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化学需氧量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但大部分站位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2015年和2018年位于河口的站位处于富营养状态,其他年份和站位均处于贫营养状态;除近岸和河口的个别站位外,海水未受到有机污染,水质处于较好或良好状态,且有继续向好发展的趋势。( S" L% r& |- ?9 `; S* {3 O9 L
【关键词】海水水质;海水污染;富营养化;有机污染;海洋环境9 {8 J, E6 m' n
8 x9 |2 I% w8 w5 Q! A L x/ ~7 j% C0 ^5 Z) \8 r
7
" l& ^0 { ~" L* l; ]# ~4 S3 q$ q3 T$ q4 N) o* R
绿色技术创新能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8 H8 D0 n% l: r N0 @; n——以中国沿海地区为例的实证研究- L( u( T# r# o
作者:翟仁祥,石哲羽(江苏海洋大学商学院)# o: n' `: Y, d5 I$ a# ? [" E
【摘要】为促进我国的节能减排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分析我国沿海地区绿色技术创新与能源利用效率的关系,并通过中介变量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传导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绿色技术创新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但二者之间存在门槛效应,当越过门槛值时绿色技术创新对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作用有所减弱;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是绿色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中介传导因素;未来我国应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顶层设计、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合理控制城镇和人口规模以及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
- A7 u: a& s' L* B3 K1 y$ `$ o0 G2 [【关键词】绿色技术创新;能源利用效率:门槛效应;中介效应;节能减排
, Q9 ^2 h: Q! X+ [- @) K, u. T! A
/ S5 u5 S; E4 W, p8 B' O( i) R
8
1 P" o# D7 u$ h3 [8 p: r( v; u6 C: J2 o
海洋文化的学科主体性困境与建构
& K2 |" q- g1 D0 D' v作者:宁波(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中心);金童欣(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9 G |* }" ~$ ?2 z7 ~& r【摘要】中国对于海洋文化的理论探索与建构已有数十年的积淀,然而目前学术界对其学科主体性依然缺乏共识。为增强中国海洋强国建设的文化软实力,文章解答海洋文化学科主体性的基本问题,分析海洋文化学科主体性建构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海洋文化属于知识门类意义上的学科,是独特的知识集合和自成系统的理论体系;由于传统学术思维的惯性、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研究对象范畴模糊和研究方法特性缺失等因素,海洋文化的学科主体性尚未真正确立;海洋文化的学科主体性建构应坚持“人-海主体”的理论建构、“人-海和谐”的价值取向、“人-海依存”的研究范畴和“人-海互动”的研究方法。
% E* n/ t a: b- C6 [% T% d【关键词】海洋文化;学科主体性;研究方法;理论体系;文化软实力5 m/ J N8 a6 W ^4 X
6 X5 \8 E3 `2 |2 b. {5 V+ o. C5 J* a. _
9
3 P# w5 U8 U B b! b( M" g# \# z6 x0 p
港口气象服务进展及其效益评估技术研究. ?" r' d2 s" v- w
作者:钱燕珍,赵昶昱,孔扬,陆鋆,潘婧茹(宁波市气象服务中心)3 Q, @5 k$ b* Y% O. k* E
【摘要】为提高港口服务质量和促进港口经济发展,文章基于国内外港口气象服务的发展现状,通过降低灾害风险和延长作业时间评估宁波舟山港的港口气象服务效益,并提出定制式港口气象服务的必要性和技术路线。研究结果表明:降低灾害风险可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和承灾体脆弱性2个方面分析,其中致灾因子危险性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承灾体脆弱性指数随重现期的增大而快速上升;提供针对性港口气象服务后的港口作业时间不断延长,作业时间延长效益每年可达数亿元且会进一步提高;定制式港口气象服务须关注需求引领、专属产品、综合平台和高效机制。' J5 a( v& K( A- l% w, G, o: Z
【关键词】港口气象服务;服务效益;定制式气象服务;灾害风险;作业时间
2 T7 r- w( I* ^8 A v$ @5 M7 k# x& \
6 ^: k1 |; c$ B9 _2 x8 X
10# S2 F- G8 y4 N$ o! M
1 |, N. \6 F( y3 @, Y& ^; y
环境规制能否促进海洋科技创新* D" {, a6 u: G2 _% n
——基于我国沿海地区面板数据的门槛检验
% c1 r$ A* Y8 m4 I6 e7 L7 U- _( j作者:汪永生(江苏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江苏科技大学海洋公共政策研究所)
9 A. u k& W( g, @, L【摘要】为促进我国海洋环境保护和海洋科技创新的协调发展,本研究利用我国沿海地区的面板数据,检验环境规制与海洋科技创新的关系是否支持“波特假说”,进而采用门槛效应模型验证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对不同海洋科技创新变量的非线性影响,并提出发展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波特假说”在海洋领域更多适用于控制型环境规制与科技创新,其所强调的严苛环境保护政策对海洋科技创新的影响路径是增加海洋环境污染治理项目,进而强化海洋科技课题应用成果;未来应加强和规范海域使用金的征收和使用管理,不断优化海洋产业结构,以及科学选择环境规制工具和合理确定环境规制强度。* ]& h2 K( j k: k' K; @
【关键词】环境规制;海洋科技创新;波特假说;门槛效应;污染治理2 O. r- I! T+ G6 T
2 u$ \ d- \- H; j9 h
1 p' ~( X, |4 d; C
11 t8 i c8 m( S+ w8 y( {+ Y' K: v+ B
0 ?. x o' V, M+ n7 N9 ]
世界游艇旅游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2 o) w, j* g0 `+ \9 ]! v
作者:姚云浩,郑若荃(大连海事大学公共管理与人文艺术学院);马祖菲(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1 H- v J, j( {8 ^【摘要】为促进我国新兴游艇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文章总结游艇旅游业的概念和特征,分析世界游艇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基于此提出对我国的启示。研究结果表明:游艇旅游业是包含多种产业活动的全产业链,具有产业集聚、租赁船队垄断、利基市场、商业模式多样和时节性等特征;目前世界游艇旅游业的发展呈欧美地区占主导、游艇租赁业蓬勃发展、游艇港口经营本地化以及跨区域管理制度待改进等状况,且具有集群化、本地化、多元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未来我国应推进游艇租赁合法化,建设多层次游艇基础设施,加强游艇政策创新力度,丰富游艇旅游产品和培养游艇旅游业人才。1 A6 a% E! H$ S! s' H# R
【关键词】游艇旅游业;游艇租赁;游艇港口;基础设施;产业链
: ^/ Z% y; i( c, H& h/ R) u6 _8 J
: F) I2 _/ g' P4 C; M0 T* B$ u
12- ?$ w. R8 O" r8 ^ I
% q" l/ I. W5 [0 a2 S2 I
中国海洋经济效率的时空格局演变与动力机制研究
4 P" F6 Z3 e# |6 T( r6 g作者:肖健华,师雨瑶(五邑大学海洋创新发展研究中心)
/ G& [7 X8 k7 c L9 p6 y& P【摘要】为促进我国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文章选取海洋经济投入和产出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模型测算并分析我国海洋经济效率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其动力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建议。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9年我国海洋经济效率曲线呈整体向前、阶段波折和峰谷交替的周期性演变,其中“十五”时期为粗放型发展阶段,“十一五”时期为转型升级阶段,“十二五”和“十三五”时期为可持续发展阶段;海洋经济效率地区发展不平衡,演变类型包括平稳型、波动型和上升型,其中上海一直保持提升势头,而广西等地区长期较低;海洋经济效率格局演变的动力机制包括“十五”时期的资源驱动、“十一五”时期的技术驱动以及“十二五”和“十三五”时期的政策技术双轮驱动;未来应促进海洋经济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和区域海洋经济协调发展以及海洋科技创新驱动发展。
1 ?3 c0 _! \' Y' [1 s% T【关键词】海洋经济;经济效率;科技创新;时空演变;数据包络分析( r3 D, t1 ?9 F) g8 a7 ?
6 k5 J( V2 @0 E1 X; f, _; t
: Q) w. M3 F0 g13* g V! g" n: d' a6 m' h
2 Z/ n9 x: u/ r海洋科技创新路径下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
- {' z7 n3 o$ ]4 h: {作者:谢玲玲,王倩(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F2 _5 |, f% p$ }+ ]& F
【摘要】为促进我国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文章运用系统GMM实证检验海洋科技创新路径下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发展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与海洋科技创新的联动显著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且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的促进作用显著,而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的促进作用不显著;海洋劳动力投入对海洋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对外开放程度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显著;环境规制与海洋科技创新的联动显著促进东部和北部海洋经济圈的海洋经济发展且促进作用东部大于北部,但对南部海洋经济圈的促进作用不显著;未来应进一步完善环境规制政策、加快海洋科技创新、因地制宜发展、建设海洋人才队伍以及升级对外贸易结构。
" L5 D9 j2 P6 h: S【关键词】环境规制;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经济;区域差异;命令控制型
% b+ ^; _) S) @4 ~& _$ D3 q. A7 j
" c, m9 i m! q: {0 d2 F% ]14
" v. C7 W# I0 b; L# y) x; {& E
“深水地平线”事故深海溢油输移扩散的数值模拟
5 I/ x) b2 ^, m) R# I' o! W7 s作者:廖国祥(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国家环境保护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9 C! J/ B. h. `; d" I3 G
【摘要】为深入认识深海溢油输运过程和提高深海溢油事故的应急响应能力,文章以2010年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事故为例,采用深海溢油输移扩散模型,以三维流场和海面风场为主要环境动力,数值模拟溢油深海泄漏后的浮射扩散、水体中输移扩散以及在风场和流场共同作用下在海面上输移扩散的全过程,同时模拟实施海底消油剂喷注处理措施后溢油输移轨迹和扩散范围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相关报道的悬浮油带实际观测结果以及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的海水异常遥感监测结果总体相符,可为更加全面和精细的深海溢油输移扩散数值模拟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 B L* w$ Z, M; o6 v【关键词】深海溢油;输移扩散;数值模拟;悬浮油带;海底消油剂处理! c: l8 @) F% K. C, v+ A/ J' F W) q
# a) m# ?: e% s C! w4 @
1 H3 B( m( s) e158 y% M( {! `% _. R, W
$ B5 ?9 ~2 p; C3 @# o! b
海水抽水蓄能电站运行中的有机污染物排放对周边海域的环境影响
. g% u* O( i# Z作者:向正林(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发电有限公司);曾俏俏(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苏跃涵(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李恒翔(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卢耀斌,骆海萍,刘广立(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7 v h. u( X: ]. S& `* ~【摘要】为保障海水抽水蓄能电站运行的环境友好和生态安全,文章以大万山岛为例,在海水水质监测分析的基础上,模拟拟建海水抽水蓄能电站运行中的化学需氧量(COD)排放对周边海域的环境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万山岛周边海域水质较好,COD浓度在0.2 mg/L以下;当海水抽水蓄能电站的COD排放浓度不超过50 mg/L时,周边海域的COD最高浓度为2.29 mg/L,满足海水水质要求,但当COD排放浓度超过100 mg/L时即存在超标风险;受水温和潮流的影响,海水抽水蓄能电站周边海域COD的浓度、扩散方向、聚集位置和影响面积随季节变化而变化;海水抽水蓄能电站排水口周边海域的COD最高浓度随排水量增大而提高,COD最高浓度海域与排水口的距离约为1.6 km。研究结果可为控制海水抽水蓄能电站的COD排放对周边海域的环境影响提供科学参考。6 f* n$ c( u! e: l% t: `" {: X
【关键词】海水抽水蓄能电站;有机污染物;海洋环境;化学需氧量;海水水质( b+ I3 X& L- b+ F4 o
9 ]+ @4 j/ ~* e {! m0 s
' v: d i2 n* Y; c
16, m) `0 M$ q+ f6 f2 ]9 l2 H5 i0 G
) Z: p5 j- b) R0 `厦门风暴潮淹没风险预警系统研究% C9 `$ p9 D: Y9 W# C' }* \
作者:袁方超(国家海洋局厦门海洋预报台);张文舟(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叶雨颖,张世民(国家海洋局厦门海洋预报台)( d( x3 t# f" i+ q
【摘要】为提高厦门防御台风风暴潮灾害风险的能力,辅助政府部门开展海洋防灾减灾工作,文章基于风暴潮数值模型开发厦门风暴潮淹没风险预警系统,并以1521号台风为例模拟其淹没风险。研究结果表明:风暴潮数值模型能较好地刻画影响厦门的台风风暴潮过程,满足风暴潮淹没风险分析需求;厦门风暴潮淹没风险预警系统采用按警戒潮位预警和按高程预警2种方法分析风暴潮淹没风险,可对影响程度不同的岸段采取不同的预警和防御措施;基于数值模型的风暴潮淹没范围与实地调查区域的淹没范围基本一致,可对未开展实地调查区域的淹没范围进行补充;今后须进一步完善厦门风暴潮淹没风险预警系统,同时建立厦门风暴潮风险评价体系。
- V; x! F! r3 c" o4 a7 x【关键词】台风风暴潮;警戒潮位;风险预警;海洋灾害;防灾减灾6 N) }3 r/ L! F7 Y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4 R4 K" N( p) c查看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8xEuUZEWI19pInwcTZEPfw |